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葵花说
公众号:胡慎之
最近,豆子妈妈有些焦虑,因为学校的老师跟她投诉,豆子在学校里卖东西。
豆子卖的东西不是什么零食、玩具之类,而是自己亲手画的迷宫地图。他很喜欢玩迷宫,对于逻辑学各个方面的内容都很*,所以经常有很多同学来找他买他画的迷宫。
他卖的那些迷宫图也不大,就是一张普通的A4纸,上面是由豆子亲自设计绘画的主题迷宫,卖两块钱一张。生意还挺好的。
只从这件事情本身看,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但对于学校的老师,包括很多家长来说,这件事都是不被允许的,因为他们觉得孩子才8岁,怎么可以在学校里卖东西。
可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反而是觉得豆子长大了。起码从这件事里面可以看出,豆子有两方面的能力是已经比较完善了。
1社会化能力
我们所说的社会化能力,就是孩子能表现出具有社会概念的行为,懂得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每个人都必须要遵循的规定。
这件事中体现豆子社会化能力的有三点:
付出和回报之间的关联和平衡对于一个人来说,我们很有必要知道,付出了就可能会有回报,并且能够获得的回报就一定是你付出的结果。而不是从小养成习惯,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回报就可以自己送上门,或者由父母帮我们完成全部的事情。
我们会看到在一些精英家庭里,很多的孩子大概从三岁左右就会开始接触金钱,而且获得金钱的方式肯定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来的。比如,他喂养一次宠物有多少钱,做一次家务有多少钱。
实际上当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去获取回报时,就是跟世界建立合作关系和资源交换关系的时候。
通过合作买卖的方式,产生合作意识在真实世界中,有一种规则叫资源交换规则。有部分爸爸妈妈会害怕孩子过早的接触到这种规则,让孩子变得势利化。但其实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还是合作共同体这么一个概念,这些都是一种资源的交换。
所以,父母不需要太过害怕孩子因为懂得这种规则,而变得不好,反而会让他们更好理解付出和回报的概念。
提升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就是当我们有能力去为他人创造一些价值,或者对他人是有利的时候,我们能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感。
所谓自我价值感,就是我们意识到自己是被别人需要的,自己是有完成事情、帮助他人的能力的。
实际上,这三个方面都是社会化的过程。
2分离个体化能力
当豆子有足够的能力去挣到自己的钱的时候,实际上就证明豆子不再是一切都依赖父母的给予。他懂得了如何去划分自己与父母的界限,如何去掌控和支配自己的财务。
边界意识豆子有一个可以自己自由支配的钱盒,里面的钱不多,但他对于钱盒里面的钱是非常在意。
我们有时候会开玩笑说:“你是一个小财迷。”
但豆子会马上反应回答说:“这是我的东西。”
这是孩子边界意识清晰的一个体现,你的、我的、我们的都是需要分清楚的。
什么是我的情绪,什么是你的情绪。
只有当我们拥有了边界意识时后,我们才不会粘在一起,也不会因为自己是孩子身份的缘故,被父母将一切淹没掉。
很多富二代他们虽然很有钱,但这些钱全部都是父母给予的,都不是他自己去争取回来的。因此,他们经常都找不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或者当他发现自己没有能力去超越父母的时候,就会对金钱的使用产生误解,导致他们会做出一些奇怪的消费举动。
这就是因为自己的身份被父母淹没掉了,别人见到自己都只会说是谁谁谁的孩子,而不是直接说我们自己本身。
所以,当边界问题清晰后,我们就能分清我虽然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但我还是我,我有属于自己的一部分。所以豆子的钱箱,实际上就是属于他个人的部分,这就是一种边界。
掌控和支配能力我问他:“豆子,你的奖金将怎么安排啊?这是属于你的,因为这是你努力所得的,我们都不会去用,你想怎么支配它呢?”
他说:“我想请爸爸吃一次披萨。”
随着孩子长大,他会逐渐跟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一定会接触到钱,而且如果孩子能够学会自己去创造一些属于自己的财富的话,我们也无需去回避这个问题。
因此,当孩子认识到钱这个概念时,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很有必要告诉他们,这些钱是属于谁的,你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获得财富,这是家庭必修课中的一门。
当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小财富时,哪怕只有10块钱,也是需要孩子自己学会如何去支配这笔钱。在这个学习的过程里,其实也是考验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时候。
作为父母来说,我们可以尝试给与他们一些小考验,例如:告诉他们如果这个月的零花钱你没有花掉,那么我下个月可以给你双倍或者更多的一些零花钱。或者你可以把钱存在爸爸妈妈这边,我们会给你多一些利息。
面对这些考验,
有的孩子可能还是会选择快速把钱花掉,拿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或零食,因为他们学不会等待,也没有相关的理财概念;
有的孩子则可能会选择忍住不花钱,或者把钱先暂时放到父母处以获取一定的利益。
在这个过程中,也等于培养了孩子的金钱财富观,包括如何去使用这笔钱,如何去投资这笔钱实现投资增值等。并且还可以训练孩子的延迟等待能力,延迟满足能力,自律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这些能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而钱则是让他们明白的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方式。
3从我们目前的中国家庭状况来看,好像很多的父母都羞于跟孩子谈钱,觉得会把他们带进全是铜臭味的社会中。
很多时候,这个社会或者这个世界是如何的,都是取决于自己 本身的态度。我们认为世界是会伤害我们的,那么它就是坏的。如果我们觉得世界是美好的,那么它就是好的。
所以有些父母可以尝试换一个角度去理解这个财富问题。
当豆子被老师投诉后,我并没有特意去对豆子进行一些所谓的修正。相反的,我和他妈妈一起跟他讨论了一下,提议他要不要换一个转换方式,因为可能很多小朋友都没有钱,但他们也*。
豆子最后采用了以物换物的方式,用一张迷宫换十张白纸。
这样的方式同样可以让豆子体会到付出和回报,服务意识,合作意识,边界意识等的内容。
很多父母都会觉得孩子不懂钱,不知道该如何跟他们讲解钱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孩子较为熟悉的东西来这算,例如:孩子喜欢喝酸奶,我们就把钱换算成酸奶,告诉他多少钱可以买多少瓶酸奶,这些酸奶加起来的体积有多大,可以把家里的哪些地方占据了等等。
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包括对钱的态度和如何去使用钱,是父母与孩子对话的必然一课。在幼年时期形成的金钱观会直接影响到他成年后所选择的消费方式。
有的孩子就算上了大学也还是经常乱花钱,没有任何节制,就是因为小时候父母没有对他进行金钱方面的教育和指导。
也有的孩子可能在大学,甚至中学阶段,就已经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财务,对于金钱有一个客观的认知,并且能用较为成熟的态度去对待金钱。
在我们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给予他们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有金钱,有交易,有付出和回报,还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可以随手可得,包括金钱,这一点很重要。
这是父母在育儿过程中的一种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最终将会体现在孩子的身上。
lt; The End >
胡慎之,知名亲子关系专家,向日葵心理创始人,向日葵爸爸。新书《陪孩子度过生命第一个三年》、《父母的教养,孩子的成长》京东当当热销中。
如果喜欢本文,可以给我们一个赞或评论哦!然后点击右上角
就可以把我们设为星标,以后我们更新就可以马上看到了!
我们在这里,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