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而不争 ----《老子》
2、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道德经》
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道德经》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
5、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6、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道德经》
7、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故能成其大 ----《道德经》
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道德经》
9、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故为人处谦为下而能以下为上,统万人之心。) ----《道德经》
11、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
12、万物互为师学,天道也
13、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
14、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
15、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