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练
一。
这个夏天,《中国有嘻哈》让网络流行语多了两个英文单词:“REAL"和"DISS"。
不知道你们记不记得,就在PGONE发微博的那晚,还有一个话题上了热搜:薛之谦在《明日之子》直播过程中怒摔话筒。
再后来,一句“一杯敬自由,一杯敬过往“成了人们口中新的惆怅金句。
这句话出自毛不易在网综《明日之子》中的参赛曲目:《消愁》。
大概连《明日之子》主办方都没想到的是,这首《消愁》在全网有五亿加的点播量。
四年前,杭州师范大学的门口站着一个戴着眼镜的男生,他是今年护理专业为数不多的男生之一。
这个男生就是毛不易。
护理专业的男生有两种来源:一种是本来就喜欢这个专业的,还有一种是被调剂的。
毛不易是被调剂的,他被分到了不怎么喜欢的护理专业。
刚开学那会儿,班里为数不多的几个男生陆续转了专业。
舍友问他:“你不转专业吗?还是你打算复读?”
毛不易说:“不了。生活安排什么就什么吧,我爸妈希望我以后有个稳定的工作,然后找个老婆,再生个孩子,我其实倒没什么所谓。”
“我一直不太喜欢去对抗命运。”这句话是他后来接受采访时说的。
有一些被调剂专业的人,他们尊重他们的专业,但是他们大多数并不热爱这个专业,就像毛不易一样:
他们试图逃离现状,却又不知去往何处。
“你有什么计划吗?”舍友问他。
“额......多看些书,多看些电影,多参加点活动。”
当一个人跟你说出一堆爱好的时候,有可能他并没有什么爱好。
毛不易最后一个答案是:“我想多唱些歌。”
这是真的。
截止写稿的一刻,毛不易的唱吧里一共有303首歌,他13年到16年的微博,大部分是发自己的唱吧作品。
粉丝数和播放量是毛不易火了之后涨的
除此之外,他大学四年还参加了些地区和学校举办的唱歌比赛,拿过学校的十佳歌手。
二零一七年二月份,杭州,阴雨天。
过完年,毛不易从老家回到杭州,和全国八百万毕业生一起,即将结束实习,也快要毕业了。
回到杭州的那天晚上,他抱着吉他,弹着弹着就弹不下去了。
朋友圈里,有的同学已经找到工作,有的同学在准备考研,还有的准备回家继承家业。
听说人有两种情绪是相近的,分别是大一刚入学和大学临毕业。
那天晚上他发了一条微博。
这条微博就像我们常常看见的深夜朋友圈一样:充满了一种对生活的失控感。
他不喜欢改变;
说了一大堆之后,他还做了一个小总结:“无非是一个快毕业的大学生试图逃离现状又不知去往何处而已。”
“没有什么规划,走一步算一步吧。”
人之所以会习惯于说对人生没有规划,有可能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毛不易绝对是天才。
2016年4月左右,一直爱唱歌的毛不易自学起了吉他。
学过吉他的同学都知道,吉他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叫和弦,只要你懂得一些和弦和一些基本乐理的时候,是可以弹很多歌的。(周杰伦的《最长的电影》和林俊杰的《她说》,都用了同一个简单的和弦走向。可以去对比听听。)
毛不易这首《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这首歌你学一个月就能弹:
毛不易的天才之处在于,别人刚入门的时候,弹的都是别人的歌。而他却开始写歌了,他那首五亿点击的《消愁》,就是用一把弦都生锈了的吉他写出来的。
这证明了一点:
技术和器材都不是阻碍创作的要素,想法才是。
同年6月份,毛不易开始了他的实习护士生涯。
离开学校之后,毛不易开始了过上了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住,一个人上班,一个人面对医院里各种刺激的情绪。
实习时,他每天都处于一种紧张的氛围之中,因为护士经常得“随叫随到”,他每天就夹在病人和病人家属的哀嚎与焦虑之中,当然还有各种冰冷器械和药水。
毛不易是这么形容医院里的环境的:
“反正那种环境就是会让你不像正常生活中那么平静,有的时候。这种不平静就会引发你一些情绪上、思维上的波动,就会想要去记录下来。”
而他如今在比赛中唱过的大多作品,基本都是在医院那段时间写的。
比如那首《消愁》,写于2017年6月,那时候正好是毕业季,他结束了在医院的实习工作,将踏出校门,成为一名“社会人”。
在这个特别的时间关口,有人选择和别人分享这种即将离去的感觉,有人将心事化成日记,而毛不易将他写成了歌。
将经历写成歌,这大概是毛不易做的最积极的一件事了。
他说:“(我)有时候想法很多,有时候什么都懒得想,然后脾气又不是一直很稳定、很奇怪,又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不想要去努力,然后有的时候又不甘心……”
杨幂曾经含着眼泪问毛不易:“能写出这样的词,你到底被生活抽了多少耳光?”
