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电视荧屏上,总喜欢运用眼泪来换取大量的收视率,但生活中,我们完全不需要哀伤,来看看本文吧!

有一天,我看台湾着名主持人张小燕的访谈节目,嘉宾是李敖。
张小燕的访谈每出一招,都被李敖化解。往常的节目,即便是蔡康永和侯文咏,张小燕也能收放自如,找得到他们的罩门,但李敖不同,这人修炼太久,道行比张小燕深。
于是,张小燕出绝招了。
她大概计划好了,一定要看看李敖感性的一面,达到综艺节目的最佳效果。于是她使出催泪弹,念了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的文字,写的是在刘长乐陪同下,李敖赴北京讲座,顺道送儿子去北京念书的经过。
张小燕
自己已泛泪了,李敖还是很
淡定。张小燕有点
无奈,推了李敖一把,
抱怨道:“你这个老头子为什么这么嘴硬呢?”
李敖说:“我没那么多不
健康的
感情,又不是
生离死别,为什么要用
悲哀处理呢?”(
伤感心情随笔 www.wenzhangba.com)
对啊,为什么要用悲哀处理呢?自伤自恋自怜,容易上瘾,于是我们就偏好用悲哀处理世事。全
世界的电视节目,大部分都喜欢来这招,因为
急功近利,煽情好赚收视率,收视率就是广告费,是钱。
我得承认,与文艺界泛滥的
悲伤情结、
凄美习惯相比,李敖更加
珍贵。
世上文字,向来写泪容易,谁没有几件
伤心事呢,一触即发,飞快收效。但要写喜剧,写出豁然达观、纵声发笑,难如登天。
眷念
亲情很常见,但李敖反问得好,又不是生离死别,
小孩子离开老父,是去过自己的新
人生。
李敖说:“我已经七十多岁,这个年纪看儿子,其实是
爷爷待孙子的
态度,有宠爱,很
放松,也管不了太多。处理感情,不止哀伤这一种方式。”
编后语:人生短暂,何必哀伤,快乐的度过每一天,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