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熟知的一切臣服表情都是如出一辙:求情动物总是将自己身体最受不起伤的部位奉献给敌手。 希腊诗人荷马笔下的战士在告饶、求和时,总是丢开甲盾,跪在地上引颈就戮。 ----康拉德·劳伦兹《所罗门王的指环》
●但奥德修斯并不是弱者。他苦难加身,却并不垂首认命。他的美德在于其韧劲和弹性。逼迫之下,他会弯曲,但随即他会反弹;在我看来,这种能屈能伸、借力反弹正是阳刚之美的模范。他在海上漂泊了十年之久,他狡猾多变,闪避暗礁,说谎骗人,并最终生存下来。只要形势所需,他可以表现得决绝、狂躁、暴虐,也可以是机灵、滑稽、慈爱。而这些性格特征并非水火难容、非此即彼,奥德修斯将其兼具一身,毫无冲突。 ----亚当·尼科尔森《荷马3000年》
●机场最近开始对个人体重进行限制,我一上秤,多了350克,我没有想,就把心留下了。-诺曼,俄克拉荷马
●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 ----荷马《奥德赛》
●言近旨远,文简意明 ----荷马
●这世界,如此美妙。美得让人怀疑它是否源自真实。可是,它确实存在。我想借乔治·威尔斯的双眸去透视这个精彩的世界;我想用莎士比亚手中的笔墨去描绘这个美丽的国度;我想用荷马的思维去构想这个奇幻的梦境……
●你听过最悲伤的童话吗?那不是《海的女儿》,不是《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而是久别重逢后,王子还是王子,白衣胜雪光明剔透,公主却变成了巫婆,早已失却旧日玫瑰花般的眼神和心脏。
●西方的四大诗人:荷马 但丁 莎士比亚 歌德 ----何兆武《西方哲学精神》
●你的话是空空洞洞的风。 ----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墙壁上定格的时针,协调着压抑的气氛,不停息的钟摆对钟声还充满期待,灰尘起伏的充斥气管,孤单阴暗的角落,只不过逃离现实的失乐园,谁能准确的解释对你每一刻的无助,不过是一种自我讽刺,时光似潮汐泯没沙滩痕迹,才发现是错觉脑海虚构的失落乌托邦,弗洛伊德无法解析的梦境,只不过乞怜着谁的臂弯,如吗啡般刺激神经,抵抗着毒品般的你,玫瑰的美丽未曾做好防御,阳光的温度开始让我感到害怕,晒伤哪一朵花,开始吸食最后一点脆弱,晕眩的悲惨世界,雨果从未想过的结局,圣母院钟楼上的怪人,丑陋的讥笑丑陋的世界,悲鸣泣血,莎士比亚的悲剧戏剧般的世界,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痛恨的世界,你真实存在吗?我过往的世界,我的贫穷供养不起你尊贵的吗啡,意志力薄弱的我已成瘾,怎么戒。
●过错不在歌手,而在宙斯,全是他按自己的意愿赐予劳作的凡人或福或祸。
你要坚定精神和心灵,聆听这支歌,不只是奥德修斯一人失去了从特洛伊归返的时光,许多英雄都在那里亡故。 ----荷马《奥德赛》
●欧洲四大史诗诗人 荷马 维吉尔 但丁 米尔顿
●以身作则对好人来说是固然是绝伦的大好事;但对坏人来说,它的害处是无以复加的 ----荷马
●这地方已经呆够了。
总得去一趟雅典——
多年来,你赤脚在田野里行走。
梦中人留下一双去雅典的鞋子,
你却在纽约把它脱下。
在纽约街头你开鞋店,
贩卖家乡人懒散的手工活路,
贩卖他们从动物换来的脚印,
从春天树木砍下来的双腿——
这一切对文明是有吸引力的。
但是尤利西斯的鞋子
未必适合你梦想中的美国,
也未必适合观光时代的雅典之旅。
那样的鞋子穿在脚上
未必会使文明人走向荷马。 ----欧阳江河《去雅典的鞋子》
●在生活一次又一次的逆转之后,也许我早就知道,不管在家乡,还是梦想破灭后借以逃避的城市,还是在缅因,在St.Cloud,与拉齐医生或者荷马擦肩而过的可能性始终是零。 ----玻璃洋葱《缅因的方向》
●骑士临终前,最后一位受过他帮助的盲人荷马,一位孤苦伶仃的吟游诗人,听完了这名同时没有辱没腓特烈和罗通柴尔德两个家族名誉的年老骑士的安详诉说,于是写出了这部感人肺腑的《盲人的眼睛》。哦,忘了说,那位死前仍旧不忘擦拭紫曜花徽章的骑士名叫堂吉诃德,是一位平凡却绝不平庸的伟大骑士。” ----烽火戏诸侯《天神下凡》
●正义的动向或许缓慢,邪恶之败亡终必成真 ----荷马《奥德赛》
