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前声明:第一批90后特指90-94年生人。
闲杂人等,敬请退避。以免误伤。
/ 01 /
第一批90后这个群体不知道得罪了谁。截止到12月12号,“第一批90后”的微信指数已经达到高峰值:25,244,682。
据悉,来势最早的那一波口号是“90后已经秃了”。此后霸wang洗发水趁热打铁,推出小清新二次元洗发水。
听说,销量还不错?!
油腻中年盘着串,带着枸杞味儿的保温杯缓缓向这批90后招手。毫无疑问,他们都有着100瓦灯泡般锃亮的脑门,这是他们成为同盟站在同一条战壕中的必要条件。
随后,第一批90后的胃已经垮了,第一批90后已经离婚了,还有什么?
90后弯了,垮了,出家了;爱养生,爱佛系,停经了……
猛一看标题,气急败坏。
点进去一看,情不自禁地拍大腿,这TM说的不就是我吗?
接下来情不自禁地右上角……
/ 02 /
为了还原第一批90后的真实状态,
我们对90年的王笑笑进行了一场对话。
王笑笑今年27岁,卷发,粉底下有一些雀斑。
一见面就问,我看起来像多大?
我说,23,4。
一问:你觉得90后秃顶了吗?
还没,不过快了。家里屯的双十一的霸王用了一半。
效果嘛,您瞅我这发际线,又长出来了。
二问:90后离婚了吗?
身边离婚的肯定有。
分,下一题。
老公聊骚怎么办?
分,下一题。
老公现金贷欠下80万,怎么办?(没孩子)
分,下一题
……
当然,因为买房政策性假意离婚也有,不过最后也有人是假离婚真分手。
三问:身边的朋友,弯了吗?
有啊,常常有新人下载blued,看得火热。第二天悄悄告诉我,昨晚约的人颜值不够。
四问:出家了吗?
出了,不是我,是身边的朋友。进了寺庙剃度做居士,或者上终南山做道士。
我本人来讲,并没有什么吃惊。人生在世,避免更多世俗,能叫人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
五问:
至于网上说的那些佛系(不争不抢,不求输赢)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简直是侮辱出家。网上盛传的《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其实更像是在贩卖年轻人包括伪中产的焦虑感。这种东西,你不看,反而能活的更好。
至于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可能是大家厌倦了压力和从小到大一直努力这种状态。
/ 04 /
嘴上说着佛系,心里到底有没有焦虑?
其实能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你自己难道没点B数吗?
就业,成家,买房,结婚,生娃,生完之后要二胎,学区房,培训班……
如果按照常人眼中的生活,这是一个死循环。解脱的唯一方法是按下暂停键,不买房,就不会结婚,也就不会有孩子……
当然,这种焦虑是年轻人从童年过渡到成年时期所必须经历的。密特劳尔 ( Mitterauer , 1993 )争论说,童年和成年之间的区分,有五种“过渡状态”的历史合法性: 离开学校、寻求就业、离家、建立家庭和结婚。
20世纪60年代,明晰的成年规划对于澳大利亚中产阶级男性来说,就等于一份工作+一辆轿车+清楚的规划职业+一套房子+结婚。
对比中国青年目前的处境,完全相同。
青年压力类型表
图中可以看得出,24岁前后是有差别的。24岁之前的青年在知识技能和经济生活方面的压力不相上下。过了24岁之后,经济压力扶摇直上。
/ 05 /
焦虑让青年人成了铁锅里的蚂蚱,然而这些焦虑相比于历史的大车轮,还是太过平淡乏味。
历史上20多岁的年轻人都经历了什么?
50后的青年(70年代)生在新时代、长在红旗下,曾被认为是第一代的红色接班人。然而,政治运动的狂飙突进、传统文化的断层,天灾人祸加上物质的缺乏,却又使得他们成为最悲情的一代。wg,上山下乡,政治运动让那个年代统一蒙上一层红色。
60后的青年(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带着国家义务、社会责任和当时势造英雄的英雄情结以及说不清根由的义气,蛮横成长。代表电影《芳华》。
包括往后的70后(90年代)的年轻人,处于新旧之间,代表电影《致青春》。
以往年轻人的愿望就是吃饱穿暖。而现在的80后,90后的年轻人呢?就是对日益美好生活的强烈个人需求(一人一狗,房子车子)。
国家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个人需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你再回到过去,计划经济时期,你的任何一件物品都不属于你自己,而是属于集体公有。
虽然这个倒车绝对不会发生,但也让人无法接受。
/ 06 /
国家富强,政事暂稳也意味着激流暂止。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最怕听到的一个词是阶级固化。
什么“丧文化,佛系生活”说来就来。一副天下大事小事,关我屁事的态度。
我们的未来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子?
日本已经给我们最好的参照。
70年代的日本高速发展已经步入富裕社会。在此背景下,出现“无气力症状”。
简单来讲,就是无热情、无感动、无关心的 “三无”状态。不仅仅是学生如此,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也常常无精打采,丧失斗志。
这样想来,是不是跟佛系生活似曾相识?
2014年时日本某杂志的“佛系男子”
日本的“佛系男子”: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在第一位,基本所有事情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他们不交女朋友,不结婚。
典型的特征是:孩童化。虽然已经成年,还是拒绝踏入成人世界,对自我的定位依然是个孩子。比如大学生会自动留级,延缓毕业。
甚至毕业之后,也不愿去接触社会,开启一种“蛰居状态”。
2010年7月,日本内阁府开展的 “蛰居实况调查”结果显示,蛰居者高达约70万人。
幸好,我们还未走到这一步。
/ 07 /
你尽可以大声反驳:
我是第一批90后,
我眼睛没瞎,头发没秃,发际线很安全,
不油腻,不养身,胃口棒棒,
不传谣,不信教,也不出家,
没有财务自由,也没有虚度人生。
可是在这场大时代的洪流中,依然有高达2000万的空巢青年,他们只身在午夜过后的黎明中,在北京被清退的群租房中,在焦虑无眠中发出一声喘息,消失在索然无味的明天。
而这一切,80后早已看淡。
那些已经开始写诗的00后,相信十年后这些话同样有效。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