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学习动力、做作业拖拖拉拉、讨厌上学……让很多家长们头疼。很多父母为此苦恼:“到底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学习呢?”
问题来了,你的孩子真的不爱学习吗?那他对什么*?爱干什么?
有一位家长跟我说,孩子爱看童话,一看看几个小时,吃饭都不情愿,书里无论什么细节孩子都清楚,甚至能背得下来;
另一个家长说孩子爱做飞机模型,各种各样型号的飞机都清楚,俨然是个飞机情报专家。
孩子生来就有学习的兴趣,从蹒跚学步到牙牙学语,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想了解更多,学习更多,这是孩子的天性。
在没有进入学校的学习之前,他的学习原动力来自于自己个人的兴趣,他觉得好玩,做起来非常的*。这是孩子爱学习的本性,这样的学习是不需要督促的。
可是上学以后,学习就成了一个任务性的事情,还追求一定的结果,并不是像之前有那么多的轻松和乐趣,所以孩子的兴趣就减弱了。用心理学的话说是学习行为没及时得到强化。
孩子为什么爱玩电子游戏?因为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有乐趣,得了一千分会说“太好啦”,得了一万分会说“棒极了”,得了五万分会出来个姑娘献花说“我爱你”,而且还能不断过关,总是在强化你进一步玩下去。孩子玩游戏的行为就会不断得到鼓励,得到强化,当然动力十足。
一、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
1.让孩子觉得学习有趣:
兴趣是学习一切的原动力。遗憾的是,很多人的天然动机都被老师或家长偷换了,也就是说从为了乐趣学习,变成为了父母、老师,为了考试学习。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你在为谁而“玩”?一个很值得回味的问题。
人的动机不外乎有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是内部动机发挥作用,他会发自内心地努力去做好。如果是外部动机起作用,他将会被环境所左右,情绪就会受外部因素所左右。
故事中这老人的确高明,他将孩子们玩的动机,不动声色地从获得乐趣变成了获得金钱。获得乐趣这一点,他是无法控制的,但钱他可以控制,在小学生们为钱嬉闹以后,只要他不给钱了,他们自然就不会闹了。
其实,我们从小开始,就接受着这样的熏陶——依靠外部评价确认自己。父母太喜欢使用物质奖励和口头表扬来控制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最初动机,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外部的评价。
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天然具有很强的学习欲望。几岁的小孩成天兴高彩烈地翻箱倒柜、乱涂乱画,那是在做什么?—-那是在做科研、写文章!如果这些天然的动机一直保持下去,如果一个人总能在兴趣支配下学习数理化、政史地等,那他迟早都会成为那一行的杰出人物。因为兴趣是学习一切东西的永不衰竭的动力。
一个人每天去劳动,如果劳动成果没人分享,他是没有持久动力的。小孩子也是一样,要让他有学习兴趣,就要让他觉得有人愿意跟他分享一天的学习收获。
孩子回到家,妈妈可以问:“孩子,今天语文学了些什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然后要学会示弱,告诉孩子“妈妈这些都忘记了,你来做妈妈的小老师吧。”
这样分享了孩子的劳动成果,也会诱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另外培养孩子的成就感,有成就感才会*。
莫言为什么会喜欢写作?他自己回忆说,就因为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很喜欢他,把他的文章当作范文读出来。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小孩子要鼓励,要给他成功的体验,培养孩子的成就感。有成就感才会*。
孩子不爱学习的情况通常是:作业量大,或者题目太难不会做,导致学的没成就感,成绩不见提升,看不到学习对他来说有啥好处。
那如何才能让孩子坚持这些暂时没好处的学习呢?
