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而言之,在我们这里也存在法国革命的一切起因。只是我们不在法国,革命没有发生。我们生活在一个事事有因而无果的国家里。 ----《我们的祖先》
2、但是心智的速度是不可测量的,无法比较也无所谓竞争的;也表现不出在历史上的结果。心智的速度本身就是珍贵的,因为它给对于这样的事物具有感受能力的人带来愉快,而不是可以利用的实际使用价值。一篇急速而锐不可挡的推理言词不一定比经过深思熟虑的推理言词更好。 ----《美国讲稿》
3、一切都各居其位。一切都像应该发生的那样发生着。每个事物都是另外一个事物的结果。每件事情都与其他事情相适合。我们没有看到任何荒谬的或者错误的事情。 ----《在你说“喂”之前》
4、每一个故事都是从遗忘深处脱颖而出的。 ----《美国讲稿》
5、富尔真齐奥,我们对你说过多少次不要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看看窗外!你看自然如何发芽抽枝窸窣振翅开花!你看繁忙的城市多么沸腾活跃激动翻搅增殖!每位家人都指着那边的某样东西,某样他们认为能吸引我让我激动给我所缺精力的东西——他们当然这么想。我看啊,看啊,目光追随着他们的手指,竭力对父母姨婶们叔舅们奶奶外婆爷爷外公哥哥们姐姐们弟弟们妹妹们一二三层的远房表兄弟堂兄弟表姐妹堂姐妹们老师们指导员们代课老师们同学们假期学友们建议的事物产生兴趣。但是,我看不出这些东西本身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你说“喂”之前》
6、我们只能在时间的碎片中爱和思考,每一块碎片沿着自己的轨迹运行,在瞬间消失。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7、作家的作品必须包含多种节奏,包括武尔坎的和墨丘利的:凭借耐心而细密的配置而取得的某种紧急的信息和一种瞬时的直觉,这种直觉一旦形成,就获取了某种事物的只能如此别无他样的终极形式。但是,这也是时间的节奏,时间流逝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感觉和思想稳定下来,成熟起来,摆脱一切急躁或者须臾的偶然变化 ----《美国讲稿》
8、青年总是这样追逐着少女。真是对她的爱情在推动着他吗?或许首先不是爱情本身,他是在追求只有女人才能给予的自我存在的确实感吧?青年一片痴情地跑过去,他既感到欢欣鼓舞,又觉得忐忑不安,抱定孤注一掷的决心。在他看来,女人就是眼前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那一位。只有她才能给予他那种体验。而女人呢,她也想知道自己存在还是不存在。她就在他的面前,她也是心急如焚而又信心不足,为什么青年对此毫无察觉呢?两人之中谁是强者、谁是弱者又有什么要紧呢?他们是相同的。然而,青年不懂得这一点,因为他不想弄懂。他如饥似渴地需要的就是存在着的女人,实实在在的女人。而她懂得更多的东西,或者懂得更少一些;总之,她懂得另外的东西。 ----《我们的祖先》
9、“对那个女人来说,”阿尔卡迪安·波尔菲里奇继续说,他发现你对他的话听得十分认真,“阅读就是抛弃自己的一切意图与偏见,随时准备接收突如其来且不知来自何方的声音。这个声音不是来自书本,不是来自作者,不是来自约定俗成的文字,而是来自没有说出来的那部分,来自客观世界中尚未表达出来而且尚无合适的词语表达的那部分。至于他的观点,他则希望证明文字背后是空虚,世界仅仅存在于伪造、假冒、误解与谎言之中。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10、因为实际情况是,我们年轻时所读的东西,往往价值不大,这又是因为我们没有耐心、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阅读技能,或因为我们缺乏人生经验。 ----《为什么读经典》
11、可是船队已经消失在海平线以下。我留在这里,留在我们这个充满责任与磷火的世界上了——责任与磷火,分别代表着什么?我个人的理解,责任就是我们作为社会人不可推脱面对的种种,家庭,事业,道德等等。而磷火就是每个人心中真正的自我,渴望自由、燃烧、释放,甚至毁灭。而我们就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 ----《分成两半的子爵》
12、记忆既不是短暂易散的云雾,也不是干爽的透明,而是烧焦的生灵在城市表面结成的痂,是浸透了不再流动的生命液体的海绵,是过去、现在与未来混合而成的果酱,把运动中的存在给钙化封存起来:这才是你在旅行终点的发现。 ----《看不见的城市》
13、他们相互认识了。他认识了她和他自己,因为实际上他过去不了解自己。她认识了他和自己,因为虽然她一向了解自己,却从来没能认识到自己原来如此。 ----《卡尔维诺文集》
14、对个人而言,这个社会中爱情是一种自然力量,只有当爱情作为自然的力量而受到尊重时,社会才有理智和道德。 ----《美国讲稿》
