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客观性原则也常被称为对我们周围的“真实世界的假说”。我们将认知主体排除在努力去理解的自然世界之外,而自己退回去扮演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旁观者,这样一来,世界就成为了一个客观世界。但这个方法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变得含混不清。首先,我自己的身体(与我的精神活动有非常直接且密切的联系)组成了我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构建的客观世界的一部分。第二,其他人的身体也是客观世界的组成部分。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其他人的身体也与意识领域相连,或可能就是意识领域的一部分。虽然我绝对无法接近他人的意识领域,但我毫无理由怀疑它们的存在。因此,我愿意把它们也当做客观事物,当做构成窝周围真实世界的一部分。 ----埃尔温·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生活中的误会很多,或多或少都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和不便。王国荣建议,误会发生后,最好先以客观的标准来衡量事情本身,然后以坚持的态度找出误会发生的原因,并选择通过第三者去解释。如果不想解释,也可以选择沉默,对其泰然处之。总之,不要因太看重误会而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
●物理学的新发现已经推进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神秘分界线,并且告诉我们这根本不是一个明显的界限。它使我们明白,对一个物体的观察永远无法不被自己本身的观察行为所修改,它同时也让我们理解,在改进观察方法和对实验结果进行思考之后,主客观间的那种神秘界限已经被破坏。 ----埃尔温·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自信是快乐的源泉。自信的人会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自信有三个层面。
首先,自信是对自己的了解和欣赏。在他我、自我和本我的层面上,你是最本我的,最了解自己的。对自己的长相、个性、气质与能力,始终都抱有肯定的态度。
其次,自信是面对别人否定与讥讽的坦然。自信的人不怕别人否定自己,真正的尊严是不怕被践踏的。所以,自信的人能够客观地看待和评价周围的人和事。相反,不自信的人总是把别人善意的批评视为一种攻击,对外界的人和事物敏感而脆弱,非常容易做出过激的反应。
第三,自信是对面对变化的乐观与勇气。自信者把所有的变化视为机遇迎接,把挫折当作成长的舞台与空间,把苦难当作锻造自己的大学。自信,是首歌。
●周国平《宽松的婚姻》———婚姻之所以容易终成悲剧,就因为它在客观上使得这个必要的距离难以保持。一旦没有了距离,分寸感便丧失。随之丧失的是美感、自由感、彼此的宽容和尊重,最后是爱情。
●后现代主义作家不言明小宇宙,他本人从世上的瞩目中悄然隐退。他在无比消极冷漠的距离之中,在一种客观性的呈现之中,漠然地修剪他的指甲。 ----斯潘诺斯《复制:文学与文化中的后现代机遇》(人生感悟 www.wenzhangba.com)
●自我觉察是指一种能够深入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包括知道自己的情绪、需要、性格特点、情感和行为。自我察觉始于对自己的言谈、举止、心情、表情等方面开始的客观感知。善于自我察觉的人,不仅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而且也能够较好地与人相处。自我察觉是一个人深入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基础。 ----杨眉《送你一座玫瑰园》
●独赏残樱飞逝隙,
哀雪飞逝绕忧忆。
遥思相念星碎稀,
猿鸣月色映霜迹。
客观枫落渲秋湖,
缶击雨梨散璧树。
疑踏红尘情似海,
拭泪久待故人还。
●玫瑰虽好,荆棘在侧;名利风光,黑洞暗藏。爱别离、求不得,不如怜取眼前人;水滴石穿、一日功成,何止十年寒窗?经得起诱惑,不是盲目的排斥、听天由命,而是客观的检视、目标使命。耐得住寂寞,不是消极的固守、不思进取,而是积极的展望、兑现承诺。须知,只有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你才能成为一个拥有正能量的、幸福的人;只有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你的人生才能达到上善若水的至上佳境。
●什么叫真实?真实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它,它都是客观存在的。 ----〔泰〕披耶阿努曼拉查东《泰国的风俗》
●信念不过是强烈的愿望而已,毫无客观的根据可言。信念愈强,视野愈小,也愈无法正确的判断和分析。 ----田中芳树《银河英雄传说》
●同理心,是情商(EQ)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情商理论认为,情商有五个方面,分别是:自我情绪认知,自我情绪控制、自我激励、同理心、人际关系处理。同理心,重要的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理解问题,将心比心,这样你就知道对方为什么会那么想,从而更能理解对方的做法,减少误会和冲突。(朗识测评)。
有时候可能衡量过对 人/事 的影响,尽量 接受/谅解 别人的处事方式、作风和行动之后,调节一下自我的反应,便是 "同理" 的表现。就算因此而改变原本的做法或甚打消初衷, 并不代表被同化,而是体谅和尊重。
同理心应该要出自非主观以及外界客观的因素。 ----百度百科《百度百科-同理心》
●正是因为不能通过客观的测量和分析(科学)来完全地解决意识问题,所以哲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我们完全想象一个没有主观体验的世界(只有旋转的物质,没有有意识的实体来体验它),那么这个世界也许就不存在了。在一些宗教思想的某些流派的传统哲学中就可以看出人们是怎样看待这个世界的。 ----雷·库兹韦尔《奇点临近》
●你觉得你对了,别人累了,你觉得你累了,别人痛苦了,你觉得你痛苦了,别人高兴了,我们都经常对自己说客观对待,可往往都是直接影响,笑看风韵十足,徘徊心中的愁。
●互惠的特点是以重复相遇为前提,想把在一次性遭遇时每每背叛。改善的一个办法是重视和建立信用。当“好合作”、“高质量”这些声誉建立和传播时,与你没有过联系的人也增加了对你信任、与你合作的可能,而为了保持这种信用,你也只好对一次性遭遇的人也按角色的规定去办。互惠加上信用,在行为方式上就更趋近道德了。追求信用,主观上是出自对“回头客”的期待,客观上却可能是因为社会中档案记录的健全。这正是制度企图克服“一次性遭遇-背叛”的用心。 ----郑也夫《信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