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的公众号几乎不涉及所谓的爱情问题。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已经大大超过过了谈论爱情的时段,我更深知,在一个匮乏爱情的年代,谈论爱情是危险的。
但在我最近的朋友圈里,却突然铺天盖地了大量关于爱情的话题。大约是,既然不能“指点江山”,那就“风花雪月”吧。
于是,今天我也“风花雪月”一回。说说“分手”的问题。
分手在中国的文化解释里,大都归结为“缘分”。缘分未到,拉不住手,缘分已尽,只有分手。这是最省事,而且最受用的安慰剂。
但缘分为什么“尽了”?把原因推卸给我们的祖宗和双方的所谓“前世”,这是不厚道的。 问题还是出在当事人的身上。
相爱是有理由的。没有理由的爱,我们叫做“一见钟情”。其实,一见钟情的背后,仍然有理由,只是说不出或者说不清而已。大多的时候,爱上一个人,你总会说出个一二三来。比如对方的聪明啦,体贴啦,老实了,能干啦,幽默啦,博学啦,帅气啦,官二代啦,富x代啦,啦啦啦啦,很多。
但我发现,许多的分手却恰恰都是由于当初相爱的理由。
一位漂亮的女孩子,在人见人爱的追逐中,却选择了一位貌不惊人,才不出众的小伙子。看中了他什么?老实,体贴。
后来,过着过着,女孩子烦了,提出了分手。为什么烦了?因为对方“太老实”,“太体贴”。老实到被人欺负屁都不敢放。体贴到让女孩子感到没有“自由度”。
同样,当初的聪明,变成了后来的“算计”;当初的博学,变成了后来的“卖弄”,当初的“幽默”,变成了后来的“贫嘴”,当初的富有,变成了后来的“花心”,当初的能干,变成了后来不顾家的“工作狂”。
如果对方是“官二代”,分手的理由就是“寄人篱下”;如果对方是富二代,分手的理由就是“把握不住”;如果对方博学多才,分手的理由就是“差异悬殊”;如果对方忠厚老实,分手的理由就是“太没出息”。所有当初的优势,背后都有一个短板跟着。想分手,找出它的反义词就可以了。
本来,带着深刻功利的爱情就靠不住。本来,单打冠军的魅力就不会长久。本来,爱情就需要毅力,没有咬紧牙关的坚持,什么鬼都扛不住。
如想爱,与其盯着对方的长处,不如花功夫去了解他的短处。如果能够容纳对方的短处,剩下来的优势,就是白赚了。
-- END --
关于作者
胡富
Fu Hu
广东雷州人士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曾担任北京多家报社总编辑;
2007年弃文从商,于国内知名企业担任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