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当孩子说出“我不喜欢妈妈”时,我哭了
日期:2018-08-21 18:00:53 作者:慕珂 阅读:

当孩子说出“我不喜欢妈妈”时,我哭了

  之前和很多朋友聊天,发现很多家长都听过孩子自己说“我不喜欢你”“不喜欢爸爸”“我不要去幼儿园”这些话,这些话普遍出现在孩子5、6岁的敏感时期。有个朋友说,孩子第一次说不喜欢妈妈时,她哭了。

  你家孩子几岁了?你了解他们小脑瓜都在想些什么吗?我相信很多家长,当孩子说“我不喜欢妈妈”时,都很不知所措。如何从容应对,找到问题真正的原因,并能给宝宝正确指引呢?

  妈妈,我不想你来接我

  最近,宝贝幼儿开始先生送我来接。这样按部就班一段时间后,有一天,她突然很不开心地说:“妈妈,我不想你来接我,我想奶奶来接我。”我心里一愣,问她:“为什么呀?”

  “因为我不喜欢妈妈。”宝贝很委屈地说。

  兴致勃勃地来接孩子,听到这样的心声,心里多少有不舒服。于是想:“究竟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刚开始接的时候,她明明特别开心的呀。”回到家突然想起来,就问她:“宝贝,是不是因为妈妈没有排在前面来接你,而且有几次还稍晚几分钟才到,你就不喜欢妈妈来接你啦?”

  她说:“是的我怕妈妈不喜欢我,不要我了。

  听罢心里猛地一惊,自己觉得小到可以忽略的事,竟然给孩子带来这么大伤害内心愧疚不已。晚到的几次,她一定是焦急惶恐,觉得一分一秒都是煎熬,害怕妈妈不爱自己,不要自己,不来接自己了。

  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说道

  “儿童三四岁时,会害怕父母不来接他;到了五岁左右,有了情感理解力,如果父母不来接她,他会认为这是一个爱他或者不爱他的问题。这个时候孩子就不再就事论事地哭,哭完就好,而是把事情放在心里,这一放就有了心事事件开始具有了历史意义爱和没爱,就造就了一个人

  这段文字让我醍醐灌顶。我们的成长依靠爱来维系的,对于儿童而言,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失去父母的爱。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有任何迟到的行为

  5岁后,孩子容易把事情放在心里的特点,尤其值得家长们重视。他们比大人要敏感得多,但对于家长的解读往往又都是错误的,就比如我晚到接宝贝这件事,孩子的解读大大出乎我们意料之外。

  这就需要我们家长了解孩子这种特质,去体会她的感受,及时消除她的误解,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爱的。

  我们结婚吧 

  5-6岁是孩子的婚姻敏感期。书中举了几个很有意思案例

  余楠:“吕楠,我们结婚吧。”

  吕楠:“好的,什么时候?”

  余楠:“你说吧”。

  吕楠:“夏天吧,我喜欢夏天。”

  余楠:“夏天太热了,我们在春天里结婚,在春天最热的那天结婚,你穿上薄薄的婚纱,这样你就是世界上最美的新娘,我穿上西装,打上领带,我就是世界上最英俊新郎,好吗?”

  停顿了片刻,吕楠说:“好的。”

  孙瑞雪说,孩子5岁后,选择伙伴倾向性非常明显。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开始会说自己要和谁结婚了,而且这个时期的感情已经超出友情界限,有点接近成人爱恋

  在成人的世界里,跟别人分享我们所爱之人的爱时,是最痛苦的事情之一。但儿童不同,他们痛苦而坦然深入而不纠结,伤心而不自贬。他们能承受这其中的复杂内容,并且已经能客观理智处理这种关系了。

  对他们来说,异性朋友的敏感期是纯心理精神性的,这使得他们变得向上、助人、自爱自觉。这个阶段遭到拒绝产生的痛苦,或因同意而产生的快乐,会让儿童的心理意识社会意识上升一个台阶,这是生命发展自然状态

  在这个敏感期里,父母千万不要用成人居高临下态度嘲笑他们,而应该给他们赞同、理解、包容和接纳,这样孩子们才能顺利度过婚姻敏感期,才能让他们理性、客观、包容地对待婚姻,为以后青春期和成年打下了良好基础

  热烈拥抱大自然的一切知识

  孩子们对大自然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5岁左右的儿童对自然界认识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学校和幼儿园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在自然中学习机会,而不仅局限在书本教室里学习。

  这其中有一个故事:

  有天老师们在办公室里,孩子们在大厅自由活动。但突然间,外面静悄悄的,老师们紧张地以为孩子们出什么事情,跑出去才发现,他们正在观察一只蜘蛛

  一只蜘蛛从屋顶掉了下来,悬挂在半空中,只要往上爬或者往下掉一点,孩子们都会兴奋地叫出声来,但当蜘蛛纹丝不动的时候,他们也安静鸦雀无声

  孩子对于自然的感知力,真的不是一般的强。

  荣获2000年美国凯迪克银奖的畅销书——《菲菲生气了》这本绘本讲述的就是菲菲在内心有要爆发火山时,通过大自然来治愈的故事

  正在气头上的菲菲,一路上看到了石头大树和羊齿草,还听见了鸟叫;坐在老榉树上,看着远方的流水浪花感觉微风轻抚头发,内心渐渐趋于平静——这个广袤的世界安慰了她。

  这就是大自然的魔力,它博大胸襟让孩子们感到了自由和释放

  大自然也是最好的玩具泥巴沙子就能让孩子们玩上一整天;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千奇百怪地形,不同的气味声音,都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的感官,促进他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成长,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大自然还能历练孩子们的性格,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变得更加开朗坚强……

  德国心理分析学家Alexander Mitscherlich说:"儿童需要玩伴,譬如动物、水、泥巴、树丛空地。他也可以在没有上述元素环境中成长。用毛绒玩具、地毯柏油马路天井来替代自然。这样的孩子也会长大,可大人们日后不要惊讶他们在学习某些社会基本原则时很吃力。”

  多让孩子和大自然亲近吧,让他们在自然中真实感受云卷云舒,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感受到生命的希望生活美好,让大自然从小驻在他们心里。

  给孩子更多的关注

  人天生就有一种被人关注的需求,但并非所有父母都懂。我一个朋友在这方面一度做得非常不好

  在她眼里,过多的关注孩子就是矫情。所以,她经常故意忽略孩子投递过来想要被关注的眼神

  当孩子得不到妈妈足够的关注时,就感受不到妈妈无条件的爱,心门也就容易关上。朋友和她孩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即没有亲子间的亲密感,孩子也变得不自信、没有安全感。好在她后面幡然悔悟,挽回了与孩子的关系。

  雨果曾说:“生命中至高无上的快乐,就是我们有了被爱的把握”你的爱,要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得到关注,或者得到的关注不够,他就会成为一个“人来疯”,在人多的场合把握不住。

  我们如何才能满足孩子被关注的需求?

  第一、给孩子举办生日派对。

  孩子过生日时,邀请他的好朋友一起来玩。生日派对上,他是绝对焦点核心,得到的关注肯定最多。

  第二,准备礼物,让孩子送出去。

  利用春节或其他节日举办家庭聚会和朋友聚会,给家人或朋友准备一份小礼物,精美包装后,让孩子挨个送出去。在送礼物的过程中,他接受大家的关注和赞美,自然内心得极大满足。

  第三,每天拥抱孩子,与他们有眼神交流

  每天进出家门时都设置一个拥抱的仪式,把爱和关注传递给孩子。

  当孩子在玩的时候,回头看你时,记得一定要及时送上你鼓励的眼神。让他知道,爸爸妈妈一直在关注他,看着他。亲密的亲子关系,就是在这样的连接中不断循环往复而产生的。

  利用好孩子的敏感期

  5-6岁孩子的敏感期,除了以上几点外,孙瑞雪还讲到了书写、数学逻辑、社会性兴趣结束一对一进入三四人一组的交往期等等。

  敏感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期,相对于其他时期更容易学习知识和行为,这个阶段心理过程的发展也最为迅速

  为人父母,如果我们能利用好孩子这个阶段的敏感期,不但可以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个特殊阶段,还能为他们以后丰富充实,高质量人生打下良好基础。但如果没有顺利渡过敏感期,孩子就有可能长成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的成人。

  阮庚梅说:“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个纯真无暇的世界!”

  希望为人父母的你,能看到并且保护好孩子这个美妙纯真的世界。

  -END-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本文版权归【樊登读书】所有,欢迎转发,如需转载,可在后台发送“转载”,联系授权。

  征稿

  *樊登读书现对外征稿,稿酬300-3000,后台回复“征稿”,获取更多征稿信息

  ▼ 点击阅读原文,190本精选书籍解读7天免费听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当孩子说出“我不喜欢妈妈”时,我哭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