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替弟还百万巨债后被母亲堵门,重男轻女毁掉女孩有多容易!
日期:2018-08-30 12:17:51 作者:有料的 阅读:

替弟还百万巨债后被母亲堵门,重男轻女毁掉女孩有多容易!

  你因为孤独而哭泣

  但是我会一直留在你身边,不会离开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心里挺难受的。

  江苏扬州的樊女士遭人堵门,这堵门的不是黑社会,而正是她的母亲,母亲为了让她帮同母异父的弟弟还债,在她家门口堵了7、8个小时

  樊女士也是个一个可怜人,在她9岁时,亲生父亲就因病去世,母亲改嫁之后又生了一个儿子

  她这个同母异父的弟弟也不省心,才20岁的时候就在外面欠债100多万。

  也是幸运,那时刚好樊女士的亲生父亲留下来的老宅拆迁了,分得了三套房产和一些补偿款。

  为了偿还继父的恩情

  樊女士把分到的3套房子卖掉;

  替给弟弟还了债;

  并且又给了母亲和继父48万养老金

  原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可没想到母亲又再次上门找她要钱了。

  原来弟弟死性不改,又在外面欠了债。这次,她再次拿出了8000块帮弟弟还债。

  可就像个无底洞,没多久母亲又找过来了,这时樊女士坚决不肯再给钱,这就惹怒了母亲,于是便发生了开头堵门的那一幕。

  记者找上门时,这位母亲矢口否认是为了儿子要钱,也不肯将儿子的联系方式交出来。

  她口中只有一句话“你把钱给我,我什么话也不想和你说。”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樊女士居然做了一个惊人决定

  她为了防止母亲再次堵门打扰丈夫女儿生活决定要和丈夫离婚,搬去和母亲一起住,以绝后患。

  去年《欢乐颂》很火,里面樊胜美的角色市侩的让人讨厌,但又为她的遭遇心疼,她的爸妈只顾着儿子,把女儿当成了提款机,当时剧中情节气的人简直吐血。

  本以为在如此开放的今天,重男情女的现象应该会有多缓解,但现实证明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例子比比皆是

  我也有一个弟弟,幸亏我有一对开明父母,但我的奶奶确实是重男轻女的。我出生之后奶奶来医院看了眼是女孩之后就走了,之后的“洗三礼”也没有来,直到我妈妈生了弟弟之后才给她好脸色看。

  我小时候明白为什么去奶奶家,只有和弟弟一起去她才会把零食拿出来,而我一个人的时候只有水喝。

  前两天还有一个女孩小丁在医院报警,因为老公不顾她的意愿,在她已经生了两个女儿之后继续要她怀第三胎,就是因为老公想要一个儿子,逼她去医院取下节育环,她拒绝无用,便愤而报警。

  而据她所说,当怀第二胎的时候,婆婆就提出先去医院检查,如果是女孩就不要了,在连生两个女儿之后,婆家人对她越来越苛刻,更让她失望的是老公的态度

  悲哀生育权这项属于女性的基本人权,都没有办法由女性自己说了算

  上周和朋友们刚好讨论想生男孩还是女孩的话题,有朋友说,自己是想生女儿的,但考虑到家人的态度,还是希望第一胎生儿子。

  我们笑他,家里难道是有皇位要继承吗。

  他告诉我们,他回老家的时候,他奶奶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的跟他说:

  “你一定要生个儿子,你哥哥他们都生的女儿,奶奶在村子里都没有脸面了。”

  好吧,只有生儿子才有面子

  同样生而为人,在某些家庭,男孩和女孩却像在两个不同世界

  在有些父母的眼中,女儿就是赚钱工具,用来补贴儿子

  去年90后小明星徐婷癌症去世,网友因她26岁花样年华早逝而遗憾。她的家庭条件很差,爸妈生了6个女儿1个儿子,明显不生出儿子不罢休

  从上大学开始拍戏,五年拼命拍了几十部戏挣钱给弟弟交学费、交房子、替父母还债、买房,挣的钱全部给了家里自己舍不得花。

  当她得了癌症的时候,居然感觉到一丝轻松,终于要解脱。最后也是担心化疗人财两空,选择保守的*,万一出事能把钱留给家人。

  有些父母要钱的时候,和女儿是一家人,分配利益的时候,女儿是泼出去的水

  我同事就碰到过这种情况,家里的房子被征收了,开放商按人头比例赔偿了房子,按道理是她和弟弟每人一套,爸妈却提出说女儿马上就要结婚,弟弟还没讨老婆,让同事把房子让给弟弟。