当时毛不易站在台上,也只是笑笑。
其实毛不易不见得是个悲情诗人,他的歌词里是有一层丧丧的底色,可在他的歌词里,从来没有出现过抱怨和不满。
相反,从他的歌中,总能看见很多积极向丧的东西,比如:
《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
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
我就可以把所有人都留在我身边
不用担心关于明天和离别
《感觉自己是巨星》
希望你也感觉自己是一个巨星
这样活着也许就能有点乐趣
如果你个人没有很想当巨星
想当什么都可以
《像我这样的人》
像我这样聪明的人
早就告别了单纯
怎么还是用了一段情
去换一身伤痕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校园民谣的一个代表人物:高晓松。
当年年少的高晓松,写了《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歌,传遍大江南北,当时他这么说:“总觉得,是上帝握住了我的手,写下了那些作品。”
我觉得毛不易也有这样一种“被上帝握手”的天赋。
这种天赋不在于他的词有多么的好,而是在于,他对于人和事的观察角度都太特别了。
毛不易曾经为了“草莓冰淇淋”而困扰:
“其实草莓味冰淇淋的草莓味和草莓的草莓味是两个不一样的味道啊,那为什么大家都会觉得这两个味道都是草莓味呢?”
这种特别,体现在了他的歌词里。
在《明日之子》参赛的14首原创中,几乎没有一首歌是用一个具体的故事和片段来写的,毛不易笑称这种创作是因为自己心里戏太多,而我却觉得,他的天赋在于:
能够引起大众的共鸣,而不是仅仅为了个人表达。
毛不易说自己是个业余的巨星,这是实话。
在毛不易小学的时候,妈妈带他到一个朋友那学了一段时间的歌唱,没有什么目的,只是想让他培养下兴趣。
这段经历,让毛不易爱上了唱歌。
但有兴趣,和擅长是两件不同的事。
相对于绝大部分的选秀歌手来说,毛不易不是科班出身,也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编曲,他喜欢用手机录下自己的灵感,然后写出一首歌。
《明日之子》第十期的时候,他唱了一首《203》,一首写给他实习期间出租屋的歌。在大家都给予一片好评的时候,薛之谦和华晨宇却反常的开始了diss。
薛之谦直接指出:毛不易的词没有写清楚,词和曲都落了俗套。
而华晨宇开口第一句就是:“我应该和大家都不一样,我从来就没有期待过你。”
原因是,华晨宇从始至终,就觉得毛不易的曲子是不过关的。配不上他作词的天赋,华晨宇还建议他,如果他真的不擅于写曲的话,那就让别人帮忙完成。
《203》那首歌唱完之后,毛不易对着镜头说了几句话:“早前大家对我的一些评价我真是愧不敢当。可能对我的一些词有认可,但我自己有多少能力我自己最清楚。像我吉他只是自己简单学了一下,乐理基础也很弱。”
对于刚看完《中国有嘻哈》的观众们来说,这样的“谦虚”几乎等于“认怂”。
但毛不易的怂不是装出来的,记得海选的时候,他因为紧张,于是在候场室里喝了整整一瓶白酒;在舞台上,毛不易习惯呆在边边角角,没什么大开大合的真情流露。
于是,在被华晨宇点破之后,大家开始怀疑:毛不易是不是昙花一现?
之后毛不易也拿出了一些让人觉得不错的作品,比如《借》,可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态度。
如果按照一般艺人的惯用套路:毛应该要在镜头前展现焦虑, 或者留下悬念,但毛不易不一样。
他也不反驳,也不找借口,也不解释。
他甚至对被批评这件事只字不提。
参加比赛那么久,他说过最有态度和立场的一句话是:“我想给大家听听我的歌而已。”
这句话让我想起毛不易也仅仅是一个刚毕业的普通大学生。
他不是自暴自弃,而是因为努力活下去已经够累了,哪还顾得上为自己辩解。
大家都在被生活赶着跑。
于是才有了《消愁》的大火。
因为八杯酒敬完,努力活着的人的眼泪也出来了。
最后。
毛不易说过:“(我)心里缺点什么,却不知道用什么把他们填满。小时候觉得,我是个不同的孩子,但是你越来越往后走,自己也没什么不同,就那种泯然众人的感觉。”
如果毛不易没有拿下冠军,或许这段话发在微博上都不会超过十转,因为大家都太熟悉“泯然众人”这种感觉了。我们心里都缺了一块,我们都没有什么不同,我们都很普通,普通到跟“天之骄子”这个称呼差了十万八千里。
也恰恰是因为这种差距,我们将另外一位普通人推到了“天骄”的边缘,看着他潮起,希望他不会迎来潮落。
因为我们都不甘心于普通,每个人都想活得特别一些。
所以我们找到了毛不易。
下一步,我们开始找我们自己。
(长按赞赏我)
插图丨网络
音乐丨消愁 - 毛不易
作 者 介 绍
陈练
您远在月球的官方置顶男友
“嘿,长按二维码,跟我们一起有趣”
我们想给你一个理由 继续面对这烂生活
信箱:WeAllMessUp@Foxmail.com
微博:杂乱无章暖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