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运和美德、厄运和不道德联系起来,能使幸运的人在自豪的同时,也不必对不幸的人承担责任。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将随机事件知觉为有联系的倾向往往容易产生一种控制错觉——认为各种随机事件受自己影响。这是驱使赌徒不断赌博的动力,也是令我们其余的人为许多不可能完成之事努力拼搏的原因。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只有当权威在场时专制管理才是有效的——因为人们不大可能内化被迫的行为。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宣泄并不能排解愤怒,只会火上浇油。所以在面对自己愤怒的情绪时,转移是比宣泄更好的办法。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我们越是想证明我们的理论和解释正确的,我们就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越封闭。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更多的选择可能会带来信息超载,也带来更多后悔的机会。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如果我们觉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话,我们的态度就会依从行为。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人类大部分的冲突和争论都源于人们过于关注自己的意见而并非去寻找问题的真正答案。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如果想要别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先请他们帮一个小忙。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我们人类总是有一种不可抑制的冲动,想要解释行为,对其归因,以使其变得次序井然,具有可预见性,使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像很多社会行为一样,当看到别人表现攻击行为并没有受到惩罚时.我们会习得攻击行为。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婚姻促进幸福感的原因至少有两个:第一,已婚者更可能享受一种持久的,支持性的,亲密的人际关系,且更少的感到孤独。还有一个更实际的原因,婚姻提供了配偶和伴侣的角色,这可以提供自尊的额外来源。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当一个人的说话速度比较快的时候,他的可信度和可靠度都会升高。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我们越是缺乏在不同情境下观察人们行为的机会,就越容易将其行为归因于他们的人格使然。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当我们思考自己的态度时,态度才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通常会受自己态度的影响。这给人们提供了另一种关注自己内在信念的方法:让他们自我知觉。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群体能产生一种兴奋感,那是一种被比自己更强大的力量吸引住的感觉。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从众行为的原因:因为我们想得到别人的喜欢和赞赏,或者因为我们想要做出正确的行为。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婚姻幸福的伴侣会把对方刻薄的言辞归结于某些外部因素。婚姻不幸的伴侣则会把同样的言辞归咎于对方的品性问题。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当我们通过某个人的行为来评价这个人的时候,很多时候会不自觉的联系到这个人的人品或者性格上面去,而忽视了环境对这种行为的影响;但是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往往以环境为借口,而忽视了内在造成的影响。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如果个体没有负面的特性,熟悉度会产生吸引力及好感。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我们主动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某些事时我们会记得最牢。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我们在自己关注的地方寻找原因。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人际吸引的决定因素 :1、情境层面(时空接近性、重复曝光);2、个体属性层面(外表吸引力、相似性、自尊); 3、个体行为层面(好感的传达)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要通过说服来使个体养成健康行为习惯,我们最好改变个体对于具体习惯的态度。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行为改变态度。人们会调整自己的态度使之看起来与行为一致。当行为与态度不同时,人们会通过改变态度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当态度不很坚定时,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及其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爱有助于创造出想像中的真实。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强烈的自尊心隐藏着攻击性。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我们容易试图在随机事件中寻找规律,这种倾向会使我们误入歧途。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处于公平关系中的人们往往满意度更高。那些认为其关系不平等的人往往会觉得不舒服:占了便宜的一方会觉得内疚,而被占便宜的一方会感到愤怒。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