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对自律上瘾后,人生顺便开了挂
日期:2018-09-12 11:30:46 作者:哪梁爽哪喜庆的梁爽 阅读:

对自律上瘾后,人生顺便开了挂

    

  梁爽

  理性天蝎

  治拎不清、玻璃心、拧巴症

  点燃你自律的心

  让你上瘾的不是自律

  而是自律带给你的状态

  周末在家看了部11年的科幻片,《永无止境》。

  电影开头,主人公艾迪是个失意作家,拖稿成性,精神萎靡

  作息颠倒让他憔悴,审稿编辑对他失望,租来的房间杂乱不堪,女朋友也要和他分手

  后来他吃了颗号称能提高智商开发大脑潜力,让人变聪明的益智药丸NZT。

  他立马斩断拖延,专注高效,学习能力做事效率极大加速,每个细胞散发着生机光芒

  他打扫房间,码字写稿,外出跑步。衣着干净精神,状态斗志昂扬事业节节高升。

  从人人翻尽白眼的失意者,变成人刮目相看的开挂者。

  (《永无止境剧照)

  看到这里我很入戏,好想要这种NZT药丸,吃了就能开挂。

  但NZT的药效只能维持一天,艾迪对NZT上了瘾。吃药让他全天开挂,不吃药除了生理不适外,关键是他接受不了那个浑浑噩噩的自己

  我想现实中也许没有这么神奇极端的NZT,但这药有个代替品,低成本,更安全常见易得,没副作用,它就是自律。

  自律的习惯,就像是现实版的NZT,一能让人头脑清晰精力旺盛生活充实事业有成;二能让从中尝到甜头的人上瘾,让他们不自律反而难受

  就像电影里的艾迪不是对药物本身上瘾,而是对药物产生的药效上瘾一样

  现实中的人们未必对自律这个手段上瘾,更可能对自律后那种头脑清晰、精力旺盛、生活充实、事业有成的状态上瘾。

  不自律的人只能享乐

  自律的人更加追求享受

  我常写自律题材的文章,不少读者给我留言。我从中发现自律与不自律的人,快乐的状态和程度不同

  有个男生说,他在游戏中段位很高,但现实中成绩挂科,四级没过,怕毕业就失业,但就是管不住自己;

  有个新手妈妈说,晚上孩子睡后,她看手机视频看到夜里一两点,白天没精打采,但就是管不住自己。

  留言的字里行间,都是后悔和拧巴。

  一边喜欢打游戏、刷视频带来的快感,一边却讨厌打游戏、刷视频后的空虚自卑。尤其是“管不住自己”,是他们最深层的无力感。

  我去年出书时发起自律的打卡活动

  有个上海的女大学生坚持晚上微博打卡,或做了套模拟题并把错题更正,或先看无字幕美剧再看文本讲解,或读了某本书认真做了笔记,或跑步时闻到跑道旁合欢树的香气……

  我猜她做错题时会沮丧,没听懂英语时会气馁,摘录笔记时会手酸,跑步时喉咙会热辣难受。

  但从她的打卡图文中,我没感到焦虑茫然,更没察觉后悔或拧巴,而是过程苦乐参半,事后余味回甘。

  自律的习惯,让她获得稳固自信持久欢喜

  (插画师:Phf)

  蔡康永区别过“享乐”和“享受”:

  享受和享乐是不一样的事情,很多人享受的东西并不是快乐。

  如果你只懂得享乐或只愿意享乐,那你的人生比较辛苦一点,因为人生并不全然都是快乐。

  可是一个可以享受各种情绪的人,除了享受“快乐”之外,还可以享受“克服困难”,享受“失去之后失而复得”,他的人生会充满各种可能。

  如果叫这种人放弃这种感觉,逼迫他只能享乐,其他东西不能享受,他一定觉得损失巨大

  由此看来,不自律者上瘾的是即时快乐,属于“享乐”阵营;而自律者上瘾的是延迟满足,属于“享受”阵营。

  我觉得,享受包含享乐,更远远高于享乐。

  你以为自律的人很苦

  自律的人其实乐在其中

  很多人习惯拿着自己感觉的游标卡尺,去衡量别人的感受

  有人以为饮食清淡很苦,仿佛只有重口味才能唤醒味蕾

  我妈以前爱吃香喝辣,去年开始清淡饮食,不碰辣椒花椒,饮食以炖、煮、蒸为主,饮食变化带给她的身体变化很明显

  她曾是扁桃体发炎大户,体检也常年扁桃体肥大,还以为是作为教师,每天大声讲话的职业病。

  但吃得清淡后,虽然免疫力不如从前,但喉咙发炎或头疼脑热频率锐减,而且她越来越觉得食物本真的味道比调味料好吃多了。

  有人以为跑步很苦,回到家只想躺着不想动。

  村上春树从33岁跑到现在,每天10公里,多次参加马拉松

  说起坚持跑步,总有人向我表示钦佩:“你真是意志超人啊!”说老实话,我觉得跑步这东西和意志没多大关联

  能坚持跑步,恐怕还是因为这项运动合乎我的要求:不需要伙伴对手,也不需要特别器械场所

  人生本来如此: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很多人总觉得自律是苦哈哈的,是反天性的,那是因为他们只看到局部

  据心理学家研究,自律有三个阶段,前期兴奋,中期痛苦,后期享受。

  原谅我又要拿我“坚持了13年的早上5点起床”来说事,至今有人问“要不要这么拼,对自己太虐了”。

  我想说自律是向着目标的手段,每个人都有自己各阶段的自律行为

  我想在本职工作外,有丝分裂出一个写作分身。

  为想做的事早起2小时,有灵感时打字都打出节奏感,早上看的书记得特牢,不想看书就做瑜伽或打坐,我觉得早起很爽。

  追溯大一时跟着寝室学霸尝试早起,随着能背诵的英语文章越来越多,我感到兴奋;

  天气入冬,天亮得晚,我觉得早起好痛苦,好想窝在被窝里睡大觉,可看学霸背着我一日千里地进步着,我觉得为什么别人行我就不行,继续咬牙坚持;

  后来我越来越体悟到村上春树说的“跟意志力没多大关联”,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不会跟谁攀比,不再和自己较劲,我一般5点左右自然醒,冬天或头天较累会醒得晚些。

  前段时间我身体有点虚,5点左右爱人察觉我醒后,握着我的手希望我多躺下,可我翻来覆去,胡思乱想,起床后头昏脑胀,反而更不舒服

  我意识到我对早起上瘾了,别人以为我自虐,其实我在自high,若不是真心喜欢,不可能十年如一日。

  (插画师:Phf)

  清代学者王国维提出读书三境界,在我看来,自律也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为了达成目标,不得不适当地勉强自己。

  正如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说的,“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

  第二重境界是在坚持中面对诱惑惰性用意志力去克服。

  正如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的,“自律,就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其中必然经历放弃的痛苦,但是旧的事物消失,新的事物才会诞生。”

  第三重境界是在自律的过程中发现趣味性,在自律的结果中获得成就感,深挖并放大趣味性和成就感,渐渐地对自律上瘾到停不下来。

  正如村上春树所说,“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给自己一个对自律上瘾的机会吧,自得其乐同时说不定人生还顺便开了挂。

  - END -

  你总以为自律很难,那是你不知道自律之后有多爽

  200多位姑娘告诉你:家境普通的我们如何最大限度提升见识

  点击阅读原文,来微博找我玩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对自律上瘾后,人生顺便开了挂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