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诸经、诸子、四史、《通鉴》等书,宜入精读之部,每日指定某时刻读它,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才读别部,想抄录的随读随抄。 ----《读书指南》
2、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4、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 ----《论公德》
5、这就好像深埋在地下的美玉,没有机会显露光芒 ----《王安石传》
8、婚姻丧葬、奉养父母、吃穿用度,如果没有制度予以节制,天下人都会把奢侈当作光荣、把节俭当作耻辱。 ----《王安石传》
9、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
10、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11、《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读书指南》
12、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煊赫! ----《少年中国说》
13、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 ----《少年中国说》
14、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成败》
15、梁启超说,凡是经过重重内乱的国家是不可能产生纯洁国民性的,内乱会在老百姓心目中培养起六种倾向:侥幸、残忍、彼此倾轧、虚伪狡诈、冷漠凉薄、苟且。
16、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李鸿章传》
17、靠天下的力量生产财务,取天下之财物供给天下。 ----《王安石传》
18、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梁启超家书》
19、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最苦与最乐》
20、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最苦与最乐》
21、【心奴】财产被劫掠时,他说还有自由;自由被剥夺时,他说还有生命;生命被扼杀时,他还谢主龙恩。即使眼前一无是处,他也能找到赞美的一万个理由。麻木是幸福之本,媚骨是升迁之道,崇高是痛苦之源,正直是怪异之举。
22、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少年中国说》
23、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25、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读陆放翁集》
26、诸君对于中国旧书,不可因“无用”或“难读”这两个观念,便废止不读。有用、无用的标准,本来很难确定。何以见得横文书都有用,线装书都无用?依我看,著述有带时代性的,有不带时代性的。不带时代性的书,无论何时都有用。 ----《读书指南》
27、人类文化所以能成立,全由于一人的知识能传给多数人,一代的知识能传给次代。我费了很大的工夫得一种新知识,把他传给别人,别人费比较小的工夫承受我的知识之全部或一部,同时腾出别的工夫又去发明新知识。如此教学相长,递相传授,文化内容,自然一日一日的扩大。倘若知识不可以教人,无论这项知识怎样的精深博大,也等于“人亡政息”,于社会文化绝无影响。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28、不会读书,书面是平的;会读书,字句都浮起来了。
29、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葨。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练德性之好机会,况在国内多预备一年,即以学业论,亦本未尝有损失耶。 ----《梁启超家书》
30、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少年中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