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肠虽已断情未了,
生不相从死相从。 ----董小宛
2、都在日若到人风走去义物每之下,临家学这格家休说生死交。 ----施耐庵
3、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5、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内心非贤;日行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6、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刘伯温
7、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於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 ----洪应明
8、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吴承恩
9、病眼看花愁思深,
幽窗独坐抚瑶琴。
黄鹂亦似知人意,
柳外时时弄好音。 ----董小宛
10、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里立个根基。 ----洪应明
11、一醉解千愁,酒醒愁还在 ----唐寅
12、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 ----洪应明
13、此刻花月为媒,青冥为证,你我缔誓结发,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倾泠月
14、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
15、观棋不语真君子 ----洪自诚
16、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吴承恩
17、人生若不往前看也不往后看,只是活在当下,就什么烦恼也没有,有时候我们觉得活得太累,只是因为想得太多。我们有时候坚定不移地想要去做一件事,最后却常常失败,不是因为心灵不够强大,只是太容易被突发之事左右,变得迷失掉初衷所愿的方向。 ----唐七公子
18、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能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势必潜消。 ----洪应明
20、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2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巽卦)
“渐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震卦)
“善如水,君子以作事谋始”(坎卦)
“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离卦)
“步泽履,君子以辨民安志”(兑卦)
“艮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艮卦)
24、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那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
25、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汤显祖
26、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僧璨
27、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28、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 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 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 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 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 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 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 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 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29、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洪应明
30、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