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真的觉得,历史从来没有终结这回事。它有体温,有呼吸,它微微的叹息和欲呼唤的眼神,只要你看,就在那里,如此的清晰啊。 ----《野火集》
2、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的这间零乱的花铺。 ----《孩子你慢慢来》
3、我还是不认识我的读者。他们经过了什么又看见了什么?他们害怕着什么又追求着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幻灭又有什么样的梦想?不曾和他们一起成长,我无从想象他们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可是在那长长的队伍前端,我们曾经深深地对望;回想那对望的一刻,或许我们竟是熟识的写作者在孤独中写作,读书人在孤独中阅读,那孤独其实是种种情怀的交会。 ----《我的不安》
4、你告诉我,什么是家,我就告诉你,什么是永恒。 ----《寒色》
5、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 ----《目送》
7、走出舞厅,外面一片华灯初上,夜晚,笼罩了这个繁丽的城市。 ----《目送》
8、这个社会不知为什么对过去充满怀念,对现在又充满幻灭,往未来看去似乎又无法找到什么新鲜的想象。我们的时代仿佛是个没有标记的时代,连叛逆的题目都找不到。因此我们退到小小的自我。 ----《亲爱的安德烈》
9、上路吧,如果这个世界这个世纪的种种残忍和粗暴不曾吓着你,此去的路上也只有清风明月细涛拍岸了。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你的名字,清楚地留在世纪的史记里。 ----《目送》
10、是的,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嗞嗞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挂号拿印章来”...... ----《目送》
11、他好像在听一个不可及的梦想,又仿佛在夜行暗路上突然听见熟悉的声音,轻轻呼唤自己的名字,带点不可思议的向往与情怯:是啊,太湖边,柳树下,线装书...... ----《目送》
13、台湾在日出的那头,其实是我站在阳台怎么都看不见的另一边。我握紧听筒,对着金色的渺茫,仿佛隔海呼喊:“是我,小晶,你的女儿——你记得吗?” ----《目送》
14、幸福就是,寻常人儿依旧。在晚餐的灯下,一样的人坐在一样的位子上,讲一样的话题。年少的仍旧叽叽喳喳谈自己的学校,年老的仍旧唠唠叨叨谈自己的假牙。厨房里一样传来煎鱼的香味,客厅里一样响着聒噪的电视新闻。
15、坏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伟大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的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深刻的悲悯。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史哲》
16、如果你年轻却不激进,那么你就是个没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却不保守,你就是个没脑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
17、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目送》
18、真正能看懂这世界的,难道竟是那机器,不是你自己的眼睛、你自己的心? ----《目送》
19、人对自然、对生命过度地暴虐、亵渎之后,他究竟还有什么依靠呢?如果勇敢领袖们的心里深埋着仇恨和野心的地雷,敏感的阿拉伯芥又救得了几个我们疼爱的孩子呢? ----《目送》
20、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目送》
21、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心中渐渐有一分明白,如月光泻地。 ----《目送》
22、巷子很深,转角处,一个老人坐在矮凳上,戴着老花镜,低头修一只断了跟的高跟鞋;地上一个收音机,正放着哀怨缠绵的粤曲。一只猫,卧着听。 ----《手镯》
23、褪色了,苍白了,逝去了。一只野猫悄悄走过墙头,日影西斜。 ----《寄k》
24、他的坐着,其实是奔波,他的热闹,其实是孤独,他,和他的政治对少们,所开的车,没有"R"挡,更缺空挡。 ----《目送》
25、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也没有。 ----《目送》
26、这世间的风景于我的心如此“明白”,何尝在我“心外”?相机,原来不那么重要,它不过是我心的批注,眼的旁白。于是把相机放进走路的背包里,随时取出,作“看此花时”的心笔记。--你来看此花时 ----《目送》
27、你用你的背影告诉我不必追 ----《目送》
28、我也明白了。上海男人竟然如此可爱:他可以买菜烧饭拖地而不觉得自己低下,他可以洗女人的衣服而不觉得自己卑贱,他可以轻声细语地和女人说话而不觉得自己少了男子气概,他可以让女人逞强而不觉得自己懦弱,他可以欣赏妻子成功而不觉得自己就是失败。上海的男人不需要像黑猩猩一样砰砰捶打自己的胸膛、展露自己的毛发来证明自己男性的价值。啊,这才是真正海阔天空的男人!我们20世纪追求解放的新女性所梦寐以求的,不就是这种从英雄的迷思中解放出来的、既温柔又坦荡的男人吗?原来他们在上海。 ----《啊,上海男人》
29、请谓之:眼为视而生
则美为美而在 ----《目送》
30、我想作家也分成三种吧!坏的作家暴露自己的愚昧,好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伟大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的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这是三个不同的层次。 ----《百年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