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王殊:落花无语对萧红
日期:2018-11-21 21:02:09 作者:王殊 来源:当代作家 阅读:

王殊:落花无语对萧红

  任何人的成就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当初,萧红是因为逃婚,毅然决然离开了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对她这一举动回复是:彻底扫地出门,是死是活永不供给

  她当初的拒婚逃离不知是缘于《玩偶之家》中娜拉觉醒的启示,还是天生骨子与生俱来的自我救赎。记得鲁迅先生评论娜拉时这样说:“从事理上推想起来, 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 就是回来。”

  她没有堕落也没有回来,却成为“30年代文学洛神”。

  虽然饥饿恐怖中也羡慕过卖笑的妓女和在父亲身边时的饱食终日未婚夫绝情的遗弃关闭了身后接纳她的所有门径,倔强的她选择了面对和听天由命

  勇敢的出走最终成就了她。

  然而,她也为出走付出高昂代价,在贫病交加中甚至差点死去。是萧军的出现挽救了她几近丧失的生存希望。由此她也把生命中炽热情爱奉献给了这个她等待已久却迟迟才出现的人。

  生命始终,爱却没有。爱越真,伤越重。

  萧军是她的唯一,而萧军除了她,仍有闲情逸致痴情总被薄情伤,因为“唯一”的缺憾背后总是潜伏着毫无余地悬崖,她不跳谁跳?她能逃婚,却逃不掉自己编织并沦陷的情网,这是她一生的硬伤。

  在电影《萧红》中,是萧军初次见她时对她的评价吸引了我:文艺的、倔强的、寂寞的。

  这几个词,似有一股魔力,让我放下手中的活计,静静地专心地看完了这部作品年轻时曾看过她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然而此时,必须重读一遍方才平息心中的重又泛起的波澜。书借来了,就在身边,还未曾开卷,必须先留下点文字作为铺垫,再慢慢进入她所渲染世界才能落下心灵因她而起的尘埃

  电影最后,当她归于尘土,洁白的小花映衬着她的墓碑,有这样一段文字为她作了注脚:

  为什么所有走近她的男人都会爱上她,哪怕贫病交加、身怀六甲、生命垂危。

  因为,她是一种很强大真实

  她裸露着的,不是身体而是灵魂,她用她的全力去爱,她的爱让她爱的男人变得强大起来,骄傲起来,随心所欲起来,然后她第一个被伤害。她的强大让男人下手很重,其实,她是很疼的。所以她不停地写作。寂寞和抚慰却来自写作。

  在梦中长大的孩子容易陷入孤单

  她在写作中寻找她的故乡亲人,寻找穷人妇女儿童,她在书写中静静地呼吸燃烧起来,记忆之火如此温暖

  她一生追求爱与自由,在这充满暴力的奴役与欺侮的社会中,从异乡到异乡。

  总之,她是不同女性。她的爱带着任性迷茫,在没有看清深浅之前,先投入进去,结果,弄的满身伤痕才知道是自己错了,而这样的错总是一犯再犯。

  网评有这样一句:明明有一支独立的笔,却偏要去当男人的附庸。

  她是寂寞的,想留不能留才最寂寞。 从小到大,她一直成长在寂寞中,多亏记忆里有爷爷与后花园陪伴。小城呼兰河遗弃了她,也成就了她,她想回去,却再也搭建不起回去的路径

  她一直往南,离开家乡与心灵越来越远.....

  她总是在焦灼追问人性,而脆弱的独立感救赎不了溃败的感性。还是那月光,只是影子变了。

  也许,她仅仅是想借男人的光芒来温暖自己的孤单。她忘却了,男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宽厚。她31岁的光阴里,满心是伤,下手最重的都是她想要依靠的男人。

  女人都是感性的,别人说,她与张爱玲最大的不同是,感性多于理性,因此, 伤的也最深。没说完温柔,就只剩下离歌了。

  最后,如果她不死去,会怎样呢?

  不管端木蕻良以前怎样自私逃避,她离世后,竟为她守了很多年。

  借来的幸福,只能归还。愿你已放下,常驻光阴中……

  猜你喜欢

  王殊:不畏将来,不念过去

  萧红:两个朋友

  迟子建:这个时代需要神话吗?

  张晓飞:我家的小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王殊:落花无语对萧红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