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镂。 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
2、因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 ----洪应明
3、势利纷华,不近者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
4、兴逐时来,芳草中撒履闲行,野鸟忘机时做伴;景与心会,落花下披襟兀坐,白云无语漫相留。 ----洪应明
5、快意时早回首,拂心处莫放手。
6、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情看得破。 ----洪应明
7、认清反复, 世路崎岖, 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执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8、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洪应明
9、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以柔克刚,谋定而后动 ----洪应明
10、时当喧杂,则平日所记忆者,皆漫然忘去;境在清宁,则夙昔所遗忘者,恍尔现前。可见静躁稍分,昏明顿异也。 ----洪应明
11、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12、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作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
13、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
14、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微如素琴横月,短笛听风。
15、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16、相由心生,相随心灭。 ----洪应明
17、春分解冻,和气消冰。
18、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处事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胸襟。 ----洪应明
19、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 ----洪应明
20、富贵多炎凉,骨肉多妨忌
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 ----洪应明
21、趋炎附势,人情通患。
22、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洪应明
23、红烛烧残,万念自然冷厌;黄粱梦破,一身亦似云浮。 ----洪应明
24、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
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洪应明
25、不夸妍洁,谁能丑污?
原句: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准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 ----洪应明
26、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
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慠王公
27、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
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
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洪应明
28、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
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洪应明
29、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 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 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不责人之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
; 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 无善而致人誉,不若无恶而致人毁。
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身之感。盖爱重反为仇,薄极反成喜也。 ----洪应明
30、放得心下,入圣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