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不断的观想一切皆幻象,突然,在某一天夜晚的睡梦中,你会很惊讶的警觉到这其实也是梦幻一场。而当这警觉的记忆一出现,梦就不见了。然后,你会经验到前所未有、很矛盾却有很大帮助的体悟——你经验到非常清醒却又深层的睡眠。 ----《智慧之书》
2、除非你接受死亡,否则你将保持只是一半,只是一部分,你将保持偏颇。当两者都被接受,当生命两极都被接受,你就得到了平衡,你就变得很镇静。你就会变得完整。 ----《死亡的幻象》
3、与其说罗马教皇像耶稣本人,不如说他更像那些把耶稣钉十字架的牧师。 ----《奥修传》
4、所有的静心技巧只是在帮忙你觉知,你是如何进来,从同一扇门出去就可以。当你的心静下来,你就可以后退出去,像录像带倒带一样,你会回到孩提时代,回到子宫,你就可以出去。深深的静心将透露你所有的过去,不只这一世,还有前世。 ----《直到你死》
5、一个很好的发出嗡嗡声的人会渐渐开始感觉到什么时候事情有不对劲。如果你吃太多东西,你将会发觉你内在的和谐丧失了,渐渐地,你将必须去选择,看看你是要吃得太多,或是要具有内在的和谐。内在的和谐是那么宝贵、那么神圣、那么喜乐,谁会去想吃太多呢? ----《橘皮书》
6、一个敏感的人就变成一股力量,他有自己的聪明才智,他有自己的爱,他有自己对事物的洞见。他有清晰的愿景,他有对美的感知——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危险的。 ----《叛逆者》
7、那个片刻是无与伦比的,那个突然发生,然后把你占有--你被占有了--的狂喜和喜乐是无与伦比的。 ----《老子道德经》
8、上一刻你是快乐的,然后另一刻,你是不快乐的。你已经走到正对面了。你肯定经过中间。不经过中间,你怎么可能走到正对面呢?你或许只经过了一瞬间,但是那并不重要;你经过它了。如果你稍微警觉一点,你就知道中间在哪里。你一发现那个中间的点,你就第一次变成了你生命的主人。 ----《老子道德经》
9、辉煌剥落退净朱漆后,梦想者会知道这其实是个孤独的名字,只有真正背负过它光环的人,才会明白那蚀骨蚀心挥之不去如梗在噎的疼痛感。 ----《当鞋合脚时》
10、事实上,在斗争以及相互残酷和暴烈当中,你或许会错过很多东西,因为这整个过程将会使你变得坚硬,将会使你的心变成一颗石头。 ----《智慧金块》
11、整个存在其实就只是一出立体戏剧,所以就用一种「你只是这伟大舞台的一个演员」的心境来生活吧﹗但不须要和你扮演的角色认同。认同就是所有问题的根源。不管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不需要对它太严肃。 ----《来到成道者的脚下》
12、因此,在最初的体验里,我对别人就大失所望,我再也没有尝试过。那个方向对我已经关上了门,所以在那之后我再也没有悲伤过。然后一种新的快乐开始被体验到,它永远都无法来自于别人。快乐永远都无法来自于别人;被创造出来的只是一个对于未来快乐的希望。事实上,所接收到的只是快乐的影子。 ----《奥修传》
13、当任何人为神所用,成为神的工具而来时,人们会被打扰,他们的成见会被震撼到,他们过去的观念再也不会被增强——相反地,他们开始感觉到:「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意味着我们过去一直都是错误的……不只是我们,我们的祖父和曾祖父也都是错误的,」这违背他们的自我。他们宁可执着于自己的自我也不愿听到真理。 ----《法句经》
14、对人生完全失望是智慧的开始。看到了人生的没有用是一个全新旅程的开始--向内的旅程。否则你会继续迷恋这件事或那件事。 ----《一休禅诗》
15、爱唯有在静心发生后才有可能。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归于你存在的中心;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放松,安歇在你的存在;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完全地单独而充满着喜乐,你将永远无法知道什么是爱。 ----《法句经》
