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学霸是前苏联斯大林模式下的高压紧张,那么学渣便是美国大危机前自由放任的无畏,至于吾等非渣非霸,正如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又如罗斯福的新政,虽有小成,但终究未改变本质。
●要知道俄国和中国这种规模的国家,不是低下头愿意给人当小弟别人就敢收的。
要么是作为阵营的盟主要么就是孤高的强权,只要国家本身还存在就没有第三条道路,因此必须强大必须生存,
即使说斯大林和毛泽东是独裁者也好是罪人也罢,至少在这一点上履行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 ----dingyiblue《youtube-前进!达瓦里希-影评》
●世界是平庸的,这点毫无疑问。如此说来,莫非世界一开始就是平庸的不成?不然。世界原本是混沌的,而混沌并非平庸。平庸始于人类生活和生产手段的分化。马克思通过对无产阶级的界定而将平庸固定下来。惟其如此,斯大林主义才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对马克思我是肯定的,因为他是记得原始混沌的少数天才之一。在同意义上对托斯托耶夫我也持肯定态度。然而我不承认马克思主义,那实在太平庸了 ----村上春树《寻羊冒险记》
●在苏联的军队里,撤退比前进更需要勇气 ----斯大林
●如果斯大林与人们想象的截然不同的话,那么,高尔基则与人们想象的丝毫不差。他个子很高,比我还高;一张大脸,虽不漂亮,但却透出善良;鼻子很大,嘴上蓄着浓密的胡子,原本淡黄色的眉毛已露出斑斑灰白,灰白的头发剪得很短;一双大脚,穿着肥大的衣衫显得身体有些单薄;嗓音似低沉的男中音;淡蓝色的眼睛深处流露出浓浓的善意和丝丝忧郁。他与我拥抱,使劲握着我的手时,我才发现,他比我要高一头。 ----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
●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麽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 ----斯大林
●列宁和他们比较起来,不单是一个领导者,而且是一个最高典型的领导者,是一只山鹰,他在斗争中不知恐惧为何物,大胆地引导我们沿着前人未曾走过的俄国戈命运动的道路前进。 ----斯大林
●另外一个例子表明他多么善于控制自己的性情。他非常爱他的妻子,所有的人都这么说,情情深意笃的爱决定着他们的爱是坚实的、是幸福的。去年,他妻子突然神秘的去世了,在莫斯科有人悄悄的向我们披露了实情。莉吉娅(她是共产党员)告诉玛莎,说斯大林的妻子对一批乌克兰的谋反分子被判处死刑深感震惊,大概她很信任这批人;而且,据说人们强迫她去参加对这些人的审判,因此她服毒自杀了。对于这场悲剧,高尔基没有向我透漏任何细节,只是淡淡的说,这对于斯大林来说犹如一场灾难。尽管发生了这样一场灾难,但斯大林的脸上却未露出一丝痕迹(但与他过去几年所拍摄的肖像相比,他显得衰老了):他的举止依然十分快乐,他还可以同伏罗希洛夫一起谈笑风生,像个大小孩儿似的。 ----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好文章阅读 www.wenzhangba.com)
●钟声不管这些。它完全不理会谁是托尔斯泰,谁是俄罗斯与苏联。斯大林当政后,捣毁巨庙——临近地铁站供着教堂倾倒的历史照片——到了叶利钦时代,教堂迅速重建,巍然矗立,钟声大作,何其兴高采烈的巨响啊!我从未领教过这等猖狂的钟鸣。它当下敲乱了我对苏联的数十年想象,但在悚然谛听的片刻,我自以为感到了俄罗斯魂魄:那个真正的,我所不了解的俄罗斯。 ----陈丹青《无知的游历》
●人类历史,也许很疯狂甚至很恶毒,但最终并不浪漫不冒险,根本上仍是平庸的(希特勒、斯大林都只是平庸的人),很多超过的东西对它而言是“多余”的,包括人,包括视野、主张和梦想。 博尔赫斯称此为“疲惫的历史引力”,负责把整个世界总的拉回来。现实世界有一个堪称稳定到近乎透明的真相,一个顽强的根本性基础,一块“大地”,由全体活着的人所构成并决定。 ----唐诺《尽头》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斯大林
●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斯大林
●如果一个外交部长拼命推销他的“和平主张”,那你可以肯定他的政府已经制定了新的扩军计划了。 ----斯大林
●联的铁碗紧紧控制着东欧各国,奇特的是,只有芬兰一国得以逃过这个厄运。原来苏联大发慈悲,1948年竟然让芬兰政府将共产党从政府部门里除名。斯大林为什么放过这个小国,却不在那里建立卫星国政权,其中原因至今是谜。也许芬兰人的好勇之气,把他给吓住了,怕他们再度拿起武器反抗吧。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除了匈牙利,自从布拉格之春以后,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气馁之余,事实上都放弃了认真改革的努力。至于偶有几个企图重拾中央计划经济旧路的例子,或以斯大林式(如齐奥塞斯库治下的罗马尼亚),或采用毛式以精神力量及道德热情取代经济理论(如卡斯特罗),有关它们的后果在此还是少提为妙。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