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凯和金勇原先是同一家广告公司的设计人员。
很多次,泽凯拿出自己的设计方案都被金勇提出疑问,甚至有时候给全部否定了;这让泽凯很恼火。泽凯觉得,金勇总是和自己过不去,老是找他的茬,好像什么事都和他作对。
不过,这倒是刺激泽凯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为了尽量不让金勇等人“找出毛病”来,泽凯总是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反复修改,从多个角度审视,尽可能让自己的“作品”完美。
公司里也有很多人非常欣赏泽凯,常常对他的设计赞赏有加;这让泽凯感觉“好一点”。
泽凯咬着牙坚持了五年,最终还是离开了那家广告公司,去了其它广告公司;他总是觉得金勇等人让他“不爽”。
在新公司再没有金勇一类人的“吹毛求疵”,大多数时候,只是欣赏和肯定。
开始,泽凯觉得如鱼得水,甚是欢喜;但是,这种“好感觉”没有持续多久。泽凯觉得这家公司里好像“少了点什么”,自己的意见没有任何不同声音,让他自己就很怀疑自己:太沉闷了,难道自己都是正确的,没有缺陷?原先公司的那种“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多么好,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最优秀的方案总是在大家的讨论中诞生。
泽凯有时候觉得自己快要死了,一点创作灵感都没有。他硬着头皮在那家公司待了三年。后来,实在待不下去了,他又去了更有竞争力的其它公司。
一天,泽凯出去办事情;事情办完,正是下午下班应该吃晚饭的时候;无巧不巧,他意外地碰到了金勇。
泽凯格外兴奋,很热烈地和金勇握手,仿佛故友重逢;他对金勇说:“今天晚上我请你吃饭,咱们哥俩好好喝一杯!”
金勇笑呵呵地说:“当时你离开公司不是因为我老挑你毛病吗?你不记仇啦?”(经典美文 www.wenzhangba.com)
泽凯笑着说:“记啊,我怎么能忘记!不过,我不是记仇,而是记恩。今天晚上我要好好谢谢你。”
金勇有点搞不清状况,说:“记恩?谢谢我?”
泽凯说:“走,咱们先去找个饭店,一会儿坐下,边喝边聊。”
他们很快找到一个合适的饭店落座,所要酒菜也一会儿上齐,两个人边喝边热烈地聊起来。
泽凯说:“要不是你经常给我‘挑毛病’,就没有现在的我。后来我算是明白了,和我们不一样,给自己‘挑毛病’的人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最大的恩人。小时候,谁给我们‘挑毛病’?是父母啊;别人才不管。上学了,谁给我们‘挑毛病’?老师啊。长大后,谁给我们‘挑毛病’?少了,很少了;给我们‘挑毛病’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给我们‘挑毛病’的人都是我们的好老师、大恩人。因此,我要特别感谢你。来,我敬你一杯。”
他们俩越喝越起劲,大可以说,酒逢知己千杯少。
••••••
在纷繁多变的职场和生活中,很多时候,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不同的人,尤其给我们“挑毛病”的人,是那么令人感觉讨厌、‘不爽’;在我们情绪激动的时候,也许觉得他们“可恶”、“可恨”,甚至“该死”;但是,当理性回归,冷静下来时,学会对这种“不同”和“挑毛病”心存感谢。
大千世界,怎能千人一面?幸好人们不同,才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感谢生活中的这种“不同”,感谢那些给你“挑毛病”的人,学会求同存异,宽以待人;并且,因此看到自己的“毛病”,在“不同”中,不断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