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昨晚开始,携程亲子园虐童案大概把所有的妈妈都震惊了——喂芥末、推打到昏迷、喷消毒水在脸上、光屁股罚站……因为携程已经报警,刑法也有法条适用,我们就称这个事件为案件。这个案件在我看来,尤其恶劣的地方在于:
1,这是针对完全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学龄前小孩,很多被虐待的小孩连回去跟父母告状都不可能;
2,这不是个别老师或者一次性的行为,这是长期的集体的犯案;
3,携程的亲子园理念本来是为员工提供福利,为职场妈妈提供一种新的可能,因为这个案子,这种模式是否还能走通,成了疑问。二胎时代,生下来怎么养,是一个根本问题。可以预见,社会舆论又要往将女性逼回家庭的方向发展。
携程接连危机公关,它到底有没有责任?肯定有的。
第一,虽然是外包给第三方,但是第三方的挑选是携程进行的,携程挑选的过程如何?是否符合规范?
第二,即使外包给第三方,携程有监管责任。我看到有文章说,携程不是管理方,没有监管权,因此没有监管责任。我反驳一下。
1. 携程的员工送孩子去亲子园,是因为那个幼儿园是什么妇联下面什么杂志主管的么?不是吧。是因为这是公司的福利啊!既然招生的时候打的是携程亲子园,为什么出了问题,携程就不能不管了?
2.即使外包给第三方,公司依旧有监管的责任。公司外包出去的食堂里长期提供劣质食品,公司能甩锅说我们没有责任么?地方政府修桥,外包给建筑公司,桥修出来有质量问题,政府没有责任么?包工头把水泥活再分包了,如果水泥出了问题,包工头没有责任么?
好在,携程老总的公开信,已经承认了携程的监管责任,这个态度还是好的。
公开信
这样,就可以聚焦回第一个问题:携程是如何挑选到现在这个管理方的?教育局的微博已经明确责任方了,让我们继续关注后续报道。
微博截图
二
在几个视频中可以看到,这起虐童案件不是个别的、孤立的,存在已久,且众多老师都参与其中。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这些老师都是那么没良心的变态么?就没有一个正常人可以站住来为年幼无辜的孩子说句公道话么?
有两种可能。第一种,这些老师真的就是素质特别低下,比正常人远远低下,低下到没有做人最起码的良心和正义感。从这个角度找原因,我们要问:这些老师是怎么招进来的?为什么只能招这样的老师?
知乎上有个答案,大意是应聘过该亲子园,待遇十分糟糕,只能吸引那些没有资质的所谓老师。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以后该如何防止这种事情发生?只能是严卡资质和提高教师待遇。
但这样做也有一个问题——一方面,严打之下矫枉必然过正,肯定会剔除很多没后台但其实还不错的学校和老师;另一方面,育儿的需求还是在的,这部分需求并没有因为整顿而得到满足。
三
老师为什么都那么坏?还有第二种可能,就是环境。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做过一个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一个心理学教授选了24个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在斯坦福大学的地下室模拟了监狱环境,来研究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的影响。这24个学生志愿者,统统是来自斯坦福的高才生,出生中产以上的家庭,是典型的阳光精英形象。
但是,当实验开始被随机分成“看守”和“犯人”两组后,人性的噩梦开始了。第二天,犯人造反,撕掉囚服上的编号、拒绝服从命令、取笑看守。为了镇压造反,看守们开始了镇压,而到了第六天,对犯人惨无人道的凌辱已经到了让人震惊的地步。看守们脱光犯人们的衣服,逼他们无止境地做俯卧撑,逼犯人空手清洗马桶……短短六天,2名当“犯人”的志愿者就因为精神受到强烈刺激而退出了实验,而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有“真正的施虐狂”倾向。
斯坦福监狱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后,教授得出结论——环境对人的堕落有重大的影响。教授试图用这个理论解释很多人类史上令人震惊的现象:大屠杀、纳粹、人在面对恶行时的无动于衷……在这个案子里,就是对这样弱小的孩子们悲惨遭遇的施加和无动于衷。
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是单向封闭的权力关系造成的。
一群3岁以下的孩子,面对成人完全没有任何还手的可能,连找父母告状都做不到;在监狱实验中,看守和犯人身份一旦被确定,就没有更改的可能。当这个封闭的环境形成,当这种单向的这意味着,一方可以对另一方做任何想做的事,不会有任何负面的回馈,权力方可以合理化一切自己恶魔的行为。
我一开始和很多人一样困惑:为什么老师们明知道有监控摄像头的情况下,还那么明目张胆,敢被录下那么多犯罪瞬间?
后来看了当事家长的叙述,明白了——监控录像家长并不能随便看。
那问题来了,监控录像家长不能随便看,到底是给谁看的?真的有没有人在看?现在得到的信息,很可能监控录像平时只是个摆设,只是招生时候的噱头,只是应付政府监管时候的“硬件”。于是,这个教室,依旧是没有阳光照耀到的封闭之地。成人们依旧是可以无法无天的暴君——而只要权力关系稍微改一改,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暴君”跪倒在地摇尾乞怜。
四
校园暴力、养老院虐待,单项封闭的权力关系确定的环境中,罪恶最容易滋生。李碧华说:不要考验人性,因为人性根本经不起考验。
亲子园本是好事,但一个多方参与的监管机制的建立,本是同样重要的事。我们家长能做的,第一是问责——这些老师是怎么招进来的?妇联是为什么要推荐?携程和妇联的协议到底是怎么样的?。第二是督促一个包含多方利益的监管机制早日建立,打破单向权力关系。第三,家长自己也要参与其中。
前两天家委会变成炫耀场的文章刷遍朋友圈,但我想说,就算再戏精,如果这些家长真的能够代表学生方的利益参与到学校的日常中,对所有家长,都是一个保障。这是一个进步,是除了教育监管部门、校方之外,是防止产生单项封闭权力关系的第二道保障。有能力有时间的家长,就应该参与其中,这个就是“当仁不让”;而没有时间的家长,我们也不要抱着戏谑的心情去调侃那些“戏精”,好好选择一个自己的利益代表方,感谢他们,为我们孩子做出的一切。
继续给自己第一本小说集打个广告
——《人间故事》,有漏皆苦,而人间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