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家的传家宝
日期:2014-07-29 作者:姜炳炎 来源:网络 阅读:

  引导语生活条件好了,我们更加的应该要学会珍惜,粮食从播种到食用经过很多的步骤,我们应当杜绝浪费,提倡节俭。

我家的传家宝

  一块手表、一枚奖章、一个针线包……这些原本平常的物品,随着央视新闻联播“我们的传家宝”栏目的开播,一一展现开来,让我们在回味中思绪万千,在静悟中感触颇多。“我家的传家宝是什么?”我反复想这个问题。

  儿子吃过晚饭,看到碗里还有一粒米,就用筷子仔细夹起放到嘴里。妻子说:“就这样,一粒米也不能浪费。”我恍然大悟,一下子找到了答案。

  当年,我像儿子这么大时,生活比较困难。做教师的母亲,忙了一天后,回家急急地做饭,我站在锅台前张望。可吃饭的时候我却常常吃得剩一口或小半碗就想跑。母亲一把拽住我,在她的劝导下,我吃完了剩饭。她拉着我的手说:“你最先背诵的诗歌就是《悯农》。一粒米,农民伯伯要付出多少辛劳?记住,一粒米也不能浪费。”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对一粒米的认识日渐丰富和充盈。

  民以食为天、粮安天下。一粒种子播撒在地,经农民的辛勤劳作,吸天地之灵气,逐渐生长,成为麦子、大米,带着阳光、雨露、空气、土地的芬芳进入人类生命的循环。我们常说要学会感恩,首先要感恩粮食。在古代,人们吃饭前都要对饭食拜上几拜,就是因为粮食让生命得以延续。

  儿子一天天长大,我将当年母亲的话反复讲给他听。上初中后,有时儿子偏偏和我对着干。一天,我让他把碗里的一点米饭吃完,他不屑地讲:“现在粮食多的是,干吗这么节约?你看电视。”电视画面中,奢华的招待场面,山珍海味,整桌的饭菜几乎未动就全倒掉了……母亲愣住了:“这不作孽吗?”(哲理故事大全 www.wenzhangba.com)

  母亲的疑问、儿子的迷惘,让我也困惑了:温饱,对若干人来说已是遥远的记忆,继而对粮食这两个字都感到陌生了。

  2012年底,电影《一九四二》热映,我和儿子眼含泪水地看完了影片。300万人死亡、上千万人沦为难民。灾民东一头、西一头,奔走在逃荒路上。就是为了一口粮食,要不停地走下去,走下去才有活着的希望。看完电影,我们俩好久没说话,随后儿子郑重地说:“我再也不会浪费一粒粮食。”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厉行节约、遏制浪费已上升为国家大计,一系列措施陆续出台,更多的人开始反思“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正成为时尚

  “一粒米也不能浪费”,通俗而平常的一句话是我家的传家宝。这句话是教育,是传承。子女像风筝一样飘向远方,传家宝是父辈手中的那根线。这句话是滋,是涵养。播下感恩、亲情、关爱的种子,传家宝相伴我们迈步稳健、行路长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家的传家宝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