16、而后当真实的死亡来临时,他会无所畏惧,因为他已经知道这个死亡千百次了。他为之着迷,他颤栗、他跳着舞,想要喜悦地进入死亡!死亡不会在他里面创造出恐惧:相反地,死亡对他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吸引力,一种很大的拉力。 因为他喜悦地死亡,他没有变得无意识地死亡,因此他知道死亡完整的秘密。知道死亡,他就拥有能够打开所有大门的万能钥匙,他拥有能够打开通向神的大门的钥匙。 ----《法句经》
17、在事务的层面,结果是重要的;在欢庆的层面,活动是重要的。如果你能使任何一个活动本身富有意义,那么你就会变得欢乐,你就能庆祝它。 ----《狂喜的艺术》
18、真实不是一个目标,真实就是你此时此地的质量。那时真实就像是呼吸,那时真实是自发的,自然的——去成为自然的,去成为自发的,就是回家。 ----《左巴佛陀》
19、佛陀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的话中提到:「三摩地」。「三摩地」的意思是「好好记住」。佛陀的整个人生都能以一个浓缩的词语来形容:「记住」。 ----《奥修传》
20、但是对我而言,灵性有完全不同的内涵。它需要一个诚实的个体性。它不允许任何方式的依赖。无论代价是什么,它创造了它自己的自由。它从不在人群之中,而是单独的,因为人群从未找到过任何真理。真理只是在人们单独的时候被找到。 ----《奥修传》
21、很长时间以来,宗教存在于一种十分缺乏创造力的方式中。尝到了上帝滋味的人,有着创造力的味道围绕着它。对那个人来说,没有其它方式去生活。生命将没有别的,除了创造。无论他做什么,都将触及到创意,创造力,灵感。他将带入到他的每一个行为中,一些来自彼岸和超验的东西。 ----《左巴佛陀》
22、你或许没有非常昂贵的衣服,但它们是不需要的,你有一个丰富的本质,一个完全不同的层面会随着成长而打开。成长是以现在为基础的,而进步是未来导向的,成长来自生活,而进步来自牺牲;成长是生命,而进步是自杀。 ----《老子道德经》
23、喝酒意味着忘记,而整个宗教都着重在记住,因此所有的宗教都坚持反对喝酒。并不是喝酒本身有什么不对,如果你不是走在道上,喝酒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如果你是走在道上,那么就没有比喝酒更不对的事了。 ----《耶稣说》
24、当你变得觉知,一个奇迹就开始发生:你以前习惯做的许多事情一下子消失了,你的身体变得更加放松,你的身体变得更加协调;一种深沉的平静在你的体内开始呈现,一种美妙的音乐在你的体内脉动。 ----《静心观照》
25、没有像成功那么失败的。你已经到达了所想要到达的地方,但是你并没有觉知到那个副产品。你拥有无数的金钱,但是你却患了失眠症……
26、在那个观照当中,所有的问题就都会溶解。头脑会融解、会蒸发,你就变成只是一个纯粹的存在,一个呼吸、一个心跳、完全存在于当下这个片刻,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因此也没有现在。 ----《法句经》
27、你有一个十分巨大、十分了不起的积累,但那是死的。行动者便是你身上的死点。它有着过去的许多装饰和未来的许多憧憬,它看上去富丽堂皇,但它是死的。而当下,这个片刻只是一个裸露的原子一般小的东西,十分贫穷,这里的贫穷是指它没有过去的积累和未来的设想。它只是赤条条光秃秃的存在性片刻。它看上去是贫穷的,但它是唯一可能的生命。 ----《狂喜的艺术》
28、一个想要成为佛陀的人必须要丢掉愈来愈多的琐事,好让能量可以集中运用到重要的事情上。 ----《智慧之书》
29、人必须一步一步的成长,走出局限之外,人必须在自己的可能性之外再多一点冒险,人必须移入未知、不熟悉的。如果你封闭在疆界内,你无法成长。不管何时,关于选择新的或旧的之间的问题,总是选择新的,因为伴随着新的,某些事是可能的,和旧的在一起,你一直以来都是如此。 ----《来到成道者脚下》
30、一个神秘主义者从不选择。他注视着整体,在他这一方不带任何选择,他没有成为一个选择的人。因为生命是矛盾的;生命通过矛盾而存在,生命用一种优美的方式处理着那些不可能的事情。 ----《当鞋合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