  同事也是硬气地说:问题,那以后你们养老都别找我

  现在去医院看看照顾老人的大多都是女儿,又出钱又出力,有几个是儿子守在身边的。

  在有些父母看来,儿子再差劲也是宝贝,女儿再能干也是野草

  认识的一个姐姐在上海做销售,前两年趁着市场大好的时候赚了一些钱,为了给自己留退路,在长沙买了套房,打算过几年回来发展

  她弟弟毕业之后工作换了好几份,等到要结婚的时候发现没有存款,买不起房,很理所当然的就住着姐姐的房子,姐姐回到自己家只能当客人

  而在父母眼中,30岁了还没有结婚的姐姐就是一个人生失败者

  在求助心理咨询的女孩中,有很多都是在这样平等、不健康环境中长大的。

  有些女孩会出现自我认同方面的问题。

  自我认同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提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概念

  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为:我知道自己是谁,并且对所认知的自己,抱有一种发自内心认同感

  而在重男轻女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她从小能够感受到自己是不被接纳的,潜意识中她会对自己的女性身份感到内疚

  就像我有一个同学,一直都是中性化的打扮,源于她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对她说过一句话:

  “如果你是个男孩,我和你爸就不会离婚了。”

  导致她一直不愿意让自己成为一个“女孩”。

  自我认同混乱的人其实很痛苦

  “不优秀不配活”

  你会发现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很多女孩往往很优秀,这种优秀不是因为她受到了爱的滋养

  而是因为她内心是没有底气、缺乏安全感的,她会觉得自己是不好的,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在成长过程中会一直需要通过外在的东西来证明自己优秀,小时候竞争学习成绩,长大后在事业上是女强人

  因为只有当她觉得自己足够优秀,才会有人关注到她,才会有人爱她,所以一辈子都在争胜负

  内心却依旧是渴望被爱的小女孩

  又由于心理的创伤未被修复,即使她已经很优秀了,实质上还是那个渴望被爱的小女孩。

  但由于和男性一直是“竞争”的关系,她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和异性建立亲密关系的,在和恋人相处中也习惯了针尖对麦芒的相处模式,不敢去依赖对方

  内化、强化“重男轻女”

  最可悲的情况就是,她认同了这种观念,成为重男轻女的同谋。

  并且通过代际传递,把积攒的委屈愤怒发泄在他们的女儿、孙女身上,整个家庭陷入恶性循环

  中国的女性已经渐渐觉醒。

  首先你要意识到,作为女孩,你没有做错什么。

  不论传统的观念如何,欣然的接受自己女性的身份。

  同时理解你父母的局限。

  他们所处的年代,所接受到的教育有限的,他们会变成如此,或许也曾是“受害者”。

  理解并不代表认同,当你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就能放下了自己为何“不被爱”的执念

   然后让自己从家庭中独立,在心理上与父母分离,守住自己的界限

  最开始提到的樊女士,她其实是一步步在失去界限,她要做的不是和丈夫离婚,搬去和母亲一起住。

  而是坚定的告诉母亲,我很理解你们的难处,但我已经有自己的家庭,不会再帮你们还债了,即使你再闹,我的答案也是如此。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爱自己

  不再去自我牺牲,不再沉溺于过去,做自己热爱,让心欢喜的事。

  当我们在呼吁男女平等的时候,恰恰证明如今是不够平等的。希望有一天,男女平等的观念能变成一种融入我们骨血当中的日常。

  也祝愿每个女孩都能走出原生家庭给予的创伤,开启自己的新人生。

  关于作者蓝七,心乐土专栏作者。90后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科班出身。专注亲子情感、个人成长领域。写走心文字,过惬意人生。公众号:蓝七七。

  图片声明文章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替弟还百万巨债后被母亲堵门,重男轻女毁掉女孩有多容易!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