●进入英雄性忘我状态的能力,像是北欧的“勇猛战士”(Berserker) ——有如一条狂犬般咬进自己的楣、咬向所有周遭的事物、直到跃人嗜血冲天的狂气中——,像是爱尔兰英雄秋秋连、或者荷马的阿基里斯(Achilles),无非是一种狂躁性的发作,人们长久以来即认为上述勇猛战士的发作是借用烈毒而人为产生的;在拜占庭即豢养着许多具有这种发作素质的“金黄兽”,就像古代被养着的那种战斗用大象一样。萨蛮的忘我是和体质性的癫痫症连结在一起的,拥有这种症状一和验证这种症状,及是卡理斯玛资格的证明。 ----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
●他们年老,
无力参加战斗,却是很好的演说家,
很像森林深处爬在树上的知了,
发出百合花似的悠扬高亢的歌声。 ----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正如树叶的枯荣,人类的世代也是如此。
秋风将树叶吹落到地上,春天来临,
林中又会萌发,长出新的绿叶,
人类也是一代出生,一代凋零。 ----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看着床头的米切尔-玛格丽特的《飘》,他怔怔的出神,整整十年,只为了完成这一个作品,一个字一句话的写着,其实那写的就是她自己的痛苦,她在一遍遍的反复咀嚼自己的疼痛啊!就像是安徒生,一辈子不被人赏识,甚至备受命运的折磨,可他还是以最虔诚的态度赞颂着人性的善良,高举着童话的旗帜,痛并快乐的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他去世后,人类终于认识到他们失去了一个怎样伟大的神,他们开始尊敬他,祭奠他,那么他生前呢?人类在唾弃他,世界在抛弃他。还有诗人荷马,他死后八个国家争着说他是生于本国,可他活着的时候呢?流浪街头,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的过完了一生。那么请问他们死后对他们的尊敬、赞赏能抵过他们生前一丝的痛苦吗?不能。可他们还是坚强的活了下来,尽管他们知道自己是被上帝抛弃
●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理由不珍惜其传统古典,因为传统古典是民族血脉之所禀承,也是民族自尊之所依托。故每一个国家的大学里都有他们的“国文系”或“国学科”,以维护其传统古典于不坠不灭。尽管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想在文学创作方面有更好的表现,但希腊人决不会让荷马死去,意大利人绝不会让但丁死去,英国人决不会让莎士比亚死去,德国人绝不会让哥德死去。我们中国人当然也热切希望能产生足以令后代崇敬骄傲的伟大作家;不过,我们同时也有必要让屈原陶潜李白杜甫,以及其他许许多多古代的伟大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永远活在我们,以及我们子孙的心中。而这一份文化的薪火传递工作,中文系的人应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才对。 ----林文月《三月曝书》
●如果死亡就是这个样子,如果你们按这种方式看待死亡,那么我要再次说,死后的绵绵岁月只不过是一夜而已。
另一方面,如果死亡就是灵魂从一处迁往另一处,如果我们听到的这种说法是真实的、如果所有死去的人都在那里,那么我们到哪里还能找到比死亡更大的幸福呢?
如果灵魂抵达另一个世界,超出了我们所谓正义的范围,那么在那里会见到真正的法官……如果你们中有人有机会见到奥菲斯和穆赛乌斯、赫西奥德和荷马,那该有多好啊?如果这种解释是真的,那么我情愿死十次。 ----石勇《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Everything is more beautiful because we're doomed.
正因为我们在劫难逃,万物显得更美好了。 ----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忘忧果: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奥德赛的船队返乡途中,船被风雨吹到一处海边。同伴们吃了当地特产忘忧果之后,竟然忘记家乡和亲人,忘记自己上岸的目的,也忘记回船上去。后比喻身居异乡,乐不思归。 ----《英国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