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荒寒月,不照长安人 ----简小扇《忘川茶社》
●看完灯火阑珊与人生别离,看完喧哗与华丽,收起所有清扬张狂,只剩下这荒寒瘦骨的暗。看桂花,安静地开,安静地落。在自己的老光阴里,与他人,无关;与时间,无关;与生或死,都不再有关联。暗里的人生,妥协而温暖。[摘录]
●来从绝域老长安,分得城西土一棺。斫地呼天心自苦,挟山超海事非难。私将礼乐攻人短,别有聪明用物残。行尽松楸中国大,不教奇骨任荒寒。 ----刘侗《帝京景物略》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暖日明霞光烂。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谁知道、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拜星月慢·夜色催更》
●若水许三生爱恋,谁自莫道念荒寒。难诉相思泪成诗,千古流芳转华发。
●念荒寒寄宿他人家
山中无竹影,
峰上数梅花。
当浮一大白,
醉叩他人家。
●《四美诗》之《美人怨》
宋浩浩
塞外秋风雁南飞,谁人飘零泪在北。
不忆长门宫中怨,唯惜清江东流水。
一笔丹青枉圣手,无缘上林嫁明妃。
美人从此踏落雁,妒煞君王再无回。
故梦香溪三千里,多少胡尘老娥眉!
可怜眼前青青草,琵琶弦断雪霏微。
升平歌舞长安肆,朔漠荒寒知是谁!
天风飒飒暮云秋,几度晚霞泣朝晖。
但寄尺素向中原,鸿雁别恨焉可追?
横空黛色白沙尽,青冢胡笳陇水悲。
红颜一逝终不回,秭归秭归兮何时归!
明月离人照不尽,为君千里长相随! ----宋浩浩《宋浩浩诗歌选》
●见柳锁莺魂,花翻蝶梦
风月俱寒
怎吟思又接愁边
绿阴门掩
空惆怅为秋苑
人别后
风流云又散
怎知迢迢流水外
乱山远
料想天涯梦短
怕忘故乡椅疏雕栏
抬望眼
望不尽斜阳冉冉
只有红英数点
识庭院凄婉
知远道荒寒,婉转流年
吹梅笛怨,
风烟雨雪阴晴晚
夜深孤寒
只见枯柳浓烟
泪千行
幽梦忽还乡
飘渺孤鸿雁字长
似故乡
料想天涯梦短
怕忘故乡椅疏雕栏
抬望眼
望不尽斜阳冉冉
只有红英数点
识庭院凄婉
年岁晚
黛眉浅,
思绪连翩当魂乱
伊人何在,断云远
●一樽苍凉饮尽、岁月无边荒寒
●“花开五载后,征人尤未反。
君看我之冢,上有草荒寒!”
……
“你哪里懂,我跟他认识几十年了也还是不懂。不过隐约觉得,他的诗有所暗指,”息衍摇头,“不过他的诗从来就不大气,过于幽静悲凉。常有幽冥异路、离人千里的感觉,感叹有些事,纵然英雄持剑而不能挽回。”
就在这曲苍凉的招魂歌中,息衍转身拍马远去。
“老师,舟月记得了。”吕归尘听见马鞍前,素锦包裹着的小公主喃喃地说。 ----江南《九州·缥缈录》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深秋时分,我们往往走到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衰草荒烟,景象萧森,举目四望,不见人家,但见野坟数堆,暮鸦几点,上下相映,益增荒寒,回望西天,残阳如血,余晖闪熠在枯草叶上。此时我感到鬼气森森,赶快收住脚步,转身回到清华园,仿佛又回到了人间。 ----季羡林《北京忆旧》
●我是一个孤独的伶人,
坐在秋天薄暮的黄昏,回忆过往似水的烟云。我以为掩上韶光的重门,就可以寻到自己的真身。
我是一个寂寞的伶人,
流年是我的青春,黑白是我的灵魂。
在这乱世的红尘,我总是用自己的泪痕,装扮着别人的酸辛。
我是一个凉薄的伶人,
命运在我的手心,雕琢了冷暖的烙印。
我用一世起落的浮沉,换取短暂安稳的如今。从此只做一个荒寒的伶人,
独自坐在消瘦的烟火里,漠漠地看一段老去的光阴。 ----白落梅《伶人》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中,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屈指数缘来,弹指挥缘去,时光若水,独居一隅。回首处,起落的故事纵有千般不舍,
万般留念,也终究要湮没在尘世的茫茫烟波里。那些青涩的葱茏,或许会优雅地忘记,
或许会寂寞地想起,一片荒寒的疼痛与甜丝,在乱世红尘里自品…… ----《微生》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逝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李白《古风(其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