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王传君:“至少我来过”
日期:2018-12-04 09:38:01 作者:杜微 来源:杜微投稿 阅读:

王传君:“至少我来过”

  王传君:“至少我来过”

  一夜之间,《我不是药神》刷屏,很多人捂着红肿的泪眼走出影院,生与死,法与情,爱与恨,炸裂的口碑和评分不仅把徐峥捧成了人气爱豆,也让大家重新记起了沉寂多年的青年演员王传君。

  提起王传君,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爱情公寓》里那个帅气幽默,带着黑框眼镜,说着浓重日语腔中文的阳光宅男“关谷神奇”。可这一次,《我不是药神》预告片公布的时候,吃瓜群众倒放了好几次都没认出来,“这片子里有王传君?”

  对于观众反应,王传君自己倒觉得很开心。“可能我死了以后大家都不认识个人,但人家看完一部片子后会觉得,这个人挺不错。再看另一部,会想,这俩是一个人吗?我觉得这种疑问有意思,死得其所,至少我来过了。”

  什么是一个演员真正的坚守

  观众对王传君的认知最早始于《加油!好男儿》的上海四强,然后就是《爱情公寓》的“关谷神奇”,长得帅、很可爱。“关谷神奇”的成功,让王传君人气暴涨,但也带来了一张难以撕去的标签

  改变始于2015年。因为些许缘故,王传君没有接到工作。他查了银行卡余额,还有一百多万。“当时很慌,又想当导演又想当编剧”,他去报了个导演大师班,但真正的收获不是学到什么,而是有一天和来上课的导演聊天,导演说“你们演员一部戏都有50万了吧,是不是够你用一整年还转弯”?

  这句话像惊雷一样劈中了王传君,“我想想高中同学,做普通工作,一年15万,有孩子房子,还能一年出国旅游两次。他们才是正常生活,我这样太不正常。”

  他卖掉了车子和房子,给自己的前半生划了一道杠,就此别过。他蓄起了年少时不敢留的长发,穿上松垮的外套,一个人背着行囊去旅行,在异国街道自己跟自己对话谈心。他去日本找同样热爱表演好朋友金世佳,跟他一起聊话剧角色探讨什么是一个演员真正的坚守;他到话剧工作坊免费帮别人读剧本,就为了接触到更多优质的好故事距离真刀真枪的好表演更近一点。

  2016年底,《罗曼蒂克消亡史》上映,王传君的顿悟投映到了电影上,一如金蝉脱壳

  好好拍一部留得下来的片子

  关于《罗曼蒂克消亡史》,王传君当时是在片场给导演程耳发的“面试照”。经纪人劝他捯饬一张精致有形的硬照,他却随手撸了一张胡子拉碴眼神颓丧的自拍发了过去。

  程耳一下子就pick了早已脱胎换骨的王传君。当他带上小礼帽,穿上墨绿色长衫双手袖子里一笼,那冷峻的眼神里早已找不到一丝关谷的影子影片杀青时,他说:“好好拍一部留得下来的片子,不是为了热闹请大家吐槽,而是希望每个人心底的罗曼蒂克永不消亡。”

  这句话直白,却道出了一个演员最质朴心声。所以他和王志文合作年代戏《英格力士》,和徐峥合作《我不是药神》——他套着过时合体邋遢西服面色蜡黄,弓腰驼背,活脱脱一个饱受白血病折磨又充满活下去的卑微念头的小市民形象。他和徐峥饰演的神油店老板小吃攤儿接头,一个晚上连续吃了44个包子,就为了表现出一个潦倒拮据病人对荤腥食物本能渴望;随着吕受益的病情加重,他嫌自己不够瘦削,每天跳绳5000下减肥,硬是坳成了一副空架子;到最后,他又提前两天两夜不睡觉,几乎不吃不喝把自己虐得脱了相,才有了影片中吕受益临终前扎人肺腑动人演绎

  有人说,王传君拒绝《爱情公寓》大电影而选择《药神》,是他人生中正确的选择。“成为自己”,王传君用了至少9年,甚至更长时间

  人得在活着时尽可能选一些自己想干的事

  2018年4月19日,王传君加盟的话剧《抄写员巴特比》在上海黄浦剧场首演。《抄写员巴特比》是文学史上一部经典短篇小说作者赫尔曼·梅尔维尔被誉为“美国的莎士比亚”。《抄写员巴特比》展现了一个本该有绝对话语权的老板(律师),如何被一个不断礼貌拒绝他正常工作要求员工(巴特比)逼疯的过程

  在现实职场中,人们说“不”的机会不太多。王传君说这部戏最吸引他的地方,是学会说“不”,因为发现人活着特别短,得在活着时尽可能选一些自己想干的事。这让人想到两年前电影《摆渡人》上映时,王家卫几乎发动娱乐圈半壁江山微博转发“我喜欢”,唯独王传君是一句“我不喜欢”,醒目得很。

  十年前,刚出道的王传君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了《霸王别姬》,在博客郑重写道:“……在历史长河中,思想钓起了哲学,便在苦难上烤成智慧。食之,乐之,弃之。弃之,于是有了生生不息的、周而复始的那条长河。”

  世上本没有药神,要想更好地活下去,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成为你自己想成为的,不要成为他们所希望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王传君:“至少我来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