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孟子
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4、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开端;羞恶的心,是义的开端;恭敬的心,是礼的开端;辨别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 ----孟子
5、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6、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7、告子下 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月5日名言)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生格言 www.wenzhangba.com)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
8、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9、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孟子
10、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仁者无敌。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11、人若实格起十志,与禽兽同类。 ----孟轲
12、逄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
13、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孟子
14、尽心上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孟子
15、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