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热泪只有青年才会有,它是同青春的幻梦同时消灭的。泪尽了,个个人都像苏东坡所说的“存亡惯见浑无泪”那样的冷漠了,坟墓的影已染着我们的残年。 ----梁遇春《梁遇春散文》
●不爽的是,青花椒的品相和滋味受到严格的地域限制,正如我在开篇的时候所写,除去川、渝、黔、滇、陝及其周边部份地带,全国大部份地区出产的青花椒都不在川菜的味觉帝国之内。在北京,我只在餐馆吃到过两次加有青花椒的菜,一次是在“眉州东坡”吃的“藤椒鱼”,所谓的“藤椒”就是青花椒,一次是在“俏江南”吃的update版“江石滚肥牛”,不过这两次的青花椒都不像是从四川运过来的,其味稍苦,疑为北京周边地带的土花椒。若要踏踏实实地享受青花椒的滋味,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找机会去川渝二地饕餮;二是像我的很多川籍朋友一样,不辞劳苦和成本从川渝二地空运新鲜的青花椒。 ----胡续冬《胡吃乱想》
●已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歩城西,入僧舍,歴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鼔矣。舍中掩闗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逺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韩愈《赠侯喜》:“君欲钓鱼须远去,大鱼岂肯居沮洳。”) ----苏轼《东坡志林》
●我不知我之前生
当春秋之季,曾一识西施否?
当典午之时,曾一看卫玠否?
当义熙之世,曾一醉渊明否?
当天宝之代,曾一睹太真否?
当元丰之朝,曾一晤东坡否?
千古之上相思者,不止此数人,而此数人则其尤甚者,故姑举之以概其余也。 ----张潮《幽梦影》
●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 ----林语堂《苏东坡传》
●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林语堂《苏东坡传》
●人生,永远都是缺憾的。苏东坡词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有时,遗憾也是一种美。带着遗憾远行,人生旅途会更精彩。 (经典人生格言 www.wenzhangba.com)
●苏东坡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
生命与快乐与健康与未来的人生之路,原是自己走出来的。
●子瞻堂堂,出于峨眉,司马班扬。
金马石渠,阅士如墙。
上前论事,释之冯唐。
言语以为阶,而投诸云梦之黄。
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解羁而归,紫微玉堂。
子瞻之德,未变于初尔,而名之曰元佑之党,放之珠厓儋耳。
方其金马石渠,不自知其东坡赤壁也。
及其东坡赤壁,不自意其紫微玉堂也。
及其紫微玉堂,不自知其珠厓儋耳也。
九州四海,知有东坡。
东坡归矣,民笑且歌。
一日不朝,其间容戈。
至其一丘一壑,则无如此道人何。 ----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三首》
●寒鸦数点,山行归来闲。枝头露落,争如亡妻双泪眼。但见纳兰容若,怅然立庭间。无奈唐书,更兼宋篇:叹一声元稹沧海巫山,泣两行东坡生死离乱。梦里红妆已冷,镜中颜色成烟,何处传来你的呼唤?却早已是踪迹杳然。当时明月照人,而今琴瑟两断。 ----《皓水莫负》
●所以知道一个人,或是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对他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爱的人。 ----林语堂《苏东坡传》
●苏东坡说,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
●如眼翳尽,眼自有明。医师只有除翳药,何曾有求明药? ----苏轼《东坡志林》
●说是阴雨,忽而晴日。一轮落日在细雨中洒下余晖,天空一半彩霞,一半阴霾。东坡诗云:“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也有晴。”人世间,唯有情字难解,如这变幻的天空,说不准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花空灵,雨寂寞,月缠绵》
●毛西河喜欢立异争名,好与人抬杠,最典型的故事出自《随园诗话》卷三:有人引“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认为是苏东坡近体诗中最佳者。西河不以为然,说:“一定是鸭知道,难道鹅就不知吗?” ----陆灏《东写西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