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福柯的名句_关于福柯的名句
日期:2017-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福柯的名句_关于福柯的名句

  ●疯癫已变得使人有可能废除人和世界,甚至废除那些威胁这个世界和使人扭曲的意象。它远远超出了梦幻,超出了兽性的梦魇,而成为最后一个指望,即一切事物的终结和开始。这不是因为它像德国抒情诗那些表达了一种希望,而是因为它包含着混乱和末日启示的双重含义。 ----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

  ●总是会有一些所指被遗留下来而有待说话,而提供给我们的能指又总是那么丰富,使我们不由自主地疑惑它到底“意味着”(想说)什么。能指和所指因此就具有了一种实质性的自主性,分别获得了一种具有潜在意义的宝藏;二者甚至都可以在没有对方的情况下存在,并开始自说自话:评论就安居在这种假设的空间里。但是,它同时又创造了它们之间的复杂联系,围绕着表达的诗意价值而形成一个交错缠绕的网络:能指在“翻译”(传达)某种东西时不可能是毫无隐匿的,不可能不给所指留下一块蕴义无穷的余地;而只有当能指背负着自身无力控制的意义时,在能指的可见而沉重的世界里,所指才能被揭示出来。评论立足于这样一个假设:言说是一种“翻译”(传达)行为;它具有与影像一样的危险特权,在显示的同时也在隐匿 ----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

  ●电影与历史的关系问题近几年来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奇怪的是,米歇尔·福柯的名字似乎游离于这些研究之外。尽管福柯没有写过纯粹意义上的活动影像论文,尽管他在这方面的论著不多,但人们仍记得福柯也曾偶尔涉猎电影,比如:法国电影资料馆甚至专门举办过一次以“福柯与电影——记忆影像,权力影像”为主题的电影节,以纪念他与电影的相遇。可是,这似乎并没有让任何人产生要对这两次“相遇”进行比较系统的对照的想法。 ----《福柯看电影》

  ●肺结核病人的特权在于:以前人们是在集体惩罚大潮的背景下患麻风病;到十九世纪,人在患肺结核时,在那种催化和暴露事物的热病中实现了他不可传达的秘密。这就死为什么胸部疾病与相思病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的原因:它们都是“因情而受苦”(passion),是一种生命,死亡给予这种生命一副不可交换的面孔。 ----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

  ●尼采说:上帝死了!
福柯说:人死了!
上帝死后人必死,这是历史的规律。

  ●新兴知识人群众是福柯式的个体化群众,他们厌恶任何知识理念规导欲望个体的生存意趣。欲望个体的基质是身体,身体是有自然性差异的偶在。 ----刘小枫《拣尽寒枝》

  ●正是在某个与现在有着密不可分纠葛的历史领域中,福柯与活动影像的这种相遇才获得了其必要性:它如此深刻,如此现实,甚至引发了人们对哲学活动与艺术实践之争的期待。在这里,哲学活动不满足于将艺术实践看作对象,而是要在它身上发现哲学自身的问题,所以这两者在剪辑或短路中获得重生,任何一方都重新确立了它们坚定不移的走向。比如,《电影手册》的批评家们和导演(勒内·阿里奥)就抓住了1973年福柯出版的皮埃尔·里维埃回忆录提出的问题:一个“人说出了他没说过的话”,并与所有话语的教条主义决裂;反过来,福柯又从玛格丽特·杜拉斯或沃纳·施罗德的影片中发现一种“解构”身体的新方法,开启了一种享乐的新用法。 ----《福柯看电影》

  ●这种改革的特点不仅在于医学的天平进一步向临床倾斜,而且还在于这种倾斜也被更广泛的理论教育所校正。每当确定一种在病人身上进行的实践经验时,人们就会强调把特殊的知识与某种一般的认识体系联系起来的必要性。新的巴黎医学院在评论霜月十四日法令时所依据的两个首要原则是,该学院应该去“认识动物机能,从无生物的基本结构直到有机体和生命的复杂现象”,它应努力显示生命体与自然的关系⑧。此外,这种扩展将会使医学接触到一系列问题与实际需要:通过揭示人类与物质生存条件的密切联系,将能显示“如何使个体生命能够按照人们的合理期待尽可能广泛和长久地不受疾病侵害”;这是“治疗技术与社会秩序的接触点”。 ----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伤感爱情故事 www.wenzhangba.com)

  ●当前的目标并不在于发现我们是谁,而是拒绝我们是谁。 ----米歇尔·福柯

  ●电闪雷鸣的暴风雨之夜是一种迹象,充分地表明大自然在撕裂、折磨着自己。它已达到了内在矛盾的极点。它用这金色的闪电揭示了一种最高权力。这种权力既是它自己又是它之外的某种东西:即属于一个疯癫心灵的权力。这个心灵在孤独中已抵达这个伤害它的世界的极限,当它为了驾驭自己而使自己有权与这个世界合而为一时,它就转过来反对自己并消灭自己了。 ----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

  ●因此,死亡是复合式的,在时间上是分散的:它不是时间停顿并后退的一个绝对而特殊指点;与疾病本身一样,它有一种丰富的存在,可以用分析对之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分割;在不同的地方,不时地有一个个的结在破裂,直到整个机体的生命、至少是其主要形态都停顿下来,在个体生命死亡之后,许多细小和局部的死亡继续在瓦解着依然残存的生命群岛。 ----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

  ●贫困的这一角色之所以是必要的,原因在于它不可能被压制住,还在于它使财富的积累变得可能。如果穷人多劳动而少消费,就能使国家富强,使国家致力于经营土地、殖民地、矿山,生产行销世界的产品。总之,没有穷人,国家就会贫穷。贫困成为国家不可或缺的因素。穷人成为国家的基础,造就了国家的荣耀。人口本身就是财富的一个因素。它确实是财富的某种用之不竭的源泉。人口越多越好,因为它将为工业提供廉价劳动力,从而降低成本,促进生产和山业的发展。 ----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

  ●人的灵魂的历史现实是:生于被束缚与被监视。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

  ●尼采,德国哲学家,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雅斯贝尔斯、萨特、海德格尔、杰克·伦敦、福柯和德里达等等都是深受尼采思想影响的哲学家,而直接受他影响的文学家同样数不胜数:茨威格、托马斯·曼、肖伯纳、黑塞、里尔克、纪德、还有我们熟悉的鲁迅。在尼采的一生中,他的家庭始终是他的温暖的避风港,作为这个家庭中唯一的男性,家中的五位女性成员始终围着他转,无微不至地关怀他,精心呵护他,尽量满足他的一切愿望。但尼采为了心中的崇高理想,毅然舍弃了这一切,像个苦行僧一样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中飘泊游荡,忍饥挨饿,沉思冥想。

  ●但是,对于言说(parole=speech),难道我们注定不知道它除了评论以外还有别的什么功能?评论对话语的质疑是,它究竟在说什么和想说什么;它试图揭示言说的深层意义,因为这种意义才使言说能达到与自身的同一,即所谓接近其本质真理;换言之,在陈述已经被说出的东西时,人们不得不重述从来没有说过的东西。这种所谓评论额活动试图把一种古老、顽固、表面上讳莫如深的话语转变为另外一种更饶舌的既古老又现代的话语——在这种活动中隐藏着一种对待语言的古怪态度:就其定义而言,评论就是承认所指大于能指;一部分必要而又未被明确表达出来的思想残余被语言遗留在阴影中)——这部分残余正是思想的本质,却被排除在其秘密之外——但是,评论又预先设定,这种未说出的因素蛰伏在言说中 ----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福柯的名句_关于福柯的名句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