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对于昨天那篇文章的一点补充说明
日期:2017-11-13 作者:林三 阅读:

对于昨天那篇文章的一点补充说明

这 里 是 林 木 木 的 个 人 剧 场

上 演 着 一 个 少 女 的 内 心 戏

13Nov.BY 鲁迅“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怒火,除弱草之外,又能烧掉什么呢”NO.362

昨天看完了局面的所有视频,我写了正义迟到但不会缺席,可我们能不能让它准时一次?

今天我收到了很多类似于如下这样的回复:

我做最后一次解释:我所说的一切出自我的良心,不是我的心说你要去写,是我看完所有视频之后,那些话从胸腔里自己喷涌出来的。

我没有骗粉,昨天老高在群里说这篇数据怎样,我说我根本没刷新阅读数,我一点儿也不希望昨天那条刷出多少阅读量来,因为我肯定会被质疑吃人血馒头。

没有任何一个写作者能脱离个人情绪写作,区别只在于不同的写作者,有不同格局的自我,有的格局大,有更宏大的世界观,可是很抱歉林木木目前只能是格局小的那种。

我没有要激起围观者类似缺乏理性思考的情绪,写作者要刻意煽动情绪太容易了,我清楚这一点,并时时刻刻以此为警戒,我完全可以写咪蒙那个路子的文章,可我没有。

我想给后台的一些朋友说,你们回复我说对我很失望,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被误解的时候,我也很伤心很失望很难过。你们说完了对我的失望,取关了走了,我连辩解的权利都没有的。

我没有骗粉,我没有被煽动,我也没有煽动比人。

以上是我的个人情绪,对不起,这毕竟是我自己一个人的号,从开始到现在,我一个人写一个人编,我也不用顾忌上面的文字太个人了。

我就是很委屈啊!

我痛恨刘鑫,痛恨陈世峰,心疼江歌,心疼江歌妈妈但我要坦白,我没有在死刑请求上签名。

这也是我为什么昨天,没有在阅读原文里放死刑请求签名链接的原因,我觉得我自己没签,我不能引导别人去签。

我不是考虑到舆论对司法的干涉,我也没有研读过法理,对死刑的看法,对法理的看法终究是门外汉一知半解

我只是在打开链接签上名字以后心软了一下,信息都填好了,但我关掉了网页,“请求杀了他”这个愿望在执行的那一刻,还是让我觉得自己太残忍了。

朋友说我,妇人之仁。

我觉得他应该死,但把判决完全交给法律吧。

陈世峰其实没什么好讨论的,让我愤怒的只有刘鑫。

我昨天也说了,我不希望刘鑫死。

但舆论声音绝不应该消失。

 

我不希望刘鑫死,是因为她没有救江歌,可能是由于极端的恐惧,是因为社会应该给每个懦弱胆怯的年轻人机会。

我不希望舆论声音消失,是因为无论判决结果如何,陈世峰一定会在法庭上接受审判。可是刘鑫呢?她的所作所为,有法律来审判吗?

如果没有,那舆论就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来,此外也是因为,每个人都应该被赋予表达的权利。

她的所作所为是什么?有没有关门暂无定论,她父母的作为也不讨论,能确定的是,她发信息威胁江歌妈妈,她过年的时候换发型发自拍,她因为起晚了错过会面,会面过程里对江妈妈不满,穿着粉红裤子带着鸭舌帽……太多细节。

她根本不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有问题,她根本没有忏悔,可能这是观众的揣测,可以一个人是否真诚,观众一定会有判断。

做人是不能这样的,你见死不救自私自利,这是不对的——这是刘鑫本应该意识到,而没有意识到的。

我觉得,舆论发声的目的,应该是让她意识到,她错了,她应该忏悔,一个人为她而死,她必须承担责任,最起码,应该慰问她的家人。

 我们可以用害怕为她见死不救找理由,用害怕为她躲避找理由,可是,用什么理由解释她威胁江歌妈妈?

我们绝不能通过不断放低底线来创造原谅一个人的理由,

绝不能用“人性恶”给恶毒行径赋予合理性。

么我们要在现在这个加速进步的时代,不断放低道德底线?

就是因为总是这样,曾经那些根本不值得犹豫的问题,才变得像现在这样令人为难,老奶奶过马路扶不扶,警察执法时要不要保护孩子,麦当劳好端端坐着的女人被砍死要不要出手相救都变成了问题——这在以前,我小时候,都是不需要犹豫的问题,当然要扶,当然要保护孩子,当然要出手相救。

人还算是高等动物,还算这个地球上拥有智慧的物种,就是因为这种“当然”

舆论发声受到批评,是因为像所有舆论热潮一样,有人出于自觉的正义感,希望刘鑫能受到惩罚,有人只是粗暴地需要一个出气筒,这两者很难区分,但我会觉得,前者会是彬彬有礼的论述,后者会是一些简短的碎句,不堪入目的肮脏措辞。

鼓励前者,冷却后者。

我知道这件事只要发声,就有可能会吵架,但我昨天看完了所有视频,我没有办法忍住什么也不说。

生而为人,将心比心啊。

我有个朋友说得特别好,她说我们要记得我们的初衷。

我们的初衷是什么?我不敢说“我们”,反正我的初衷是,陈世峰和刘鑫都应该受到惩罚,陈世峰有法律判决,刘鑫如果没有法律判决,没有组织或者制度来裁决,那就让舆论来教育她。

最终的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陈世峰杀人是恶魔,刘鑫见死不救,不承担责任,胆怯懦弱,自私自利也是不对的,我们不应该那样做。

我们应该做善良的人,哪怕善良会冒着风险,

我们应该去承担责任,应该去帮助朋友,哪怕我们也是真的胆怯。

我今天就江歌这件事发了朋友圈,我妈妈说,你不要再关注这件事了,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只能更伤心。

我说不,你也是善良的人,可是善良太容易遭到伤害了,我们应该努力让大家看到,当善良受到伤害的时候,大多数人是会愤怒的。

我妈妈说:“妈妈根本不敢看这些,每次都逃避,杭州保姆案,朱令案,好多好多,妈妈都不敢看”

我妈心软得很。

最后就是我朋友的那句话,记住我们的初衷。

以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对于昨天那篇文章的一点补充说明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