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爱情题材长篇小说《旧国梦》由作者熊依萌授权本号原创连载。之前已推送的章节,可以选择本章正文前的目录点击阅读。
自序与楔子
第 1章 绵绵女儿心
第 2章 沪上贵千金
第 3章 相见两不言
第 4章 不如不相见
第 5章 禅院喜相逢
第 6章 游园惊梦人
第 7章 戏园赏新戏
第 8章 言尽心底事
第 9章 月上柳梢头
第10章 若能同甘苦
第11章 风波又起时
第12章 忆青梅竹马
第13章 医者赤诚心
第14章 秋风扰我心(上)
第14章 秋风扰我心(下)
第16章 莫辩婚姻事
第17章 得理不饶人
第18章 后宅烦心事
第19章 何能话相思
第20章 如何过年关
第21章 无事不登门
第22章 恨不相逢早
第24章 天涯沦落人(上)
第24章 天涯沦落人(下)
第25章 只恐风波恶
第26章 便尘埃落定(上)
第26章 便尘埃落定(下)
第27章 奈何月儿明
第28章 且往大上海
第29章 何事扰春风(上)
第29章 何事扰春风(下)
第30章 海上一粒沙
第31章 叹寄人篱下(上)
第31章 叹寄人篱下(下)
第32章 察言观色间
第33章 谨小慎微处
第34章 奈何动情时(上)
第34章 奈何动情时(下)
第35章 感情亦难辨(上)
第35章 感情亦难辨(下)
第37章 人心多难测(上)
第37章 人心多难测(下)
第38章 洋场初见欢(上)
第38章 洋场初见欢(下)
第39章 变化多端时(上)
第39章 变化多端时(下)
第40章 世界共此时(上)
第41章 世界共此时(下)
第42章 百感交集时(上)
第43章 百感交集时(下)
第44章 患难见人心
第45章 初见名洋场
第46章 另眼看世界
第47章 人杰大抱负
第48章 沪上正飘雪
第49章 亭亭玉殿春(上)
第50章 亭亭玉殿春(下)
第51章 金陵又海棠
第52章 三月雨潺潺
第53章 小荷露尖角
第54章 不关风与月
第55章 疏影水清浅
第56章 应是故人来
第57章 磐石无转移
第58章 将心向明月
第59章 月绽浮云里
第60章 沉沉未须臾
第61章 冰壶玉界上
第62章 安知燕雀志
第63章 岁月不待人(一)
(63)
岁月不待人(二)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人言秋悲,大概是说从盛夏之热烈转至秋日之阴郁,时光骤然走进另一个阶段了。
中秋夜后的清晨,文琮走到他和婉凝栽下的桂花树前,却见婉凝也站在树前发呆,他便走近,笑道,“清晨露中,婉妹穿得太少。”
“三哥来啦。”婉凝温柔道,“若不是昨天阿奶说起,我都忘了这棵树是我们小时候种的。”
“你那时候才两岁,怎么会记得这些事。”文琮笑道,那年他快九岁了,皮得很的年纪,心思全在栽树上,哪里记得两岁的婉凝小不点,也不过是算算年龄差,想来她那时才两岁多些,“别竟在寒露里站着,难道回来,走罢,陪阿奶去吃早饭。”
“好。”
两人还是下意识得一前一后地走着,文琮许是想起了什么,走了一会儿便放慢脚步,等她跟上他。
婉凝笑他可爱,微侧着头,看看他目视前方、一如往常严肃的侧脸,更觉可爱。
“往常这时辰,老太太早起来梳洗好了,准备吃早饭了。可今天都到了这么晚,还倦在床上,我已经让去请大夫了,婉凝小姐来得正好,快先给老太太瞧瞧罢。”他们才到刘老太太的院子里,听芮香说。
“快。”文琮抓起婉凝的手,赶紧让婉凝进屋给阿奶瞧病。
刘家老太太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嘴唇发紫,盖着棉被;婉凝将手搭在刘老太太的手腕上,只感觉老太太脉象虚浮,阳亏阴积,再看面色,大概知晓其病理,老太太气虚肾亏,是上了年纪的缘故,日常需特别保养,昨日螃蟹宴,老太太不仅多食了几只螃蟹,还贪多了几杯菊花酒,身体本就湿寒,菊花酒寒上加寒,无疑雪上加霜。
“阿奶如何了?”文琮焦急地问道。
老太太慢慢地睁开眼,瞧着跪在床边的挨得很近的小两口,艰难地挤出笑脸,道,“大清早的,都围着我一个好婆子做撒?”
文琮看到阿奶醒了,长吁一口气,道,“我带着婉凝来给您请安呀。”
老太太看婉凝微簇着眉,再看看屋外头的天气,笑道,“不过是昨晚上贪杯多喝了些,不碍事的。”
老太太又磨蹭着婉凝的小脸,道,“傻姑娘,看这小脸,竟比年初更瘦了。”
泪花瞬时在婉凝的眼眶里打转,她又不敢在老太太面前表现得太过惊慌担心,于是把脸偏到另一边,文琮看她别过头不敢看他和阿奶,放佛瞬间懂得些什么,又有些心疼她,笑着开解道,“都是我不好,一大清早惹得妹妹生气。”还揽过婉凝的肩头,细看看她,终是没有落泪才放心。
“想来还没吃过早饭罢。”老太太的声音有些许低沉沙哑,“芮香,让人摆早饭罢,昨天安排的鲜虾小笼、蟹粉小笼、蟹黄面都让送过来,给琮儿和婉儿。”
芮香如往日笑脸,道,“早安排好了老太太,昨儿个吩咐过厨房,今天一大早我就差人去请了三少爷和三少奶奶来。三少爷和三少奶奶先请到外间等候,我伺候老太太梳洗。”
婉凝和文琮坐在外间,小丫鬟们一如往常一波一波地端着早饭进屋,老太太摆晚饭比平时晚些,小丫头们只觉是节日当头,老太太心情舒畅,贪睡了些,只有婉凝和文琮两个,惴惴不安。
文琮见婉凝一直搓着手,便伸出手握住她的,道,“怎么?觉得冷么?”