一种方法是适当增加反馈,把孩子的作业分割成几个部分,每完成一个部分打个勾,让他休息一下,吃点东西。
一种方法是强调此行为的长远回报,比如:对孩子说,你现在学好英语,以后出国旅游,可以不需要翻译,你就可以帮妈妈当翻译。
二、家长要学习如何能让孩子有学习的积极性。
一二年级要陪伴孩子学习,孩子做功课家长可以边上看书练字。三四年级以后家长要尽量减少陪伴了。
有的父母容易盯着孩子,本意是好的,但给孩子造成被控制的感觉,双方都累,变成一种心理损耗和负担。
比如,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瞧你,写作业怎么弓着背、扭着身子?”“你看你的字写得像蚯蚓似的,能不能写直点?”这都影响孩子学习的兴趣。一个行为如果得不到鼓励,没有完成时的喜悦,还伴随着被指责的坏情绪,这个行为是没法坚持下来的。
孩子坐在桌前学习的时候,如果你总是坐在旁边批评、指责,让他内心产生愧疚或者害怕、厌烦的情绪,几次以后,坐在桌前学习就和这种负面情绪建立了联结。那以后孩子一坐在桌前学习,估计你没开始批评,责骂他就已经体会到了那种厌烦、害怕的情绪而无法学习。所以你一定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去指责他,如果真的需要跟他讲道理,也要在学习之前或者学习之后,当心境平和的时候和他一起找办法。
怎么建立好的联结呢?孩子做作业时分心是正常的,因为孩子只能集中十分钟的注意力,这时,家长可以装作没看见,过会儿摸摸他的头说“做吧!”。
还有,比如今天孩子学习很投入,你很轻松地走过去,跟孩子说“孩子,你学得很用心,做完这部分休息下有点心吃”。孩子体会到你对他温暖的爱。如果他每次坐在桌前学习你都给他这感受,以后孩子就会莫名其妙的喜欢坐在这,这种爱的温暖感就会带来力量感,孩子就能更容易把握好自己的行为。
所以我们要避免学习行为跟坏的心情建立联接,要让学习行为跟好的心情建立联接。
孩子的字写不好让它去。刚上学的孩子有的字写不进格子里,是他身体发育不到位的原因,是神经性问题,不是他不努力。
有时看着孩子写字,你也可以说“你和谁学的呀?怎么写得这么好看?”孩子就会越写越好看。让孩子觉得他能把事情做好,维持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字写不好、有时忘了做作业、有时考试拿个不太好的成绩回家,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历。对于孩子,家长要等,要有耐心,一般等到小学三四年级时孩子会慢慢赶上来的,不要一开始就把他的心理摧毁。
如果家长因此大动肝火,埋怨、催促和责骂,不仅让孩子的能量都消耗在处理这些所引起的负面情绪上,而且会加深孩子对学习的厌倦和恐惧。
浅睡眠的孩子神经发育弱、注意力弱;有遗尿现象和哮喘的孩子,中枢神经弱,精力不够集中,这样的孩子最怕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心态就坏了。高中生学不好的原因都是情绪问题,而小学生很多是生理发育没到位的问题。
有的父母把对未来的焦虑和不确定,传递给孩子。只有看到孩子在学习,才能减轻他们自己的焦虑。
有的父母喜欢攀比,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聪明?人家第一名,你呢?这样孩子慢慢就形成“我比别人笨”的心理定势。
父母要学会放下高期待,不要攀比,要以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孩子现在能跳1.2米,那1.3米就是比较合适的目标,千万不要因为别的孩子都能跳1.5米了,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跳那么高。更不要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逼着孩子读书,在压力下读书是做不好的。
当孩子有不会做的作业题问你时你该怎么办?当孩子向你报告成绩不太理想时你怎么反应?如果孩子问你作业题,总的指导原则是不告诉,千万不要说“这你都不会”,会影响孩子的积极性。
孩子说好难,你跟他说没什么难的。孩子内心觉得好难,我做不到,这种感觉好冲突。
我感觉真的很难,你却说不难,两个人不在一个频率上,你说的话我听不进去。
同频之后才能共振,当孩子的内在感觉被认同时,你后面的话他才会听。
孩子上小学时问我问题,我说我也不会,我有事情我先忙,让她先想,我告诉她我也会想。她想了半天也不会,我说不会就算了,只能不完成了,老师都教了你不会是你的问题,她说问了好几个同学都不会,我说那么是老师的事情,他没有教明白。孩子说不完成行吗,我说不完成不行,但不会做怎么办呀,她说要不再想想,过了一会儿她说看上去很难但做起来不难,终于想出来了,其实她做的是错的。我又开导他,她终于发现自己写的是错的。
要支持孩子自我探索的过程,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给他鼓励,让他感觉我能干好这件事,他就*了。
孩子说“没考好,考了95分”,父母告诉他下次努力点认真点,那95分有进步空间,考100分就不会再有进步了。
很多父母不这么说,知道孩子考了99分会说“那1分怎么丢的?”。孩子说因为少了一个点,父母往往会说少了一个小数点,如果发射火箭会出多大问题。不要给孩子过于完美的思维,让孩子对学习望而却步。
如果你认为世界是迷人的,你的孩子也会有相同的认识,因为激情是会传染的。
和孩子讲学习的意义:
你跟孩子说,地球上有人和动物,你看看猫狗过的什么日子?一千年前猫狗怎么过现在还怎么过,可人不同。人过的是创造性的生活,因为人会学习,大自然给了人的大脑就是用来学习的。你不学习也可以啊,那跟猫狗来到这个世界是一样的。
课堂学习就是在训练思维,把思维训练到一个高的水平。学习的过程是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你会逐渐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会学习到一些知识和技能,让你今后有更多的选择权,去做你*的事。
你也不是为了爸爸妈妈而学习,你学习是为了你自己,你是为了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从而使你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而学习;
你不是考试机器,你是为了增长智慧,为了探索你的人生价值,从而使你的人生更有意义和快乐而学习;
你可能还喜欢
普在:和孩子无法交流怎么办
孩子沉迷上网,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喜欢攻击别人怎么办?
9月深圳课讯丨普在导师带领《内在小孩疗愈》+《自在心灵家排》
普在邀您:台湾蜕变之旅身心灵工作坊
普在导师最近课程
9月21-23,深圳,内在小孩疗愈
9月24-26,深圳,自在心灵家排
9月28-30,台湾,蜕变之旅身心灵工作坊
10月3-5,福州,蜕变之旅身心灵工作坊
添加时备注:525,邀您进入微信学习群
转载请备注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