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可以藏在自己的形象后面,可以永远消失在自己的形象后面,可以离开自己的形象;人永远不是自己的形象。 ----《不朽》
2、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 ----《为了告别的聚会》
3、生理的爱给他们愉悦,但没有慰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4、一个人在他内在的黑暗中长得越大,他的外在形态就变得越小。(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
5、他没有丝毫野心要让未来的历史学家们来广征博引,只害怕被警察局寻章摘句。这不正是他们要从他这儿得到的么?不正是对那篇文章的谴责吗?他不愿意把这一思想从自己嘴里喂给他们。除此之外,他还知道在这个国家里,任何时候都可能把任何人的任何事拿去广播。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6、在一个陌生国家里生活就意味着在离地面很高的空中踩钢丝,没有他自己国土之网来支撑他:家庭,朋友,同事。还有从小就熟悉的语言可帮助他轻易地说他想说的话。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7、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的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8、调情就是勾引另外一个人使他(她)相信有性交的可能性,同时又不让这种可能成为现实。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9、但是,如果我们背叛乙,是为了我们曾经背叛了的甲,那倒不一定意味着我们抚慰了甲。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10、这个世界存在的基础恰恰是轮回的不存在,生活无法预演,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他完美之后再来度过,生命之流只能在偶然性的大地上泛滥,人们肆意的生活,获得了漂浮在半空中的快感,可是,重就真的悲惨,轻就真的美丽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1、快的程度与遗忘的强度直接成正比。从这个方程式可以演绎出各种各样的推理,比如说这个结果:我们的时代迷上了速度魔鬼,由于这个原因,这个时代也就很容易被忘怀。我宁可把这个论断颠倒过来说:我们的时代被以往的欲望纠缠着;为了满足这个欲望,它迷上了速度魔鬼;它加快步伐,因为要我们明白它不再希望让大家回忆;它对自己也厌烦了;它要一口吹灭记忆微弱的火苗。 ----《慢》
12、怀孕的高郎古杰夫人吃多了牛肠竟然脱了肛,下人们不得不给她灌收敛药,结果却害得她胎膜被撑破,胎儿高康大滑入静脉,又顺着脉管往上走,从他母亲的耳朵里生出来。
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趴在一堵坍塌的泥墙后面,窥视着那条小巷,旁边是结冰的小溪。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 ----《被背叛的遗嘱》
13、他孤立在过去的一旁,他孤立在未来的一旁。 ----《遇见》
14、喜剧性的柔光 “他在镜子中看到自己。但他并没有看见在镜中看自己的他(福楼拜看见了他)。” “在一个小说家的创作历程中,向反抒情的转变是一次根本性的经验;远离自己之后,他突然带着距离来看自己,惊讶地发现自己并非自己以为的那个人。有了这一经验之后,他会知道没有一个人是他自以为的那个人,知道这一误会是普遍性的、根本性的,从此他会知道如何讲喜剧性的柔光投射到人的身上 ----《帷幕》
15、的确,他们彼此相爱,这足以证明错不在他们本身,不在他们的行为,也不在他们易变的情绪,错在他们之间的不可调和性,因为他强大,而她却是软弱的。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6、他看着她,心想他真是美丽,美得让人很难离开,但是窗子以外的那个世界更加美丽,而如果他为此抛弃他所爱的女人,这个世界则会因为他付出了背叛爱情的代价而弥足珍贵。 ----《生活在别处》
17、那些转瞬即逝的事物,我们能去谴责吗?橘黄色的落日余晖给一切都带上一丝怀旧的温情,哪怕是断头台。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8、我们的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存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飘起来,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成为一个半真的存在。
19、把自己的身子交给他人的眼光去评判,这正是产生不安和怀疑的根源。 ----《生活在别处》
20、一个作者企图让读者相信他的主人公们都曾经实有其人;是毫无意义的。他们不是生于母亲的子宫,而是生于一种基本情境或一两个带激发性的词语。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1、在物理实验课上,任何一个中学生都能验证科学假设的准确性。但是,人只有一次生命,绝无可能用实验来证明假设,因此他就永远不可能知道为自己情感所左右到底是对还是错。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2、我对自己说:就算可以从我的一生里去掉这完全多余的几天,那又有什么用呢?反正从明信片玩笑开场,我一生的全部历史就完全在错误中生出。我猛地骇然想到,由谬误孕育出来的事物也是实实在在的,和由良知、必然所孕育的一样。 ----《玩笑》
23、任何人从他进入成年期起,都应该得到毒药。为此,应该举行一种庄重的仪式。这不是为了鼓励人们去自杀,恰恰相反,而是无可让他们活得更踏实,更安详。让他们活得更明白,知道他们把握着自己的生与死。 ----《告别圆舞曲》
24、她开始在自己的小传中故弄玄虚,到美国后,甚至设法隐瞒自己是个捷克人的事实。唯一的目的,就是不顾一切地试图逃离人们要强加在她生活中的媚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5、正因为这个,她不喜欢做梦:梦将一个人生命中不同的时期一律化为同等价值,并将人所生活过的一切都拉平,使之具有一种同时性,这让人受不了;梦否认现时的特权地位,使它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身份》
26、回忆不是对遗忘的否定,回忆是遗忘的一种形式。 ----《遗嘱》
27、她把这一问题变得重要而严肃,使之失去了轻松,变得有逼迫感,变得费劲,力不胜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8、人生所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的存在。造物主依仗电子计算机,使几十亿个自我和他们的生命进入尘世。但是在所有这些生命旁边,可以想象一个更为基本的存在,它在造物主开始创造之前便有了,造物主对这个存在过去不曾施加过,如今也不施加任何影响。
阿涅丝躺在草丛中,小溪单调的潺潺声穿过她的身体,带走她的自我和自我的污秽,她具有这种基本的存在属性,这存在弥漫在时间流逝的声音里,弥漫在蔚蓝的天空中。她知道,从此以后,在没有更美的东西了。
她离开高速公路,进入的那条省级公路市宁静的;遥远的,无限遥远的繁星闪闪烁烁。阿涅丝心想:生活,生活并无任何幸福可言。生活,生活就是在这尘世中带着痛苦的自我。 ----《不朽》
29、我们凡间生命存在的漫游,就是向上帝怀抱的回归。可知内情的人知道,这句话还有完全世俗的意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30、生活,是持续不断的沉重努力,为的是不在自己眼里失落自己,永远坚实地存在于自己,在自己的STASIS中。只消走出自己瞬间一刻,人就触及死亡的领域。 ----《被背叛的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