15、“做书的人与看书的人之间有一条界线。我愿意做个看书的人,因此时时注意站在界线的这边。否则就会失掉读书时不掺杂私心的那种愉快感,变成另一种人,我可不愿做另一种人。这条界线并不十分严格,正在趋向消失,因为造书的人现在越来越多,有与看书的人合二为一的倾向。当然,看书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应该承认,用这些书来制造另一些书的人却比仅仅爱好看书的人增加得快。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16、帕梅拉,这就是做半个人的好处:理解世界上每个人由于自我不完整而感到的痛苦,理解每一事物由于自身不完全而形成的缺陷。我过去是完整的,那时我还不明白这些道理,我走在遍地的痛苦和伤痕之中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个完整的人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 ----《分成两半的子爵》
17、非人类的和谐只是各种力的平衡,似乎没有任何意图,而人类的和谐则追求几何形状或音律规格的合理性,虽说这种合理性永远也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但是,在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和谐之间总能察觉出另一种和谐。 ----《帕洛马尔》
18、这种年岁的人还不懂得区别善恶是非,一切感情全都处于模糊的冲动状态;这种年岁的人热爱生活。对于每一次新的经验,哪怕是残酷的死亡经验,也急不可耐 ----《分成两半的子爵》
19、“在梦中的城市里,他正值青春,而到达依西多拉城时,他已年老,广场上有一堵墙,老人们倚坐在那里看着过往的年轻人,他和这些老人并坐在一起。当初的欲望已是记忆。” ----《看不见的城市》
20、它们能够躲过所有凝视的目光,却躲不过那些出其不意投来的目光。 ----《看不见的城市》
21、我早就确信完美只能是部分的与偶然,因此无需苦苦追求,当事物解体时事物的真实实质自己会显露出来。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22、有些富人是如此富有,以至于没有必要再去偷盗或再让别人偷盗,以便继续富裕下去了。不过,他们若是停止偷东西,就会变得贫穷,因为穷人会去偷窃他们。于是他们就付钱给穷人中的最贫穷者,保护他们的财富不被别的穷人偷窃,这样一来就建立了警察,建造了监狱。 ----《在你说“喂”之前》
23、每种生活都使你有某种不满足,这种不满足是否当各种不满足加在一起时才能满足呢? 每个人都在另一个人上阅读自己那不用文字书写的历史。 一旦你放弃了某种原以为是根本的东西,你就会发现你还可以放弃其他东西,以后又有许多东西可以放弃。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24、叙事是对事件的连续性的一种加工,是采用延长或压缩的办法来对事件的行程施加影响。 ----《美国讲稿》
25、"你是为了回到你的过去而旅行吗?"可汗要问他的话也可以换成:"你是为了找回你的未来而旅行吗?" 马可的回答则是:别的地方是一块反面的镜子。旅行者能够看到他自己所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所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 ----《看不见的城市》
26、“我应当把这位马夫也看成同我一样的人吗?古尔杜鲁连他自己是否存在都不明白。”“他也能学会的,我们过去也不懂得应当怎样生活在世界上,也是边生活边学会。” ----《卡尔维诺文集》
27、沉默确实可以被看成是讲话,不过这种讲话拒绝使用其他人使用的语言,这种沉默式讲话的语义在于讲话中的停顿,亦即这句与那句之间那些没有说出来的东西。 ----《帕洛马尔》
28、随着时光流逝,我慢慢地明白了,只有存在的东西才会消失,不管是城市,爱情,还是父母。 ----《看不见的城市》
29、“人的肉体与灵魂是看不到上帝的,但是镜子却能观察到上帝。”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30、如果能够将一切东西一劈为二的话,那么从都可以摆脱他那愚蠢的完整概念的束缚了。我原是完整的人。那里什么东西在我看来都是自然而混乱的,像空气一样简单。我以为什么都以看清,其实只看到皮毛而已。假如你将变成你自己一半的话,孩子,我祝愿你如此,你便会了解用整个头脑的普通智力所不能了解的东西。你虽然失去了你自己和世界的一半,你是留下的这一半将是千倍的深刻和珍贵。 ----《分成两半的子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