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向下的力量》
作者:石镜辛
推荐人:小熊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小王在外人看来是积极乐观的,每个星期都会和朋友一起聚餐聊天,最近和朋友的联系少了,集体活动也不见他的身影,他的朋友都在他身边说一些正能量的话,鼓励他振作起来,在没有什么效果之后,他的父母无奈之下把他送到了心理诊所,后来判定是精神障碍的问题,他的朋友们恍然大悟,原来是心理问题。
他们的口吻似乎觉得这没有什么大问题,一些心灵鸡汤就可以治愈,就可以继续以前正常的生活,但他们从来不会关注这个障碍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他们似乎就像是在谈论禁忌一样不愿意去面对它。
石镜辛在《向下的力量》中提到:一棵树想要长的枝繁叶茂,在看不见的地下,就必须要发展出比枝干更庞大的根系。一个人要想生活幸福,在看不见的内心,就必须拥有更加强大、有力的灵魂。
我们内在的潜意识深处决定了很多外在处事和行为,这是一个整体,就像是我们的欢乐和痛苦、生于死都是一个整体,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可是我们的社会总是过于强调向上的力量,成功、财富、名声,正能量,像是为彷徨失措的你灌了一杯烈酒,让你半醉半醒的活着,看不到生活的另外一面。
你开始否认失败,习惯性的不接纳软弱、消沉、抑郁,你认为这是不健康的,岂不知这是真实生活的另外一面,因为在这些你认为的负面中,有你最需要的成长。
书中的第二部分从道德的角度来分析人性的善恶,作者认为道德把灵魂劈成了两部分,像一座房子,一部分处在了每个人喜欢的光明,一部分是令人畏惧的黑暗,本能的厌恶不愿意去靠近。
举个例子,比如有一些好学生看到差生一天到晚玩耍不操心学习,回家之后继续玩乐,不写作业,隔天早晨回学校抄其他人的成果,他们会以一种父母般的态度,指责这些同学的言行,这其实隐藏不住他们因为嫉妒衍生的道德感。
这种嫉妒想必很少有人能够察觉和正确的分析,因为这种情绪在人们看来是厌恶的,我们就像是在躲避腐烂弥漫的气味一般,逃之夭夭。
我们总是试图远离黑暗,不曾想过在黑暗中打开一盏灯,逐渐摸索着里面的秘密,看清楚整个房间,
也不曾想过在黑暗和光明中建立一条通道,精神世界才能完整和平衡,
就像是我们的内心需要雨水分别浸润在每一片土地,让干枯分裂的大地重新成为一个整体,内心才能获得平静和力量。
本书的第三部分从人生需要经历的不同阶段来讨论坦途之下的力量:
我们从生下来,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然后工作、结婚,为人父母,照顾父母,最后自己变老,等待死亡的降临。
看似千百年来不变的人生轨迹,其实对每个人而言都是第一次经历,新奇、希望、惶恐、看似坦途的人生其实暗藏汹涌,因为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中都是不同的社会角色,承载着不同需要解决的难题。
每个人都将面对一些蜕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相应时期的心理任务,良好的处理危机,那么就会遇到麻烦。
正如埃里克森描述:“在每一个重大危机结束时得到确认的自我尊严,会慢慢的使人相信,他正在学会一步步有效地走向一个摸得着的未来,他正在他理解的社会现实内发展意义明确的人格”。
他认为青年期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建立自我同一性,了解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明白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了解自我的期待,其余的人生阶段也各有各的任务,最终完成人生的旅程。
我们需要认识到从原来的角色变化之后的任务,不要抗拒和否认,而是真诚的接纳,给仍旧处于运动中的生命新鲜的血液,这样才会拥有阅历而智慧,内心也会更加确定自己生命的意义。
如果我们拒绝内心的成长,生命就会静止而无趣,没有灵气,人生也会充满了痛苦矛盾。
罗伯特·巴特勒说“在人度过了有意义的一生后,死亡就不会显得那么可怕了。因为我们最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一生。”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作者提到,灾难就像海平面,把世界分成了两个地方,如果把灾难前的生活称为陆地生活,那么遭遇不幸且难以改变结果的人,就像是生活在水下的鱼。
而大多数人都是在躲避着生活在水下的感受,他们不愿意去接受自己遭遇到了困难,也不会积极的去改变,这就像是国人不太愿意去做心理咨询,因为找心理医生就是在承认自己遭遇到了逆境。
我们的社会价值观中不太愿意让负面的情绪得到舒展,过多的强调了积极情感的表达,把消极的内容按在了黑暗深处。
而作为倾听者,我们很多时候也逃避着负面能量的人,这是一种多么冷酷和无情的方式。
其实每一次挫折的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成长。即使在经历了不幸,我们依旧拥有着选择,得了癌症的人建立起了公益组织,失独父母建立了帮助失独家庭的组织,弱势群体有着相应的自己组织,这都是生命力的体现,这种力量有时候会让当事人都感到震撼。
木心先生说,真正的成熟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美好的追求,二是对残缺的接纳。
你所经历的苦难,最终会超越你的狭隘,会让急躁的人学会忍耐,挥霍的人学会珍惜,残酷的人学会尊重。
也正是你经历的磨难,能够让你调整修正错误的思维模式,完成对生命的洗礼,坦然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人生。
那些向下的力量,其实是通往成长的另一条路。
最后插播一个小惊喜!
后台回复“今日心语”,
获取每日不同心语手机屏保图
(想找人陪陪的时候试一试吧)
<The End>
亲密关系小组招募啦抓住爱的手 | 一起探讨亲密关系中的情和爱
(请点击该链接,了解详情)
推荐阅读
▼
如何打破自卑枷锁,超越自己
每天跟老胡一起
学习有趣易懂的心理学
☟ 戳阅读原文,购买老胡轻心理系列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