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杜威说过,真理的探索因困惑而生。相信自己的大多数看法是真理的人不大可能投入对这些问题的探索 ----罗伯特·诺齐克《苏格拉底的困惑》
●熟悉《圣经》的读者应该能够猜得到,叙事者没有说出口的经文,显然便是《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那句“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又或者是《约翰福音》里的“不要将表象作为判断的根据”。《圣经》反复告诫凡人不能彼此论断是有道理的,因为人和人的相互了解往往肤浅、局限而片面,能够做出公正的评判只有全知全能的上帝——假如这样的上帝果真存在的话。 ----李继宏
●在那儿,一生的光阴也不过是一瞬,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中天堂。
一切失去的都又找回来了。 ----约翰·康诺利《失物之书》
●大自然最精彩的课程只有在暴风雨中才能觅得,只要谨慎小心地处理好与暴风雨的关系,我们就可以借助她的力量平安地走出这片荒野,欣赏她那宏伟壮丽的杰作及其形成的过程,与老诺斯曼人一起咏唱,“暴风雨的力量帮助我们划船,飓风也为我们服务,带我们去我们想去的任何地方。”为此,我省掉早餐,把一块面包放进口袋里便急匆匆地出发了。 ----约翰·缪尔《等鹿来》
●你所在乎的那些人——爱人、孩子——会倒在路旁,你的爱也无法拯救他们。 ----约翰·康诺利《失物之书》
●赞美
喜欢听好话受赞美是人的天性之一。每个人都会对来自社会或他人的得当赞美,而感到自尊心和荣誉感得到满足。而当我们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赏,并感到愉悦和鼓舞时,不免会对说话者产生亲切感,从而使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靠近。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喜欢别人赞美是人的一大本质特点。赞美之于人心,犹如阳光之于万物。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说:“人类最深刻的冲力是做一位重要人物,因为重要的人物常常能得到别人的赞美。”林肯的相貌算得上是百里数一的丑陋,但他却知道赞美的重要性…… ----《快乐就好日志总管》
●当你漫步在庄严的塞拉高地森林,四周鸦雀无声,不由得心生敬畏,这时,你会听到同游的知更鸟那甜美清脆的声音,好像是在安慰你,“不要害怕,不要害怕,这里只有爱。”就算是在最偏远的荒郊野外,甜美都像在花园或苹果园里一样开心快乐。 ----约翰·缪尔《等鹿来》
●那一刻,他不再是一个男孩,他变成成年人的过程郑重开始了。 ----约翰·康诺利《失物之书》
●奥丁的注视下,蔷薇花开满了南岸的帝国境内,最南方的白塔照耀着夜幕下的不莱迪岛,约翰满脸圣洁地指向天空,心中却罪逆深重。
迈格林眉心里,有一阵悲伤涌动。(人生哲理小故事 www.wenzhangba.com)
前朝,今日,三千年悲歌。 ----水墨刺青《光明王》
●你且想想看,雁的翅膀在那么稀薄的空气中,支撑那么沉重的身体,雁的翅膀该有多强壮啊。在这样的高度,空气的密度只有海平面的一半,可是他们却勇敢第身着盛装坚持着,吸入足够的空气,大声鸣叫着。当他们飞越塞拉山顶以后,就可以一路顺风从天空滑翔到莫诺河,到了那里,就可以想休息多久就休息多久了。 ----约翰·缪尔《等鹿来》
●许多历史学家把思想和现实加以比较, 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1789 年以前的法国贵族对自己的看法完全不符合事实。例如, 他们自认为是公元5 世纪法兰克人的后裔。但是, 很显然, 这种自我认识规定了他们的认同, 强化了他们的高傲意识,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行动方式。因此“, 思想”可能成为历史的决定因素。约翰·洛克是对18 世纪启蒙运动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他早就指出“: 实际上,人们头脑中的思想或意象是看不见的力量, 时时支配着人们。”叔本华也说:“ 观念主宰世界。”人们在采取行动时可能完全超越了对直接的外部刺激做出最简单的反应, 而是根据自己头脑中的某种概念或思想。因此, 历史最好被理解为思想的集合。 ----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
●不久,鸟儿就出现了——一对孤绿鹃,他们轻快地飞来飞去,只是偶尔休息片刻。雄鸟无声,但雌鸟却发出一种奇怪的、柔和的啼鸣,这是人间少女的爱情以某种新鸟语之形式的体现,它欢快多情、甜蜜自信。我很快就发现,这对鸟正在离我几码处的一根低树枝上搭巢。雄鸟小心翼翼地飞向雌鸟,然后两只一起行动。雌鸟不时地朝其配偶大喊:“love,love!”充满韵律与柔情,余音缭绕,绵延不绝。 ----约翰·巴勒斯《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一篇著名的讲话中指出,“掌权的疯子”会利用某些已故经济学家的思想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法国大革命中的男男女女从18 世纪“ 启蒙哲学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那里获取口号, 但是往往误解了他们的思想, 或在某种程度上把他们的思想简单化。今天, 历史学家在考察法国大革命的社会背景时, 拥有比当时那些人更多的资料,所看到的情景与革命参加者所看到的大相径庭。但是, 很显然, 在对大革命进行解释时, 最重要的是, 了解推动人们采取行动的因素。 ----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
●我想为她去死.我是这样的爱她.我不知道没有她,我该做什么.我希望我可以吻遍她的所有疼痛,使它们消失,停止,不在出现在她身上.若她因此而哭泣,而我不知所措,我情愿杀死自己.我爱这个女孩,我爱她超过我爱自己."------约翰尼 德普 (1989年,12月)
●我不想成为迈克尔·乔丹,不想成为“魔术师”约翰逊,也不想成为“大鸟”伯德或伊赛亚·托马斯。我只是想在我职业生涯结束后,面对着镜子,可以问心无愧的对自己说,我还是那个阿伦·艾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