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雾满拦江
(01)
陕西灞桥,有位杨大哥。
古道热肠,急公好义。
因此被拘留7日。
(02)
说到借钱,米国人有句谚语——不要把钱借给朋友。否则,你会在失去钱的同时,也失去朋友。
杨大哥不信这个。
有钱,为什么不借?
有图有真相。
杨大哥震惊了。赶紧上网,把消息告诉朋友,提醒希望司机朋友们,注意安全。
真的很古道热肠了。
(03)
不是给他送锦旗来了。
……没车祸,那小姑娘发来的图片,又是怎么回事?
网上随便搜来的呗。
(04)
情况原来是这样——到了还钱的日子,小姑娘可能是自己没钱还。就想找个办法,把还钱的日子,往后拖一拖。
怎么一个拖法呢?
她编造了车祸的假消息,说自己正堵在路上。
杨大哥见坑就跳。
果断转发。
至于借钱不还、编造这条假消息的小姑娘……批评几句,就算了吧。
(05)
杨大哥被拘留,让好多人看直了眼。
有木有搞错?
杨大哥是发布了假消息。可这假消息并非是他编造。而且他转发时并无恶意。说到底他也是受害人啊,只是被人家骗了。
然而——古道热肠、急难援手的杨大哥,被拘留了。
是不是哪儿弄错了?
(06)
因为被人骗了,所以要被拘留。
杨大哥的心里,一定很复杂。
(网络图片)
(07)
——但无论如何,如果杨大哥长长心,在听到别人说话时,先给自己一个问号;在看到消息时,先核实一下。事情的结果,多半不会是这个样子。
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不是你古道热肠,就一定会落得个好结果!
(08)
如果一个人只知道黑白,他一定是个失败者。
明明没做错,却惹上大麻烦。
——杨大哥之错,错就错在他不知道:善行本身是对冲的,一桩善行,会否认另一桩善行,或是让另一桩善行失去依据。
(09)
善行,让老兵内心充满温暖。看到流浪汉脸上的笑容,老兵感觉自己,距离天堂又近了一步。
再向前几步,就能上天堂了……等等,那边过来一个警察。
警察在残疾老兵的车上,咣叽的一声,贴下一张罚单。
老兵震惊了,对警察解释道:我正在做慈善哦。
警察:我支持你的慈善,也请你支持我的罚单。
老兵:不是那啥……慈善也要被罚款吗?
警察:如果我不罚你,就会接到当地居民的投诉,我就会因此受罚——听明白了没有?你所谓的慈善,是让我来付出代价。你做慈善我买单,你咋这么不要脸呢?
不是……那啥……我明白辣。
下一次,残疾老兵又开车带食品来到。他跳下车,立即招呼流浪汉们:快快快,大家动作快点,趁警察发现咱们前,赶紧把食物搬下去,快点……
流浪汉们大惑不解:这是干什么?你是在做善事,又不是做贼,干吗要偷偷摸摸摸?
残疾老兵:知道你们为啥一个个身强体壮,却沦为流浪汉了吧?
就是因为你们认知有问题!
所有的善行,都是有成本的!
这成本,不只是免费的食物,还有分发食物时的社会管理成本。后面这部分成本,不是我来支付,就是警察来支付。
我不可能让人家警察,支付我做善事的成本。
我自己,也付不起这个成本。
所以咱们的善事,就跟做贼没两样!
——行善如做贼,只因世道灰。
晓得咯?
(10)
为什么会被阻住呢?
——过高速路,要缴两百多块的路桥费。
但慈善组织不乐意了:凭什么?我们是慈善人士,慈善还要缴高速费吗?
为什么你的慈善,要强迫别人买单?
坊间人士评论说:6个小时不肯缴钱过去,差的不是那两百块钱:
是别人不知道自己做了好事的悲愤。
所以才会故意停滞在高速路口,也好让别人知道自己做了善事。
慈善是好的。
炒作是对的。
——可迟早有一天,你必须要自己为自己的善行买单。
(11)
回到陕西的杨大哥,他借钱给人也好,发布讯息通报朋友也罢——这些好事儿,都是有成本的!
借钱给人的成本是——失去钱,又失去了朋友。
发布讯息的成本是——他错发假消息,为此被拘留7日。
——不是说我们不要做好事,而是这几件事,告诉了我们善行的规律:
以为不需要动脑子,举手之劳,就能够获得善行的名声。这种低幼认知,有可能好心做坏事。伤害了别人,让自己也付出代价。
第二:善行是强大的能力。
一件看似简单的好事,却没人做,一定是你没发现潜在的成本黑洞。所以我们要让自己足够强大,才能够接盘巨额成本,满足自己做点小小善事的欲望。
第三:善行多在灰色地带。
灰色地带,存在着不可见的隐秘利益冲突。哪怕是你喂几只流浪猫狗,都有可能遭居民投诉。所以想要做善事,你得足够机灵。
第四:最大的善行,是照顾好你自己。
如陕西杨大哥,钱没了,朋友散了,自己进拘留所了。之所以弄到这地步,就因为他没有事先核实过朋友发过来的车祸信息。如这般轻率莽撞,是对自己的最大不负责任。
善行之外,我们更要关注人性,领悟财富法则。只有当我们的经济能力足够强,才能够照顾更多的人,才能够让善行如阳光一样,普照大地。
灰质世界,变数无尽。我们所说的一切,也只在这几天起到效果。随着时间流逝,人性的聚合会发生意想不到的逆转。我们今日奉行的一切,在明天,就被变成彻底的荒谬。而这,就是认知。
(12)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
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所谓认知,无非不过是心明眼亮。做事时不轻率,不鲁莽,能够让自己所做的事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被逆转——辨证法告诉我们,现下适用的一切,终将失去现实依据。我们必须要学会一件事:善行只是为了践行我们自身的社会认知,为了实践我们的人生理念。无论结果如何,都安之若素。我们还要牢记,善行义举,是通往智慧的光明大道,唯一妨碍我们行进的,是我们那难以消除的名利之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无论我们遭遇到什么,善念常在,无愧于心。波折面前,无怨,亦无悔,这就够了。
雾 曰
——有时候却在多数人手里。还有时候谁的手里也不在。
去年今日
决定每天在打赏的朋友当中,
随机抽取一人,
送出一本好书。
让我想想,
这周寄《我不过低配的人生》,
哪位会是那个幸运儿呢?
(PS:每周五统一寄出~)
请这位“索昕”宝宝
“打赏中奖”
联系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