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 年,逊帝溥仪年满十八周岁。光绪皇帝,就是在这个年龄亲政的,而溥仪却在这个年纪被扫地出门。最后一位皇帝离开之后,清室善后委员会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文物清点工作,1925 年 10 月10 日成立了故宫博物院—— “故宫”的意思是 “从前的宫殿”,而 “博物院”则标明了它的公共文化性质,宫殿的主语,从此发生了逆转。 ----祝勇《故宫的隐秘角落》
●对每个生命而言,时间是最大的压力,而最能体现时间流逝的,不是钟表,而是女人的脸,因为钟表周而复始的运行,只会让人错觉时间可以失而复得,只有美人的美貌,让人知道什么叫一去不返。美人的脸上,记载着时间的细微变化,比钟表更加形象、更加生动,也更加准确。 ----祝勇
●公元1372年,是大明王朝创立的第四个年头,倪瓒已经67岁,这一年正月,倪瓒为老友张伯雨的自赞画像和杂诗册题跋 ----祝勇《故宫的风花雪月》
●儒家学说有一个最薄弱、最柔软的地方,就是它过于关注处理现实社会问题,协调人的关系,而缺少宇宙哲学的形而上思考。它所建构的家国伦理把一代代的中国士人推进官场,却缺少提供对于存在问题的深刻解答,这一缺失,直到宋明理学时代才得到弥补。而在宋明理学产生之前数百年,被权力者边缘化了的知识分子,就己经开始了这种本原性的思考,中国的哲学史,就在这权力的缝隙间获得了生长的空间,为后来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祝勇《故宫的风花雪月》
●屏风的本意是拒绝,它不是墙,不是门,它对空间的分割,没有强制性,可以推倒,可以绕过,防君子不防小人,它以一种优雅的、点到为止的方式,成为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分界线、抵御视觉暴力和身体冒犯的物质屏障。 ----祝勇《故宫的风花雪月》
●每个人心中都有无法向他人展现的角落、无法诉说的痛楚,皇帝也不例外。甚至,皇帝的孤独更加深刻。华丽的深宫、如云的美女,以及俯首帖耳的千百臣工,都不能消除他的孤独,相反会加深这种孤独,因为最深刻的孤独,是在人群中的孤独。所谓皇帝,就是永远与众人相隔的那个人,宫廷的禁忌不是在保护皇帝,而是在放逐皇帝,把他放逐到远离人群的地方。雍正囚禁了自己的大部分兄弟,这等于囚禁了自己,因为他通过无所不能的权力把自己孤立起来,到达了连父母兄弟都无法抵达的远方。他在伤害自己亲人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伤害了自己。 ----祝勇
●“春至时和,百花尚铺,一段锦绣,好鸟且啭,无数佳音。何况为人在世,幸遇升平,安居乐业。自当立一番好言,行一番好事业,使无愧于今生。” ----祝勇
●繁华短促,自然永存;宫廷废墟,江山长在。 ----祝勇《故宫的风花雪月》
●“故宫的隐秘角落”,是故宫魅力的一部分,或者说,没有了“隐秘”,就没有真正的故宫。在我心里,故宫就是生长“隐秘”的地方,一个“隐秘”消失了,就会有更多的“隐秘”浮现出来,就像日升月落,草长莺飞,生生不息,永不停歇。所以,即使故宫在空间里的“隐秘”消失了,它在时间里的“隐秘”却仍然健在,完好无损。冬日的黄昏,天黑得早,我离开研究院时,锁上古旧木门,然后沿着红墙,从英华殿、寿安宫、寿康宫、慈宁花园的西墙外,一路北走,还没走到武英殿和西华门,在慈宁花园和武英殿之间、原来属于内务府的那片空场上,向东望去,会看见夕阳的余晖正从三大殿金色的戗脊上退去,然后,庄 严的三大殿就如一个纵向排列的舰队,依次沉入暮色的底部。接下来,整座宫殿,就成了夜的一部分。 ----祝勇《故宫的隐秘角落》
●真理一旦通过言语表达,真理也就显得形迹可疑。 ----祝勇《最后的罂粟》
●宫殿是失败者的地狱,每一座囚禁他们的宫殿,无不外表华丽而内部破烂,宫殿在为胜利者提供极致服务的同时,也对这些失败者进行着残酷的虐待。宫殿每天都在展现着它的天堂性质,而作为地狱的宫殿,却隐在暗处,讳莫能深 ----祝勇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祝勇《故宫的风花雪月》
●这些来路各异的美女,众志成诚地强化了帝王的权力,使他们不仅可以占尽当世的美女,还可以占有过往的美女,使他们成为空间和时间上的真正王者。 ----祝勇
●当翠翠在孤独中等待傩送的时候,世间有多少个傩送,踏遍千山,在寻找着翠翠! ----祝勇《寻找翠翠》
●群山相缪,空翠入户。庭桂盛发,清风递香。衡门昼闭,径无来迹。尘喧之念净尽,如在世外。人间纷纷如絮,旷然不与耳目接。 ----祝勇《故宫的风花雪月》
●对酒吟诗花劝饮,花前得句自推敲。 ----祝勇《故宫的风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