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没有时间看完本文
点击上方音频,轻松听完今日共读
替你翻书,伴你共读。各位亲爱的读书有方共读书友,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今天接着为大家领读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
今日共读目标:第二十九封信至第三十二封信,即第201页—第232页。
经过一个辛苦的学期,安德烈总算回到了德国的家,度过了三个礼拜的寒假。但舒适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挫败,安德烈在争取交换留学生的竞争中落榜了...
今日话题:
大多人在第一次经历人生的打击和面临失败时,都会觉得卧槽,我怎么这么倒霉,凭什么这种破事儿就能落在我头上,真是运气差到了极点。
你呢,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失败时什么事?你是如何应对的?
二十一岁的安德烈,在争取交换留学的竞争中落榜了。
“如果把人生比做一条跑道,那么在竞争的跑道上,跑得不够快是不是就意味着会被淘汰?”
得知安德烈的“失败”消息后,龙应台不禁陷入了沉思。
十岁那年,安德烈刚上初中,龙应台在接到老师的通知后就立马带着安德烈去参加了学校的音乐测试。
轮到安德烈的时候,老师问是否要弹钢琴,安德烈低着头看地板,摇头。
老师又问是否要拉小提琴,安德烈低着头看地板,摇头。
后来的安德烈涨红了脸,磕磕巴巴地唱了一首惨绝人寰的《两只老虎》。
十岁的孩子,因为太紧张,太没有信心,唱出的声音忽高忽低,就像用指甲逆向去刮刺黑板一样令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你看,命运从来不会因为你年幼,或是善良美好,就免去你和失败面对面的机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随时随地的失败。
刚十岁的安德烈,就已经知道什么叫做“失败”,知道“Loser”的味道不好受。
龙应台十四岁的时候,从台湾的乡下苗粟县进入了台南的大城市。
一次上体育课的时候,突然被叫到名字的龙应台呆呆站出去,茫茫然,不知要干什么。
体育老师指着地上画好的一个白圈,要龙应台站进去——就是画地为牢的意思,然后拾起地上一个金属球,要龙应台拿起来,然后丢出去。
龙应台弯腰,拿球,然后用力把球甩出去。一甩出去,旁观的同学一阵轰笑。老师说,“不对啦,再来一次。”
于是龙应台回到圆圈内,弯腰,拿球,丢球。又是一阵轰然大笑。老师大声喊,“不对啦,再来一次。”
回到圆圈,拿球,更用力地丢球。老师暴喝,“不对啦,哪个学校来的笨蛋,连丢铅球都不会!”然后跨进圆圈,抓住龙应台的肩膀说,“笨蛋,球丢出以后身体不可以超过圆圈,你懂不懂?”
龙应台说不记得自己的眼泪有没有憋住,只记得城市的孩子们笑成一团,他们没见过不会丢铅球的人。
那一刻,十四岁的龙应台和十岁的安德烈一样,都在经历着失败的难堪。
如何做一个有智慧的失败者,如何从四脚朝天、一败涂地的地方,从容地爬起来,尊严地走下去?
在龙应台看来,对于孩子而言,“失败启蒙”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读者给龙应台留言说:
“我感觉到别人都在拼命向前,人生显然就是适者生存的竞争跑道,我觉得很害怕。我还很年轻,前面的路看起来很长,所有的人都在快跑,感觉很寂寞,心也很慌,好像随时会被淘汰、丢弃。”
龙应台是这样回复的:
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全身紧张、满面通红,心里会“颤抖”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
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见那跑五千米的人气呼呼地追过来了,他会因而恐惧,觉得自己要被“淘汰”了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
你真的失败吗?其实要看你让自己站在哪一条跑道上。如果你决定作那清晨散步的人,怎么会有失败和平庸的问题呢?会不会你的气定神闲,你的温和内敛,你的沉静谦逊,反而就是最“杰出”的人格特质呢?
“失败”的智慧,就在于你从中明白了自己的跑道,并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
但现实是,在生活水平更高、获得教育更容易的今天,孩子比过去更少直面失败,在步入社会以后,对失败的应对能力也更差。
美国心理学家Daniel Goldman指出,儿童未来的学业表现、事业成就、生活的幸福程度,只有不足20%取决于智商。
我们应教会孩子的不是跑得多快,而是在摔倒之后站起来继续跑,哪怕他是最后一名。
这就是“失败启蒙”的教育意义。
《黑匣子思维》里讲了这样一个事例:
30多年前,美联航的173号航班从纽约飞往波特兰,要降落的时候突然出现故障。坠机事故导致8名乘客和2名机组成员遇难。
实际上,这次航班的机长、副机长还有飞行工程师,都是经验老道的老飞行员,在坠机前15分钟内完全有能力完成迫降,但是由于机长一直专注于排查原因,导致燃油耗尽才最终造成了悲剧。
值得一提的是,仅仅在飞机坠毁后的几分钟,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就组织了调查团。
而随后发表的“173号航班的事故调查报告”则催生了航空界首套“机组资源管理系统”(CRM),而这套系统的核心,就是对错误的认知。
据统计,全球每年死于可预防的伤害的患者人数高达40万,相当于每24小时就有两架大型喷气式客机从空中坠落。
这个结果就是源于医疗业历来就没有收集事故记录的制度,因此无法察觉有意义的模式并从中学习。
在医疗业,一旦犯错就会被认为能力不足,因此失败这个词总让人心惊肉跳。航空业则恰恰相反,飞行员们总体上说对自身的失误都抱着公开和坦诚的态度。
每架飞机都装有两个几乎无法被破坏的黑匣子。一个记录着发往机上电子系统的操作指令,另一个记录着驾驶舱内的对话与声音。一旦事故发生,黑匣子将被打开,记录的数据将被分析,事故的原因也就一目了然了。
失败不会被当成控诉某个人失职的理由,而会被视为所有人学习的一次宝贵机会。
有人说失败从来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的思维里“失败”永远是可怕的。
在面对失败时的处理方式,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最终高度。
今天的领读就到这里了,亲爱的书友们读完别忘了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打卡签到,让我们每晚八点,不见不散!
主播:冰宝,喜马拉雅FM签约主播,喜欢小资,享受播音,最爱喝咖啡,还是个麦霸哟~
今日话题
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失败时什么事?
我在后台等你们~
【读书有方】往期文章推荐阅读
(点击蓝字可直接跳转到文章 )
《亲爱的安德烈》| 共读第一天
《亲爱的安德烈》| 共读第二天
《亲爱的安德烈》| 共读第三天
《亲爱的安德烈》| 共读第四天
《亲爱的安德烈》| 共读第五天
《亲爱的安德烈》| 共读第六天
《亲爱的安德烈》| 共读第七天
《亲爱的安德烈》| 共读第八天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共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