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人都没能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都没见上最后一面。你的痛苦我完全明白。尽管这样,我还是认为人活着不错,人生是美好的。美好这个说法或许跟你现在的实际感受不相吻合,但我的确是这样觉得的,觉得人生是美好的。 ----《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
2、波佐间不理会我这听者是否向他转过无可奈何的面孔,径自滔滔不绝。 “最近电视上报道了关于基因诊断的事:一个美国妇女做了诊断,结果得知将来患子宫癌和乳房癌的危险性大。大也不外乎百分之三十几或百分之四十几,顶多这个数字。可她为了逃避患癌的担忧,索性切除了子宫和乳房。”他转过脸,嘴角浮现出不无猥琐的冷笑,“这莫非就是人性的、地地道道的人性做法?”
“喂,波佐间……”
他打断我的话:“不合适的东西出生前就予以排除,好像在哪听过这样的话。” ----《最后开的花》
3、世界只有单一可能性,亦即此刻只有现在。无处可逃,无术可逃。不能亡命,不能挣脱。不存在外部,哪里也没有藏身之处。
然而,当人性内部发生变化时,我们便成为不从属于这个世界的存在,将有全新的成长从中开始。纵然不能逃离自己背负的命运,也能通过改变自己而在结果上改变命运的含义。这样,生就有无数选项,充满所有多样性。我们总是为自己想成为什么而困惑而苦恼而挣扎一一便是作为这样的存在置身于世界之外。难道不是吗? ----《最后开的花》
4、九霄之外有天堂,平地之上是人间,而我们并不是生活在这种界限分明的世界里。人生不断地朝向光明前进。当“摩擦系数”降到最小值甚至接近零点时,天堂才所以成为天堂吧。
但是在极微小的摩擦系数之下,人类寸步难行。因此为了不从天堂滑落下来,我们有意识地制造各种纷争。 ----《满月之夜白鲸现》
5、我怔怔观看海岸景致,开始茫无头绪地思考自己和由希的事。
不可思议!二十年前我们的人生一度失之交臂。那以后,我是我,她是她,各有种种样样的际遇。五年前偶然重逢。现在我觉得自己自出生以来一直朝她走来。
歌德的小说中,韦尔特尔从门后看见给弟弟们切面包的莎罗特而堕人情网。我不知道自己何时堕入情网的,不曾自觉恋情萌生的那一瞬间。 ----《最后开的花》
6、都说唯独人对死有认识。也许人在认识到死的时候发明了类似爱的情感。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是理应死之存在这一认识同能够爱他者这一能力看上正相平衡。若将意识到自己所爱之人是唯一的、无可替代的存在这点视为对一个人的爱的本质,那么我们大概就能通过对如此他者的思念来救赎自己的死。 ----《最后开的花》
7、你得记着:我喜欢你永江那时候,身上呼呼直跳的就是这颗心脏。分离期间也不曾忘记.我是一直感觉着那时的心跳活到现在的。 ----《最后开的花》
8、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大海,甚至忘掉自己的呼吸。于是就感到大海充满了全身,自己也成为大海。大海成为我的一切,我成为大海的一部分。自我与大海融合,在大海中发现新的自我。在湛蓝的海水之中,自己就像一块小小的碎片…… ----《倘若我在彼岸》
9、离开树枝的红黄叶片无声无息地翩然落下。
“漂亮啊!”她轻声低语。
“嗯。”短促的应声停在喉咙深处。
时间缓缓流逝,一如树叶一片又一片离开枝条。后山树林飒然作响。
“像谁在哭似的。”由希说。 ----《最后开的花》
10、在床躺成个“大字”对吧?闭上眼睛,想像被扔在荒郊野外的自己。风吹雨打,形销骨立,内脏被飞禽走兽啄食撕咬,渐渐只剩下皮骨,彻底腐烂一一尽可能真切地想像这些场景。结果,睡得像死了一样,不可思议。 ----《最后开的花》
11、“为什么全世界的夫妇都要小孩?原因你可曾想过?”
“那样的疑问却不曾有过。”
“应该有。”他停顿一下,以充满自信的口吻说道,“道理很简单一一因为一起生活的对象实际上不是自己最喜欢的人。想想看,既然同最喜欢的人一起生活,那么为什么还必须要孩子?同最喜欢的入之间岂不应该没有别人一一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一一插足的余地?既然仅两个人即已彻底充实,那么岂不应该没有第三者加入的缝隙才对?正因为欠缺什么,才要孩子。全世界的孩子都是这样出生的。孩子恰恰是他们结婚乃是失误一事的确凿证据。” ----《世界在你不知道的地方运转》
12、你不觉得来世像是根据今世造出来的?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
13、小时候我曾想成为一颗流星。在大家刚注意到的刹那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嘿,你看,咻…… ----《满月之夜白鲸现》
14、偏执有什么不好?任何科学岂不都是偏执?大凡人用脑袋思考的事情,不是偏执是不可能的,只是偏执的剧烈程度、强度不同罢了。科学家那些人使用望远镜和显微镜之类来保证自己的偏执。我们不是科学家,使用别的也可以吧,例如爱。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
15、“什么叫法西斯主义?”这回由我问他。
“将超越自身理解之物视为异常的心态。”他回答。 ----《世界在你不知道的地方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