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青年本来有先进的思想,善良的用意,是最近二十五年以来这个时代里出现的典型人物,但是虽然他极力想要以独立的见解判断事物,而一旦事出非常,他却不知不觉地还是信从小时候所受的教训,还是成见习俗的奴隶。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有点纳闷:是不是没有脾气的男人(在别人眼中 )都算是好男人?不止一两次听到过别人对我说:最好的男人被你找到了。(是我找的他吗,明明是人家找我的好不好)典型的旁观者迷!具体的问题你们知道多少就轻易下结论。不过至少可以推测:女人还是更不喜欢比较有脾气或脾气不好的男人。(不管会不会赚钱)
●显然,腐败是与权力和利益有关的事,是权力与利益之间的一种交易。因此,但凡存在权力关系的地方,就有腐败的可能。如果这种权力关系比较隐秘,则表现为非典型腐败。同样,只要这种权力是可以赎买的,腐败就必然发生;而当这种可赎买的权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至于原本通过正常渠道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要进行权力的赎买,一些原本正常的人际交往也有了权力赎买的性质,权力的赎买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时,非典型腐败就会成为社会难以根治的顽疾。 ----易中天《帝国的惆怅》
●周梦蝶写过一些女鬼诗,多半在他的《还魂草》集里。《关着的夜》即是其中之一,这诗原题是《连琐》,吟咏的是《聊斋》里的故事,关于一个十五岁就早夭的女孩子,由此可见是多么幽怨。里面反复写“再为我歌一曲吧,再笑一个凄绝美绝的笑吧”,“等待你踏着软而湿的金缕鞋走回去”。用的大约是李煜“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的典。那本诗集中充满了“白杨”“荒烟蔓草”“寒鸦”一类的词语,是典型的鬼诗专用语。 ----韩松落《老灵魂》
●你的抉择,恰恰决定了你究竟会不会屈从于强权,任其剥夺你的真我及内在的自由,也恰恰决定了你是否将因自愿放弃自由与尊严,而沦为境遇的玩物及槁木死灰般的典型俘虏。 ----维克多·弗兰克《活出意义来》
●美与死亡的典型浪漫主义结合,经由瓦格纳(Wagner) 的悲观
而特见加强。在瓦格纳的音乐里,尤其《崔斯坦与依索德》(Tristan and Isoide ), 令人神摇心迷的情色与悲剧命运组成双重主题,而以
复调音乐赋予一元结构。美的命运不是在激情中获得实现,而是在
为爱而死中完成:美从世界的天光退出,透过唯一可能的结合形式,
即死亡,滑入暗夜力量的怀抱。 ----翁贝托·艾柯《美的历史》
●总结了一下典型晚期中国直男癌“患者”对女人的要求:相夫教子灭“人欲”,无微不至通“天地”!哈哈……
●涸辙之鲋
暮生其实并不在意别人讲了什么,反正他本来就不合群。再说闲杂人等,闲言闲语,理他做甚。他这么想着,走到了自家门口。
他从脖子上扯起那根红色的线,将一把铜色的钥匙从领口掏了出来。插进锁孔后,旋转,然后听到金属细碎的撞击声,他愿意听到这种声音,很安心。
今天他买了桂圆,剥皮后,颗颗晶莹。他把它们倒进一口小铜锅里,加了些水,拧开煤气灶,用文火炖了起来。他守在锅前,盖了个透明的锅盖,一会儿水汽就铺满了整个盖子。
他想起小时候有一次发烧,去医院挂完吊瓶后,妈妈低头问他想吃什么。
他妈妈有着典型的干脆利落的性子 ----《读者》
●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正是歌德和他这一代人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情况的一个重大发现。而德国人对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在心理与情感上的亲切感又反过来促成了世界文学的概念的形成。人们终于明白,人类在根本的人性上是相通的,文学从根底上是人类的,由此而酝酿着一种考察文学的新的眼光与方法:“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心理上探索更深刻的文学运动,并指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流动的质料怎样凝聚起来,结晶成一种或另一种明晰易解的典型。” ----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
●“钥匙”是一个象征西方人与日本人价值观差异的典型物件。与现代不同,西方过去的钥匙都是非常牢固的,而且由德高望重的一家之主持有。因为钥匙,象征的是权力。然后,日本古代的钥匙只是一个“纸撵儿”,关门后,用纸撵将门环系上便算是锁上门了。仅靠这种纯粹形式化的“钥匙”, 就可以与周围达成“非请莫进”的默认和共识。这就是相互信任所形成的社会体系。 ----黑川雅之《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
