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学生的聚集地
近日,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引起网友热议的事件,一所农业院校的某些学生,为“银环蛇被铲死”一案四处申冤抱屈,伸张正义。
由于案发现场是在学生生活和运动场所的附近,安保人员直接拿了铁铲处死了那条蛇,引起部分同学愤愤不平。
01按理说,本应该靠专业的人员使用专业的手段,将其逮捕后放生野外。
而当时银环蛇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在学校人流较多的地方,保安的职责就是维护校园秩序的安全,看到蛇的第一反应,首要考虑的也是学生们的生命安全。
有人割腕、跳楼、跳河、喝毒药自杀,你可能没听过有人用蛇自杀吧?
就在前几日,杭州一小伙因为生活的种种困境,在网上购买了银环蛇,欲用它自杀,但在死神将要带走他的那一刻,他又升起了求生的欲望,打了120急救电话,他求着医生救救他。
“没有被我咬过,你怎么能知道我有多毒?”
我自己不仅是个法盲,还是个蛇盲,在我的脑海里,蛇的种类用手指都数得过来,比如蟒蛇、蛇、蟒蛇、蛇……
提到蛇,人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恐惧感,我们从小接触关于“蛇”的文化,大都以狠毒、阴险、冷漠、狡猾的形象出现。
譬如《农夫和蛇》的寓言故事;《圣经》中引诱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蛇;“蛇蝎心肠”、“美女蛇”、“女人是毒蛇”等词汇形容人的狠毒、狡诈。
《封神榜》中的苏妲己把姜皇后丢进蛇窝的那个场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童年阴影,从此我对蛇的印象只有一个,恶心!
我觉得蛇滑溜溜的身体实在是恶心,我并不怕它,但是我怕死,遇到时,自己能避则避,不能避就只能杀了,以图自保,谁还想着它是不是国家保护动物?
对于冷血动物爱好者来说,说蛇恶心实属偏见,你没有养过它,怎么会了解它可爱?
02
做自己工作范围的事是本分,而超出自己工作范围的内容,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对其指手画脚。
从事这个职业的,基本上都是四五十岁的大叔,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也许他们就像城市的环卫工一样,大多数都来自生活的底层,靠着廉价的劳动力讨口饭吃。
假设我们自己在某个地方遇见了蛇,最大的反应是先避开,而安保人员忠于职责,为了避免引起学生的恐慌,处死那条蛇又有什么错?
如果安保人员没有及时处理那条蛇,如果那条蛇真的咬伤学生,又不巧的是学生抢救无效身亡,那这个责任谁来担负?学校?学校安保?医院?
等到那个时候,死的可不是一条蛇。学校会背上沉重的舆论压力,也许支撑一个家庭生活的安保人员从此被剥夺生计的来源,接受无良民众的口水唾骂。
这些你们有没有想过?没有思考过的你们,凭什么指望一个安保去甄别一条蛇,是不是国家保护动物,该不该杀?
曾经有一位下岗工人廖某的妻子患尿毒症,透析仅半年后,廖某已花光了所有积蓄。为了让妻子活下去,廖某找人刻了医院公章,并用这个假公章到医院给妻子做了将近4年的“免费”透析治疗。
就是他“只为让妻子能先不死”而犯罪,结果被成千上万的网友热捧为“真爷们儿”、“有情有义”,甚至把他供奉为“英雄”,法律的尊严遭到了严重地践踏,甚至有人唾骂法官无情,医院冷漠,社会的人心淡凉。
可终究他触犯了法律的威严,“以爱试法”的行为终究要承受法律的惩罚。
因为错了就是错了。
而安保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出于职责杀了蛇,虽不是明智之举,但却是最保险的做法。
就像警察抓犯罪者,如果他们对警察不利,警察还要傻傻地在那等着被反杀吗?出于自保他们只能把忤逆犯罪者制服。
03
那些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的身上,还自以为是的“圣母婊”,他们真的无知又可笑。
你喜欢吃土豆吗?我最喜欢吃土豆丝了。
一般吧,不太喜欢。
有人会不喜欢吃土豆?大家都喜欢吃啊,你这个人的口味好奇怪呀!
你喜欢胡歌吗?我觉得他可帅了。
嗯,不太了解。
什么,你连胡歌都不知道?大家都喜欢的青年演员,人品好,演技棒,你凭什么不喜欢?(有些明星招黑就是这么来的)
还有经常看到视频的弹幕,由于观点的对立,双方的阵营在一起互相撕逼,争论不休,所以我从来都不打开它。
张召忠在一个讲座中说过,我讲课、做节目从来不用稿子,都是娓娓道来,抽丝剥茧,循循善诱,有理不在声高,任何强加于人的吆五喝六都是没有用的。
拿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的行为,本身就是不道德。也许你们觉得它不该死,也许因为你们养过并觉得它可爱,但在很多人的眼里,在学生安全问题面前,它就是一条普通的蛇。
有人总是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强加于人,殊不知,也许你最喜欢的恰好是别人最讨厌的。
所以别再用你的眼光去衡量我,你说你不懂?刚好,我也不想懂你这样的人。
-end-你的转发分享
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