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叩门苍猿时献果,门前老鹤夜听经。 ----《三国演义》
3、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三国演义》
4、“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亚父忠言逢霸主,子胥剜目遇夫差。白门楼下公台死,致令今人发叹嗟。”
“不识游鱼不识龙,要诛玄德拒曹公。虽然背却苍天意,谁似忠心映日红?” ----《评价陈宫》
6、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 ----《三国演义》
7、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三国演义之舌战群儒》
8、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 ----《三国演义》
9、呔!俺老孙来也! ----《西游记》
10、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三国演义》
11、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 ----《三国演义》
12、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三国演义》
13、兵家胜败真常事,卷甲重来未可知。 ----《三国演义》
14、人生几番存厚道,才臣一意进权谋。 ----《三国演义》
15、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 ----《三国演义》
16、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救阵扶危主,只有长山赵子龙。 ----《三国演义》
17、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
18、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
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
曾谒三千斛,长驱十万兵。
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三国演义》
19、人情势利古犹今,谁是英雄是白身?
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 ----《三国演义》
20、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三国演义》
21、主簿陈琳曰:“不可!俗云: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家大事乎?今将军丈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却反外檄大臣,临犯京阙,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三国演义》
22、韩遂部卒多有不识操者,出阵观看。操高叫曰:“如诸君欲观曹公耶?吾亦犹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谋耳。” ----《三国演义》
23、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 ----《三国演义》
24、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 ----《三国演义》
25、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三国演义》
26、尝思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何况人乎 ----《三国演义》
27、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以求生 ----《三国演义》
28、以孤军抗大敌,而不求急胜之方,此取死之道也 ----《三国演义》
29、亦岂效区区书生,数黄论黑,舞文弄墨而已乎? ----《三国演义》
30、欲除君侧宵人乱,须听朝中智士谋。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