●那种典型的外强中干,在认识的人面前可以尽情抖肩淫笑卖萌犯二,一到哪个由不认识的人组成的圈子里瞬间就萎了,缩首缩尾低头羞涩活像农民工进城。
●吕后这种女人就是典型的万丈冰山。跟她不一般高度的男人任谁都得碰得鼻青脸肿,可话说回来,这种女人只要依附了你,同样能给你带来万丈光芒,有她在你身边,你就穿着拖拉板大裤衩参加晚宴也不会有人敢小瞧你。她正是那种能让所有男人都仰止然后绝望从而来提高你身份的尤物。区别就在于你明知道她是尤物可也得明白她可不是你能尤得起地。 ----张小花《史上第一混乱》
●如何在思想与行动、文学与实践两个领域之间建立“ 统一的联系”———现代西方文化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出自在这方面的努力和尝试。这是小说家福斯特的《霍华德庄园》的主题, 也是两三个世纪以来许多作家和思想家作品的主题。卡尔·马克思试图用“实践”来进行综合,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詹姆斯·乔伊斯的《芬尼根守灵夜》中的夜晚世界和白昼世界领域确实有所不同: 一个是行动和事件的世界, 是战争与政治、商业和工业的世界,另一个是精神、书本、观念和艺术的世界。伟大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比较中国和西方的思想传统时说过:“这里有两个世界, 我们注定要同时生活在它们两个之中。 ----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
●回溯往事,在那种放大中还有一种深层的共鸣——仿佛癌症已经击中了民众灵魂中震颤的焦虑。一种疾病如此强力地潜入一个时代的想象力,往往是因为它触动了那种想象力中潜在的焦虑。20世纪80年代,艾滋病(ADIS)如此大规模地出现,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这是一个被性和自由困扰的时代;在西方社会原本就为全球主义和社会接触传染忧心忡忡之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一时间又掀起了对于全球扩散传播的恐慌。每一个时代都将疾病投射在自己的想象中。社会就像身心枯竭的危重病人一样,把医学的苦难匹配给心里的危机;当一种疾病碰到这样一个内部和弦时,往往是因为这种共鸣早就在震颤了。 ----悉达多·穆克吉《众病之王》
●把特例混淆成典型能够极大地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熊逸《孟子他说》
●空间、时间、因果关系是人类赖以思考的三大基础结构, 但我们却无法真正理解它们。尽管我们体验中的空间和时 间都是连续的,但在用语言所表达的时空模型中,语言却 不是模拟介质而是典型的数字介质。解读人性的认知模型, 都是根据人们的需要打造出来的,因此,我们会以对自己 有利的方式操纵物理环境和归因道德责任,而我们的日常 生活也因此多姿多彩。 ----史蒂芬·平克《思想本质》
●人过中年,你会注意到你有太多的失控的时刻,比如我看英语有时十五六小时,就抱着笔记本坐在沙发里,别人跟我说话我都不想听,搞得夜里睡觉都腰疼,我至今无法执行制定的计划,因总能找到办法把其中爱做的事情时间拉长,所谓随性的生活,其实就是失控了,最典型就是年轻时玩游戏,一玩就一个月。 ----石康《石康微博》
●新的贷款净额有助于加强债务人的偿债能力,但随着待偿还债务的精加,新贷款中用于偿债的比例日益升高,要想保持刺激的效果,贷款规模将不得不以指数形式增长,最终,贷款增长的步伐将被迫放慢,这对抵押品的价值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如果抵押品已经完全用尽了,那么其价值的下跌将突然加剧贷款的清算要求,从而呈现出典型的繁荣/萧条的序列节律。 ----索罗斯《金融炼金术》
●一个享受充裕时间的人不可能挣大钱,要想悠闲轻松就会失去更多挣钱的机会。穷人的时间不值钱的,有时甚至多余,不知道怎么打发,怎么混起来才不烦。如果你可以因为买一斤白菜多花了一毛钱而气恼不已,却不为虚度一天而心痛,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 ----石康《石康微博》
●心理学家理查德·特伦布莱(Richard Tremblay)衡量了一个人生命进程各个阶段的暴力水平。他证明,最暴力的阶段不是青少年,甚至不是青年,而是两岁,所谓“可怕的两岁”(terrible twos)的确所言不虚。一个刚刚学步的典型幼儿至少会踢踢打打,张嘴咬人,寻衅打架,身体攻击的频率随着年龄增长稳定地下降。特伦布莱说:“幼儿不会相互杀害,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让他们拿到刀枪。我们过去30年一直想回答的问题是,孩子是怎样学习攻击的。但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他们是怎样学习不去攻击的。” ----斯蒂芬·平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总是利用我为别人谋福利,我得到的就是恐惧。不知道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典型的讨好型人,讨好外人,亲人朋友都被他玩的惨了。
