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春夏:“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那又怎样?”
日期:2018-10-20 21:00:11 作者:温野 阅读:

春夏:“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那又怎样?”

  文 | 温野

  最近的一期《奇葩说》里,颜如晶说的一段话,令人动容:

  「孩子人生就是一部连续剧,从第1集到第20集,他会慢慢地变。

  但不同的是,连续剧不看,我们可以补,孩子的人生是补不回的。1到20岁你不看了之后,你就永远都看不了了。」

  因为离婚或死亡等种种因素,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的其中一方也许会无法看到孩子完整的人生。

  也正因为这种家庭缺失,让「拥有父母」这件看似平常正当的事,在一些人的身上显得格格不入

  在他们身上,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个「单亲」标签了。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单亲家庭就意味性格孤僻、不合群等,仿佛看见一个完整的个体生生地被夺走了某些重要的「盔甲」;

  但其实,单亲家庭的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容易意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缺失」。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单亲家庭的人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呢?

  有人说,自从父母离婚,她变得自卑敏感,缺乏安全感,不懂得社交,心里负担很重;

  有人说,父母离婚后的自己性格过分独立要强、对婚姻恐惧、对亲情淡漠,不敢付出

  还有人说,父亲去世后的自己变得特别沉默,很少在别人面前表露情绪不喜欢热闹场合,总是独来独往的。

  其实,意识到自己的残缺,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放大自己的创伤

  姜思达就曾在《透明人》里透露了自己是单亲的这件事。

  他说:「当我小学年级,跟学校一起出游回来的时候,我妈就告诉我说她和我爸离婚了。我只能接受这件事,我改变不了什么。」

  改变不了的不止是姜思达,还有我的朋友Wendy

  父母在她1岁时就离婚了,所以她只能被通知、被接受,更无从改变这个事实

  她很早就意识到:

  即使在外人看来,她好像在物质上什么都不缺,但她在处理人际感情问题时却严重缺乏主动权,总是陷入被动消极状态,很难走出来。

  意识到自己父母过早离婚的过程,也是迫使她加速成长的过程。

  比如,她被迫换了不同的学校,住在不同的亲戚家里,次数多了也渐渐习惯了,也比同龄人更能适应陌生环境不怎么恋家,擅长忍受孤独

  比如,她不怎么害怕黑夜,也不害怕蟑螂虫子之类的,比一般人更早明确自己的目标,而且在面对挫折带来的痛苦时,能很快自我愈合。

  她说,她从不怪父母过早离婚。

  因为在那个「提倡婚姻就是搭伙过日子」的旧时代,能意识到「不合适就果断分开」的人太少了,而且双亲不幸福的人,不见得比单亲的过得要好

  她只是遗憾,没有正常意义上的童年,并且在加速成长的过程中造就了她最大的特点就是「早熟」。

  而「早熟」的背面就是由无数的隐忍、孤僻、自卑、不安等联结而成的,并没那么轻松

  单亲家庭的人总是无奈地忍受着大部分人的偏见——

  单亲家庭的人因为从小没有父母的爱,所以情绪会特别不稳定,这辈子都不敢跟这样的人有接触

  和单亲家庭的人谈恋爱真的很累,很敏感,又脆弱,要一直哄着她;

  我才不会和单亲家庭的人相亲呢……

  人性的吊诡在于,我们都讨厌偏见,但总是无意把「偏见」加诸于单亲家庭的人身上的也是我们。

  他们又做错了什么呢?

  很多人肯定都听过这样的故事

  因为恋爱中的一方是单亲家庭,即使两人共同走过几年爱情长跑,但却在最后见家长环节中受到另一方父母的强烈阻止,然后就此分道扬镳

  我的大学同学,和男友恋爱三年一直都很甜蜜毕业后即将走入婚姻的时候,感情却面临危机

  因为男友就是单亲家庭长大,从小就跟着妈妈生活,父亲又在前两年生了重病。她的父母觉得,「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会有点不正常」,特别反对他们在一起。

  即使这样,她仍就舍不得放弃这段感情

  她说,「准确来讲,我也在等。其实我就不打算结婚的,如果没有他我也不想结婚,没有那种期待感吧。」

  有人说,人们避免与单亲出身的孩子组建家庭,是一种朴素的规避家庭风险手段

  因为不能否认的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的确没有一段足够亲密坚定的家庭后盾作为支撑

  这样一来在面对自己的婚姻时会更容易对婚姻本身失去信心,不敢投入到一段长久关系中。

  而别人口中的「单亲的不要」,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削弱掉了他们在感情中的掌控权,这很不公平

  但也戳中了现代婚恋关系的真实状态,人们的确更倾向于和看似完整的家庭组建,这也很现实

  现代社会的断层在于:

  当我们看着更多的高楼被建起,当我们看着生活一天天变好,仍有一部分人在用旧有的观念试图阻碍我们对于尊重、婚姻、美好等更高的期待。

  而作为单亲家庭的他们来说,承认自身的缺陷再咬牙坚持的过程更像是陷入一个「剥离再重造」的循环中,甚至对于尊重、婚姻、美好等都不抱有任何期待了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春夏,是因为他们从春夏的谈吐感觉到她难得的「清醒自知、个性独立」。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春夏自幼父母离异,与妈妈相依为命,敏感脆弱,缺乏父爱初中时甚至为了喜欢的男生,偷钱和手机给他,被家人关起来暴打。

  她在最近的综艺奇遇人生》里透露:

  「我们家所有女性都离过婚,我无法从我们家的任何女性身上看到婚姻幸福影子和家庭生活幸福的影子。

  我非常期待在婚姻这件事情中获得愉悦感,但我可能会很害怕无法维持它。」

  关于「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子的」,她没见过,不怎么憧憬

  关于「青葱岁月里的恋爱是什么样子的」,她害怕亲密,不敢投入。

  但或许,这些略带灰色经历也成为了她身体的一部分,锻造了她的另一种自我:足够鲜活,足够真实,也开始渴望亲密。

  她后来把「李俊杰」的原名改成「春夏」,因为她原本内心很「秋冬」的人,而春夏代表了「温柔浪漫热情、恋爱、亲密的关系」。

  所以,不要否认单亲这个既定的事实,因为否认事实本身带来的痛苦会更大

  毕竟,有些羁绊是我们没办法选择的。

  就像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说的:

  胆小鬼惧怕幸福,仿佛棉花也会让人受伤一样

  或许童年的经历让单亲家庭的人失去了一部分来自家庭的支持,变得小心翼翼,但越往后就越会努力地探出头来,让胆小的自己变得更勇敢

  ——感谢人生里的暴击,但永远珍视生命出现过的真心,把所有的时间空隙都拿来「爱」想爱的人。

  单亲的「单」这个字,其实很妙。

  一面,透露着一个人孤独的盛景,仿佛万家灯火中,从来没有一盏灯为你而亮。

  另一面,却展示赤手空拳的「果敢」和义无反顾的「独立」。

  在《不完美女孩》这首歌下面,看到一条热评说:

  我常常觉得,单亲家庭的人或许在潜意识里就认为自己是不完美的,但谁能保证自己是完美的呢?

  真正的完美,是一个不被爱的灵魂遇到另一个很会爱的灵魂,他会保护你的刺,你会珍惜他的爱。

  如果小时候因为种种原因失去爱人本能,当真正长大的时候反而会带着这种本能更坦率地往前走。

  ——你缺失的,总会以另一种形式未来的某个时刻给到你

  这句话,或许你们听过很多遍了。

  但我依然希望你们对此深信不疑,然后向上生长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春夏:“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那又怎样?”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