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生:世间根本就没有方方面面都完美的人,但不完美不代表就要感到自卑。
徐有容:如果怎样努力,都无法在某些方面胜过对方,难道不会因此而生出羞愧之感?
陈长生:为何要有羞耻之感?
徐有容:那岂不是不知羞耻?
徐有容:我说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只有以这样的态度生活,才能变得更加完美。
陈长生:我不是说这种态度不可取,只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如你所言看重的是态度,那么只要我们不停努力,不到人生的最后时刻,就不能说我们没有完美的可能,既然胜负未分,为何要提前羞愧?只与自卑,那就更加不会。现在做不到,不代表以后也做不到,而且就算一直都做不到,又有什么?努力应该是发自内心的额渴求,而不应该来自与别人比较而产生的心理落差,只要真的努力过了,那就足够 ----猫腻《择天记》
●苟寒食:你赢了
陈长生:你通识道藏 很了不起
苟寒食:我只是多读了些书罢了
陈长生:恰巧 我也只是多读了些书 ----《择天记》
●唐三十六说道:“我和陈长生都是年轻人,屋子外面那几个也是,牌技当然不如你们老辣。但我们随时有掀桌子的勇气,因为我们可以再来一局,但你们不行,因为你们已经老了。” ----猫腻《择天记》
●陈长生不停地哭着,不停地说着对不起。 ????
余人不停地哭着,比划着对不起。 ????
陈长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对师兄说对不起。 ????
余人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对师弟说对不起。 ????
如果仔细去分析,这份带着悲痛的歉意,自然有道理,只不过这时候,说不清楚。 ????
或者,只是因为这个世界很对不起他们,而他们却无处寻找道理。 ----猫腻《择天记》
●商行舟握住了那把剑。
那把剑的式样有些古朴,或者说陈旧,在满天剑雨里很不起眼。
当初陈长生从周园里剑池里带出万余把剑时,也没有注意过这把剑。
后来国教决定把这些剑归还当年的那些宗派山门,离宫派出了很多位资历极老、见识极博的教士负责为这些剑登录名册,但依然没有人知道这把剑的来历,不过因为这把剑太不起眼,所以也没有太过在意。
不知来历,自然不知道该送回何处,这把剑就这样留在了陈长生的身边。在随后的那些战斗里,这把剑就像别的同伴一样,顺应他的心意,成为剑阵里的一部分,成为剑雨里的一滴。
依然还是那样的不起眼。
直到今天,商行舟握住了这把剑。 ----猫腻《择天记》
●她哪里想到自己很随意的一句话, 便伤到了陈长生的自尊心。
她确实是随意说的, 所以伤的真的不轻啊。 ----猫腻《择天记》
●百花巷深处,传来天海牙儿的辱骂声。
听着那些污言秽语,唐三十六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走到国教学院门口,他只见天海牙儿坐在轮椅上,对着院门不停地骂着。
“陈长生,你这个……”
“有本事你就来打我啊!”
唐三十六走到天海牙儿的身后,没有阻止他,认真地侧耳倾听着。
很多离宫教士与羽林军还有闻讯赶来的京都民众,都看着这幕画面。
百花巷里雨如烟。
陈长生问道:“你在做什么?”
唐三十六说道:“回忆人生。”
天海牙儿听到声音,转头望去,神情微变。
陈长生不解问道:“什么人生?”
“我很认真地回忆了一下人生。”唐三十六感慨说道:“……妈|逼,还真没听过这么贱的要求。” ----猫腻《择天记》
●我有一个朋友,他很有钱。
你姑奶奶的。
(陈长生) ----猫腻《择天记》
●陈长生: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将来有可能会变成现在最厌憎的那种人。
唐三十六:那是每个人自己的问题,难道变成一坨屎还有脸去怪这个世界?你要明白,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变成什么样。 ----猫腻《择天记》
●这些事情太复杂,陈长生虽说通读道藏,哪怕是最玄奥难懂的经文都能倒背如流,却很不擅长这些,因为这些都是人心。 ----猫腻《择天记》
●家师,陈长生 ----猫腻《择天记》
●魔君看着陈长生说道:“我有些好奇,商行舟会不会破万里而至来救你。”
陈长生想了想,说道:“以老师他的行事风格,应该不会。”
魔君用怜惜的眼光看着他说道:“最年轻的人族教宗就这样死去,着实令人感慨。”
陈长生说道:“先不用感慨,因为老师不来,黑袍与魔帅想必也不会来了。”
这句话里隐藏着另一层意思。
如果黑袍或者魔帅来了白帝城,那么商行舟必然会来,相王应该也会来,甚至就连伤势未愈的王破都会来。
在黑袍与魔帅看来,只要神圣领域强者不至,谁都不可能是魔君的对手,所以他们一定不会来。
魔君微微挑眉,说道:“你想说什么?”
陈长生说道:“我想说的是,那还有谁能阻止我杀死你呢?” ----猫腻《择天记》
●罗布说道:“做随你,不必说。”
陈长生说道:“我一个朋友交过我,有些事情做要做,但说更要说。”
罗布觉得这句话有些意思,说道:“你那个朋友或者是个伪君子,或者是个真小人。”
陈长生想着那个已经两年不见的朋友,又想着已经半年没收到他的来信,挂念之情陡然而生,再难抑止。
他对罗布很认真的解释道:“我那个朋友是个伪小人,真君子。” ----猫腻《择天记》
●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 ----猫腻《择天记》
●大道三千,我只修顺心意。
一一陈长生 ----猫腻《择天记》
●生死之外,皆是闲事。
死生亦大矣。
人生无大事,唯生死系之。
这些都是前人典籍里的话。
陈长生通读道藏,记得很多,但都不需要,他只需要记住生死二字便足够。
对普通人来说,生死在他们的百年之后。
对修道者来说,生死在他们的数百年之后。
对陈长生来说,生死一直就在他的眼前,在他的一念之间,让他念念不忘。
生死在前,他又如何还会对生命里的那些附属物感兴趣,至少,在他解决自己的问题之前,不会太感兴趣。 ----猫腻《择天记》
●陈长生歪着头很认真地想了想,稚嫩的脸上渐渐现出笑容,因为确认找到了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说道:“因为……你们没有问过我的名字。” ----猫腻《择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