婉凝无助地看着文琮,惊慌中带着落寞,文琮宽慰道,“阿奶一会儿便出来吃早饭了,无论如何,不要这样子。”
“好。”
婉凝走到书桌前,给老太太写了一剂药方,又叫了小厮,到镇上给老太太抓药。
刘老太太比平时梳洗的时间长些,由芮香扶着,强撑到饭桌上,婉凝让人做了小米粥,放在老太太面前;老太太却不依不饶道,“我的蟹黄面呐?这时节的蟹黄面最是新鲜。”
“阿奶,这蟹黄面鲜爽,我要多吃一碗。”文琮有些撒娇道,一边把老太太面前那碗面抢过来,想倒在自己碗里。
“多大的人了,还跟阿奶抢面吃。”老太太笑话文琮,又对芮香道,“那让厨房再盛一碗来。”
芮香也是个机灵的,陪笑道,“昨天宴会的黄壳蟹就剩这么多,今儿的新鲜黄壳蟹还没送来,厨房统共做了八碗蟹黄面,按照您昨天安排的,二老爷房里送了两碗,大少奶奶、二少奶奶和四小姐房里送了一碗,便只剩这三碗了。”
“好啦好啦,你这混小子,又占了个便宜。”老太太指着文琮的脑门,笑道。
文琮满足又幼稚地笑着,仿佛还是二十几年前那个总是可以在老太太面前有求必应的孩子。
蟹黄面的滋味,婉凝一点都没尝出来,总有各种幼时画面在脑海中闪现着,都是小时候在陈墓,她与文琮承欢在刘家老太太膝下的事;她气自己,怎么今日如此追忆往事。
从刘老太太房里出来,两人在长廊上静默地走了好久,文琮才问婉凝,“阿奶的病情如何?很严重么?”
婉凝又含着泪,把头别到另一边,文琮此时更加心焦,急道,“怎么了?今天好好的,怎么一直哭哭啼啼的?”
婉凝再也止不住眼泪,豆大的泪珠夺眶而出,文琮一时心慌,不知如何安慰她,便道,“要不,我带你去镇上听戏。”
婉凝有些哭笑不得,又道,“阿奶的身体比去年差许多。”
文琮微微叹气道,“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但我们,能为她做的,能帮她保养的,更要尽力。”
婉凝微微点点头,开始擦眼泪,文琮也心疼地伸出手,轻轻帮她拂着泪光。
“哈哈,被我们撞见啦,三哥欺负三嫂了嘛?害得三嫂抹眼泪。”刘家叔叔的一对龙凤胎儿女文珹和文琇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笑道。
这对还不满十二岁的双胞胎是文琮叔叔家的活宝,也是老太太的心头肉,只是长年累月在香港生活,每次回来都有些慢热。
“你们跑到这里来干嘛?”文琮给婉凝擦好了泪,才对这对可爱的弟弟妹妹道。
“五哥在和二哥辩论,二嫂让我们来找你。” 文珹和文琇异口同声道。
刘家老五和文钰不过相差几个月,还是上大学的年纪,在港大念大三,主修经济学,自己在港大又辅修了国际*,他与刘老二主修专业相去甚远,辩论论点竟在中国东北战事。
“九一八”发生未几,刘家在东北的生意便节节败退,“撤出东北”是刘老爷刚刚对东北分公司做出的战略部署,刘家叔叔与其哥哥虽与其兄长意见不同,想着东北局势虽不稳,却未到撤资的地步。
“东北军队不该坚持‘不抵抗’策略,关东军长驱直入,沈阳都快失守了。”年轻的文珹情绪激动,“还有听闻,是南京的蒋公下的命令。”
“不抵抗是牺牲局部,顾全大局,一则张学良的军队未必有硬碰硬的实力,二则还要顾全全局。战事一起,教育、医疗、社会治安都随之被影响,*的破坏是惨痛的,若能达成共识,养精蓄锐,等时机合适,再反噬入侵者,也未尝不可。”文璟从社会治安角度分析道。
“中*队竟如此软弱,外族*境内,竟还说是友人之间的小摩擦,关东军虽在东北生活延续了一代,但关东军入境与当年的八国联军又有何区别?”文珹更加激动。
文琦却从中劝和,“哎,有何争吵的,不过是放掉东北的山参皮货生意,对阿拉家的生意终是无碍的。侬gangsi不si啦。”文琦让文琮也跟着劝劝和。
文琮却若有所思,一言不发。年初时,Benjamin陈便从东北大学离职,到上海教学并合伙事务所,上个月又听闻梁生夫妇也有从东北撤离的打算。建筑圈的朋友和自家的生意,同时撤离东北,绝非偶然;他一向不喜*,可不问*局势,在如今的中华大地,似是绝非可能。
作者简介熊依萌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研究生、多部心理学译著译者、文学网站签约作者、连载《旧国梦》、《依依的婚事》、《与子同谋》三篇长篇小说。有民国历史考据癖,倾慕民国大师风骨,喜写民国人物故事。喜爱旧国梦的粉丝们也可以与作者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