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重就意味着要努力地让对方按照自己的个性自由地成长和发展。 ----《爱的艺术》
2、最重要的是学会一个人单独地待着,而且不看书、不听广播、不抽烟、不喝酒。有没有集中的能力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地待着,而这种能力又是学会爱的一个条件。正因为我们不能自力更生,所以只能把自己同另一个人连在一起,这个人也许就是我生命的拯救者,但是这种关系同爱无关。 ----《爱的艺术》
3、Paradoxically, the ability to be alone is the condition for the ability to love.
吊诡的是,独处的能力决定了爱的能力。 ----《爱的艺术》
4、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 ----《爱的艺术》
5、爱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认识到其独特的个性。尊重意味着他人的成长和发展。我希望被爱的人应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目的成长、发展,而不是来迎合我。尊重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的。正如一首古老的法国歌曲所唱的那样:“爱是自由之子,永远不是统治的产物。” ----《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
6、人类越是脱离原始的纽带,就越疏远自然世界,而寻找摆脱孤独途径的需要也就越是强烈。 ----《爱的艺术》
7、动物发展程度越低,它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就越强,它的所有活动便越受本能和反射行为机制的控制,某些昆虫的社会化组织都完全是本能使然。相反,动物的发展程度越高,它的行为模式的灵活性就越大,出生时的结构调整功能就越不完整,人就是这种发展的顶点。降生伊始,人是所有动物中最无助的。他对自然的适应基本以学习过程为基础,而不是受本能的决定。 ----《逃避自由》
8、如果只有名利和地位才值得人们耗费精力、付出代价,而爱情只是对灵魂有用的空谈。那么在现代意义上,爱情毫无用处,只是一种奢望,一种不值得人们为其付出代价的奢望。 ----《爱的艺术》
9、事实上,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值得”被人爱”无非是赢得人心和对异性有吸引力这两种倾向的混合物而已。 ----《爱的艺术》
10、爱的标尺:我们必须客观地去认识自己和对方,以便使自己能够真实地看到对方的现实状态,或者能够克服自己的幻想,也就是要克服自己想象中那个被歪曲了的对方影像。只有当我们客观地认识了一个人,才能在爱中了解他真正的本质。 ----《爱的艺术》
11、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强烈程度当作是强烈爱情的证据,而实际上这只不过表明了这些男女先前是多么地孤单、寂寞、无聊而已。 ----《爱的艺术》
12、为了克服孤独与无能为力感,个人便产生了放弃个性( individuality )的冲动,要把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里。然而,这些冲动与由此而生的新纽带及自我增长进程中切断的始发纽带并不是一回事。正如儿童永远无法在肉体上返回母亲的子宫里,同样,个体化进程在物质上也是不能重复的。此类企图必然带有臣服特征,其中权威与臣服于它的儿童之间的基本冲突永远不会消除口儿童可能在意识上感到安全和满足,但在潜意识里,他却认识到其代价便是放弃力量与自我完整。因此,臣服的结果是物极必反:既加剧了儿童的不安全感,同时又制造了敌视与叛逆情绪。 ----《逃避自由》
14、自由的代价便是失去安全感。 ----《逃避自由》
15、讲述自己的个人生活,描绘自己的希望和焦虑,展示自己幼稚、孩童般天真的一面,以及建立面对世界的共同兴趣——所有这些方面可以算作克服人之孤独的途径。甚至表露自己的愤怒和仇恨,无所顾忌地交心也都被看作是亲密。 ----《爱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