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女生本来和男朋友在微信上分享一天的趣闻乐事。聊到中午在哪吃时,女生表示和朋友去了一家好评很高的西餐厅,因为她很喜欢吃意面和鳕鱼排,而那家的口味确实相当的棒。
然而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一件在她看来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被男友斥责“装逼”“令人无语”.....
女生对此十分不解,在网上吐槽道:
@董三巡:你不喜欢吃螺狮粉没问题,但请你不要在我想吃的时候 ,说它“恶心”OK?
@qwertyuiop:之前去公司楼下咖啡厅喝咖啡,同事非说我“奢侈”“真有钱”,说她宁愿喝速溶咖啡,感觉两个差不多。你喝你的就是干嘛一定要BB我,真是每次想起来就好气。
@秋天好舒服:和前男友之前去买零食,不管拿什么他都要在旁边絮絮叨叨:“这个我吃过超级难吃”,“你居然喜欢吃这个啊”,“这个口味太奇怪了,别拿别拿”,“吃这个,这个好吃”.....
常常听人提到尊重职业,尊重梦想,却往往忽视了同样重要的一点——尊重他人的饮食习惯,尊重他人的口味喜好。
/02/
一点点香菜末对我来说都是灾难,因此每次出去吃饭,总要再三强调不要香菜不要香菜。某次和同事一起吃馄饨,我照例在柜台那边放了醋和辣椒,开心的捧着馄饨准备回座位吃。忽然一勺香菜从天而降,落在了我的汤里。
“吃馄饨怎么能不放香菜呢?”
“不放香菜的馄饨根本不算馄饨。”
“你这个挑食的毛病要改改了。”
.....
同事拿着挖香菜的勺,一脸笑嘻嘻,她知道我对香菜有多讨厌的,却没想到我对香菜的深恶痛绝在她看来只是简单的挑食,当时整个人就不好了。
我的状态
那碗馄饨最终我一点也没吃,又去了别家重新买了饭,而之后她却气呼呼的告诉别人,我是“大小姐脾气”,“难以相处”,“口味清奇”....
我的内心
如果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起码品德,它反对的是对他人的故意伤害,主张自己活也让别人活;那么,“己所欲,勿施于人”便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它尊重的是他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进而提倡自己按自己的方式活,也让别人按别人的方式活。
在口味选择上同样如此。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饮食习惯,萝卜青菜各有所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你有爱和不吃的自由,我也有不爱和吃的自由。若简单地以自己的喜好去界定别人的习惯,未免有些太不讲理了。
/03/
之前曾看到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口味不同的人,还能一起愉快的玩耍吗?”
她表示自己谈了一个男朋友,刚在一起的时候各种甜蜜,但随着了解增多,关系的增进,一些问题不可避免的凸显出来,首当其冲的就是吃饭的口味冲突。
男友是无辣不欢,吃火锅一定是重辣,泡椒风爪、麻辣鱿鱼丝....一次一袋都不带喝水的。而她则是标准的广州口味,一点点辣都吃不了,所以总担心走的越久矛盾愈加凸显。
这让我忍不住想起朋友说过的一件事:她出生扬州,吃惯了淮扬菜,也是标准的清淡口味。大学毕业后,去了北方工作,认识了一群嗜辣的朋友,身边总是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吃火锅吃清汤,你也太奇葩了吧?
辣都不能吃,你也太弱鸡了吧?
就这么一点点辣,你至于吗?
....
不能吃辣的人,好像就沦落到社交鄙视链的底端。
有时候真的很崩溃
前不久她和其他人一起去好友家做客,嗜辣的好友提出要点周黑鸭当零食。她的第一反应是又要被劝吃辣了,嘴上说着“随便”,心里却是无奈。然而等卤味到了,她惊讶的发现,在一堆辣鸭脖鸭舌鸭锁骨中,居然有一包不辣的卤鹅肉。
“你不是不能吃辣嘛。”好友轻描淡写的说道,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她触动颇深。
“真正在乎你,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你身上,她会尊重你的喜好,并且总能找到两全齐美的方式”。朋友这样说道。
而更让她惊喜的是,这一次的聚会让她发现了周黑鸭竟然有了不辣的口味。
超级惊喜
毕竟在印象中,周黑鸭是只属于吃辣爱好者的狂欢,哪怕是甜辣口味,对不能吃辣的人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及。
有个湖北的室友,开学带了周黑鸭来,跟我讲你尝一口,这个不辣,是甜的。尝了第一口:嗯,好吃好吃;第二口:咦~有点辣哦;第三口,卒.....
而这一次,周黑鸭却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卤鹅肉多骨少,肉实够味,连骨头都入了味,一口惊艳两口沦陷,分分钟让人欲罢不能。
重点是一点辣味都没有!一点辣味都没有!一点辣味都没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绝对是不吃辣星人的福音。
公司加班,出去旅游,或者在家追剧看电影,来上两盒,再整点小酒,简直不要太完美!
鹅香飘逸,没有辣味
够劲道,没辣味
越吃越过瘾
周黑鸭,用更多的选择告诉你,自己的口味自己做主。
辣或者不辣,都由你自己决定。
还在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