水湄物语,75后。MBA毕业做了3年战略咨询顾问,在事业的迷茫期中深刻意识到理财和财富自由的重要性后,开始追逐自己的理财梦想。
“我”有一个神奇的朋友,在投资的时候,“我”的这个朋友其牛无比,堪称脚踩巴菲特,拳打塞斯卡拉曼,格林布拉特也只有崇拜他的份儿。
“‘我’的一个朋友,炒黄金,总是能在最低的时候买进”。
“‘我’的一个朋友前年把买房的钱,全部买了一个股票,翻了十几倍,1间房变成10间房了。”
“‘我’的一个朋友去年投资比特币,翻了300倍”。
我猜,你也常听说这个朋友的故事吧?我猜,你明白我为什么要在“我”上面加引号了吧。当然,有时候,这个人会变身为其它角色,例如,上周我听人跟我说,他一个朋友的妈妈,投资股市的年回报率是300%。在这个例子中,“我”的一个朋友,化身为了“一个朋友的妈妈”,不知为啥,似乎听上去更靠谱些?!
“我”的这一个朋友,投资经历惊天地泣鬼神,可是,你总是听说他赚钱的故事,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亏钱的故事(当然,亏钱的故事主角,通常由“我的一个亲戚”来扮演)。当然罗,赚钱的故事才会广为流传,并套之以“我的一个朋友的故事”,谁会过分关注一个倒霉蛋的故事呢?
如果说,上述那些朋友显得过于神奇,不加入复仇者联盟很可惜,那么以下这些朋友,肯定是更常听说的。
“‘我’的一个朋友,买那个叉叉理财产品,去年有9%的回报呢”
“‘我’的一个朋友,去年买黄金,赚了27%呢”
“‘我’的一个朋友,把所有积蓄都做了P2P投资,每年的回报率有18%呢”。
暂且不去论这些产品具体的好坏,光听这些语言,你就明白,他们最看重的点,往往是“收益率”,或者说叫“赚钱”,而忽视了在理财投资中比收益率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风险,或者更通俗地说,叫“亏损”。
且让我来出一个题目,请你在以下产品中选择一个你觉得最合算的投资,你的本金为1万元。
产品一: 保证未来10年,平均年收益率15%。
产品二:保证未来10年,平均年收益率20%,但是投资的第3年出现了30%的亏损,但是仅仅只有1年的亏损,其余9年都赚钱。
产品三:保证未来10年,平均收益率30%,但是投资的第2和第5年,出现了30%的亏损,但是也仅仅只有2年的亏损,其余8年都很赚钱。
现在来请你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值得投资的产品。
喂喂,说的就是你,不要偷看答案麽!
这道题目我问过不少人,选第2种和第3种的是占绝大多数的。
基础一点的,想也不想,只有1年或者2年的亏损麽,收益这么高,怎么也是补得回来的- - - -
稍微有点概念的,他们经过了基本的心算,他们想, 第2种产品每年都比第1个赚多5%,9年也就是45%,那么仅仅1年的30%亏损,好像也值得啊。
而第3种产品,每年比第1种产品高了15%,8年就是120%啊,那2年的30%又能算什么呢?
而事实是,用简单的Excel表格算一下,第1种产品如果原始投入是10000元,到第10年的时候,增值到40456元。(经典心情随笔 www.wenzhangba.com)
同样是原始投入10000元,第2中产品在第10年是36118元。
同样是原始投入10000元,第3中产品在第10年是39971元。
是不是有点出乎你的意料?!
这就是我想说的,要以比关注“赚钱”的更大的力气去关注“亏钱”,也就是风险所在。因为“亏钱”比“赚钱”更可怕,因为你要花更多的气力,更长的时间来弥补。
下面再讲一个“我”的一个朋友的故事。
“我”的一个朋友是做基金的,他们的基金公司牛叉到一个不行。他们公司有2位专家,哦,你问是什么水平的专家?嗯,诺贝尔奖的水平。他们公司还有一个退休的政府官员。哦,你问是什么级别的官员。嗯,是财政部副部长、央行副行长级别的。哦,你问他们公司有多少钱?嗯,大概20年前吧,就有12亿美金的样子。哦,你又问了,他们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如何?嗯,告诉你吧,他们连续4年的投资回报率是28。5%,42。8%,40.8%,17%,厉害吧?!
如果我告诉你,“我”的这个朋友开的基金公司,现在需要投资,你是不是会忙不迭地把床底下最后一分硬币都找出来,一股脑地投进去啊
好了,下面我们再出一个题目。还记得上面那三个投资产品吗?我现在给出第四个投资产品,保证未来10年收益率,每年都是120%。哦,你没看错,是120% !但是哦,当中有1年是亏损的。
现在再综合1、2、3、4种产品,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不要偷看答案麽!
现在我告诉你,“我”的这个朋友的基金公司叫做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LTCM),中文叫“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你可以搜索到它的故事。或者你可以去看一本书,叫《赌金者》,讲的也是它的故事。
简单说下,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拥有2名因期权定价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和1位前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兼美联储副主席,以及大量的华尔街精英、数学博士,在1994年基金成立伊始,他们就拥有12.5亿美金的资产,他们1994年到1997年投资回报率分别是:28.5%,42.8%,40.8%,17%(看看,我没骗你吧)。
但是
但是哦
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基金亏损99%,直接清盘。
对了,忘记说第二道题的答案了,你没猜错。第4种投资产品,每年都保证收益120%,可是当中有1年(随便哪1年)亏损99%,直接清盘。
还忘了告诉你,我跟暖手同学所创立的长投网的前身,就叫做“长期资本管理论坛”,这就是我们想要提醒自己,永远把亏损和风险,放在收益率之前。
当然,这句话,孙子同学早就在他的作业《孙子兵法》中写过了,他写道“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话太复杂,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常说的“未算胜,先算败”,先想着怎么避免亏损,再想着怎么样赚钱。
曾经有个赌场老手告诉我,最容易沉迷于赌博而最后倾家荡产的人,往往不是那种一开始就输钱的人,而是那种一开始就赢钱,还赢了不少钱的人。因为一开始输钱的话,你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你会怀疑赌博是不是真的能带来收益。而当你以开始就赢钱,你就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你会对风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你会不断增加投入,直到把你最开始所有的盈利都赔个精光,还誓不罢休。
这听上去是不是跟很多投资者很类似呢? 盲目地追求投资收益,对存在的风险假装看不见,愿意听风跟消息,而不愿意花一点点时间去收集资料,去计算。
想想看本文前面的那道题,只要会小学数学的加减乘除,只需要5分钟的时间,你就很容易知道哪个产品更为划算,但是大部分的投资者,却连这5分钟也不愿意多花,仅凭直觉来做出判断。 这怎么可能不栽跟头呢?!
在你下决心要走投资这条道路的时候,你就应该对所有“我的一个朋友”的赚钱故事,保持最基本的怀疑态度,把风险考虑在收益之前,才可能真正有所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