●但是有的地方不适合葬人,葬了死人,那死者便不得安宁,更会祸害旁人,“入土不安”可分为这么两种情况。
一者是山凶水恶,形势混乱,这样的地方非常不适合埋人,一旦埋了祖先,其家必乱,轻则妻女淫邪,灾舍焚仓,重则女病男囚,子孙死绝。
第二种情况不会祸及其家子孙后代,只会使死者不宁,尸首千百年不朽,成为僵尸,遗祸无穷,当然这不是防腐处理的技术好,而是和墓穴的位置环境有关系。
在风水学上,最重要的两点是“形”与“势”,“形”是指墓穴所在的地形山形,“势”是指这处地形山形呈现出的状态。
“形”与“势”一旦相逆,地脉不畅,风水紊乱,就会产生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埋在土中的尸体不腐而成僵尸,便是最典型的现象。 ----天下霸唱《鬼吹灯之龙岭迷窟》
●我们可以试着将关西与关东的搞笑风格解读为“剧场型”与“屏幕型”的区别,看着吉本、松竹的新喜剧而长大的关西人,早已习惯了这种“卖傻与吐槽 ”的交流方式,大阪市民“ 躺枪 ”的这一反应便可以视作一 个典型的“ のりつっこみ ”的案例——当发现对方的“ 装傻 ”行为后,自己也先跟着“ 装傻 ”,然后再进行“ 吐槽 ”的技巧。 ----《知日·完全笑点说明书》
●总有一种刻意,刻意寻找一种不同,有些一旦意识到这种刻意是典型的,模式化的,又刻意回避。而有些则无可回避的陷进去,出来的时候 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一直以来,师任堂都被局限在典型的朝鲜时代的妻子与母亲的形象中。不过,经过时代的变迁,她终于摆脱了这一形象的禁锢,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她积极地、主观地、革命性地追求着自己的人生,并通过艺术实现了自我完善。除了被大众所熟知的草虫图,她还通过山水图、葡萄图、竹图等画作,构建了一个题材多样、富有创意的绘师画世界,她对韩国美术史所作出的贡献,应当得到积极的肯定与认同。 ----林谐利《师任堂》
●唐暖薇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美女,古典型的。柳叶细眉,美目含水, 嘴角若有似无勾起的弧度真真要人命。身材高挑,及腰长发,举手投足之间, 万种风情不言而喻。收到的情书曾经创下大学最高纪录,至今无人超越。
“薇薇,你说,像单氏那种大公司,怎么会让我这种菜鸟去面试呢?” 凌桃夭有些紧张,清澈的眼睛眨巴眨巴,颤着声音问,“难道,总裁想要‘潜’我?”
唐暖薇差点一巴掌就呼上去了,但是鉴于凌桃夭的智商,她特不屑地用手把凌桃夭的脸纠正,让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凌桃夭,你跟我说说, 就你这张撑死算得上清秀的脸,还有这个穿衣不显瘦,脱衣却有肉的身材, 哪个不长眼的高层会要‘潜’你?真当拉布拉多这辈子都爱上吃素了吗?” ----苏半夏《等到时光等到你》
●哲学史上有个不难理解的现象,生活越是困苦的哲学家,他的学说就越关注个人幸福。反之生活富足的哲学家,学说更容易脱离现实。斯宾诺莎就是典型的前者。 当斯宾诺莎意识到自己的幸福应该通过理性思考来追求的时候,他发现,在得出最终答案之前还需要很长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里,自己该怎么生活呢? 他总结了几个可以暂时执行的守则,大意是: 第一,说话要尽量让别人明白,只要别人对我们的要求不会影响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求知),那就尽量满足。 第二,只享受为保持健康所必需的生活乐趣。 第三,只求取为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金钱。 ----林欣浩《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这并不是说那些工作不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当时计算机还处于起步阶段,功能尚不稳定,充其量算是个庞大笨重的计算器,数据输入麻烦,耗时费力,远不如我现在口袋里揣的手机功能强大。普通的果蝇作为实验生物虽有诸多优点——多产,繁殖周期短,形态结构独具特色——但是没有什么个性。我们在昆虫实验室中养一只果蝇当宠物,在它专用的罐子里铺上一块极小的地毯,放几件微型家具,在每个生命周期结束时再换一只新的养。尽管分辨果蝇的性别颇为棘手,我们还是给他或她取名为布鲁斯。权当是生化学家幽默的典型例子吧。 ----大卫·尼克斯《我们,一次旅行》
●我希望我不是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那样永远只是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