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了凡四训》:不认命,就是对命运最好的顺从
日期:2018-08-11 07:30:55 作者:儒风君 来源:儒风大家 阅读:

《了凡四训》:不认命,就是对命运最好的顺从

  授权图片 | 吕志耘  摄

  特约文稿 | 聆音 作

  我们遇到好事,就感叹自己时来运转;遇到糟心事,就抱怨上天不公。其实,无论好坏,都是我们自己吸引来的。

  那么,如何积攒福报,趋吉避凶?了凡先生说:“命由己作,福自己求。”

  01

  命运是什么?

  命运,即宿命运气,是指事物定数变数组合进行的一种模式,命与运是两个不同概念

  在古人思想观念中,人们富贵贫贱吉凶祸福,以及死生寿夭、穷通得失,乃至科场中举、货殖营利,无一不取决于冥冥之中人类自身所能把握的一种力量,即命运是也。

  北宋吕蒙正所作的《命运赋》中说:“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此乃命也!……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路人众人欺,而及至遇行,腰悬调兵印、掌天下生杀大权。此乃时也、运也!”

  就连万世先师的孔老夫子都曾表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命运的确存在,但是我们就必须听从命运的安排,遇到好事,就感叹自己时来运转;遇到糟心事,就抱怨上天不公吗?

  像起初的了凡先生一样,得知自己的命运被孔先生算定之后,觉得“荣辱死生,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以至于“终日静坐,不阅文字”?

  不!

  从古到今,多少英雄豪杰,仁人义士都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箴言。我们认同世间事,的的确确存在时运命理的,但是如果把自己一生的祸福安乐,全部寄托希望上天垂怜,命途平坦上,那一生还有值得什么期盼的呢?

  02

  所以我们知命,但不能认命!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所有人都想通过推测命理,来改变命运。

  那么,命运真的可以推测出来吗?

  能!

  哲学上讲,万物均有规律,规律是可以熟悉的,人乃万物之灵,更有规律,命运也是一种规律。

  就好比“大数据时代来临,人们的个人信息不再是不可涉及的隐私,没隔热在网络上的一切花销都有迹可循,一个人的消费偏向能看出个人的喜好来,那么这个人的行为动机未来规划,其实也是可预知的。而在可预知的规律里寻求命运的运行轨迹,是可行的。

  不认命就要努力去改变命运,可人真的能够改变命运吗?要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云谷禅师说:“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你我皆凡人,生在红尘中,总是持有一颗凡心,但持凡心就会被阴阳所束缚,气数也会被阴阳束缚,造就不一样的命数。

  但是,“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因为那些极善之人,尽管命中注定吃苦,但是因为他做了极大善事,这大善事的力量就能让他变苦为乐,贫贱短命变成富贵长寿

  而那些极恶的人,尽管生于富贵之家,但是他心存恶念、恶事做尽,这些造下的恶果终会使得他的福气消尽,只剩祸患,那么富贵长寿也就变成贫贱短命了。

  03

  所以,盖数虽前定,命可转移,勉人奋发,不认命,努力改变现状

  不认命那就积极改命,首先要从改过开始

  改过最好的方法是从心地上彻底改过,因为“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所以,“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

  修正过错之外,还要学习

  不用担心天赋高低,《中庸》道: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第三,要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也需要努力斩断恶念,“勿以恶小而为之”。

  谋事不能成者,多因自心有缺。心不改,则命不改。

  如此,则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谓“断恶修善”才能“祸消福来”,这是改造命运的原理

  改过、学习加上力行善事,如《汤·盘铭》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积少成多,终有量变达成质变效果,最终达成逆天换命!

  云谷禅师说:“一切福田,不利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安生立命,无非看自己寸心何处而已。所谓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诗经》里的“永远配命,自求多福。”也是这个道理

  点击试听杨鹏老师道德经》90讲

  点击试听 贺伟老师《周易》40讲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商城,立即购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了凡四训》:不认命,就是对命运最好的顺从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