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缺乏,是幸福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罗素论两性价值互动》
2、这就是我的一生,我发现人是值得活着的。如果有谁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我将欣然接受这难得的赐予。 ----《我为何而活》
3、舟以外,鄂河之波,鄂河之岸,皆静如死,诡如天。
4、伦理学起源于劝说他人为了与自己合作而作出牺牲的艺术。 ----《哲学大纲》
5、人的真实生活不在于穿衣吃饭,而在艺术、思想和爱,在于美的创造和瞑想以及对于世界的合乎科学的了解。
6、日常生活中的知识有三种缺陷:自以为是(cooksure)、含混(vague)和自相矛盾(self-contradiction). ----《哲学大纲》
7、Philosophy, as I shall understand the word, is something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ology and science.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西方哲学史》
8、在漫漫的黑夜中,人们渴望一座光明灯塔的指引,这就是明确的信仰、基础稳固的希望以及由此产生的能够超越一切险阻的沉稳的勇气。 ----《自由之路》
9、人和其他动物一样,宜为生存作一定量的斗争,当人类凭借大宗财富即能毫不费力地满足自己的一切欲望时,快乐的要素便会因此消失。如果一个人总是轻易得到他十分向往的东西,他便会断言愿望的实现并不带来快乐。如果他具有哲学家的气质,他便会断言人生在本质上是不幸的,因为一切欲望都能实现的人依然烦恼。但他却忘记了缺少你所向往的某些东西乃是快乐必不可少的要素。 ----《罗素说:快乐生活》
10、在实际工作中,效率和我们投进去的感情是不成比例的,有时候感情简直就是效率的绊脚石,应有的态度是尽人事、听天命。
11、个人的自我并不是整个世界的最大的一部分。一个能够自我超越于自己的思想和希望的人,也能够在日常生活的困境中为自己找到安静闲适之地,而这对彻底的利己主义者来说是不可能的。 ----《幸福之路》
12、传统的人看到背离传统的行为就大发雷霆,主要是因为他们把这种背离当作对他们的批评。
13、数学与神学的结合开始于毕达哥拉斯,它代表了希腊的、中世纪的以及直迄康德为止的近代的宗教哲学的特征。 ----《西方哲学史》
14、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
16、宁静的生活是伟大的特征,而他们的快乐也决不是外人以为刺激的那种。一切伟大的成就?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劳动,其专注与艰苦的程度,使人没有余力去从事疯狂的娱乐 ----《罗素说:快乐生活》
18、传统道德总在向人们灌输利他主义,其程度是人类天性难以达到的,而那些以美德自豪的人却常常自视达到了这个无法达到的理想。甚至最高尚者的绝大多数行为也具有利己的动机,但这也并非令人遗憾,因为若不如此,人类便无法生存。 ----《罗素说:快乐生活》
19、能够自觉而明智地充实空闲时间是文明的最后产物 ----《幸福之路》
20、我逐渐学会对自己和自己的缺点漠不关心,逐渐学会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外界的事物上。
23、The world is full of magical things patiently waiting for our wits to grow sharper.
世界充满了神奇的东西,它们在耐心地等待我们变得更有智慧。
24、卡尔马丘说:“一部大书就是一大灾难。” ----《西方的智慧》
25、“归纳”是我们的老朋友,因为它是条件反射定律或联系定律。 ----《哲学大纲》
26、人们进行这种斗争时所害怕的并非第二天没有早饭吃,而是不能胜过邻人。 ----《罗素说:快乐生活》
27、凡事不要抱绝对肯定的态度;
不要试图隐瞒证据,因为证据最终会被暴露;
不要害怕思考,因为思考总能让人有所补益;
不要用权力去压制你认为有害的意见,因为如果你采取压制,其实只说明你自己受到了这些意见的压制;
不要为自己持独特看法而感到害怕,因为我们现在接受的常识都曾是独特看法;
即使真相并不令人愉快,也一定要做到诚实,因为掩盖真相往往要费更大力气。 ----《罗素自传》
28、一切伟大的著作都有令人生厌的章节,一切伟人的生活都有无聊乏味的时候。 ----《幸福之路》
29、教师该做的就是引导,引导学生自己领悟知识。 ----《西方的智慧》
30、我不会为某个理念献身,因为它有可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