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孩子有心事不和家长说怎么办?导师采访|项锦晶
日期:2018-08-01 16:30:51 作者:戳蓝字关注? 阅读:

孩子有心事不和家长说怎么办?导师采访|项锦晶

  青音约活出本真,爱人悦己。作者:更好小姐

  责任编辑/杨一凡·主编 / 张宁宁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青音姐开抖音啦

  昵称是青音青读,ID是:1083137337

  我先去关注啦!

  大家好,我是爱你们的更好小姐姐。小姐姐我最近迷上了湖南卫视一档电视节目少年说》,一个新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心理释放表述节目。

  看着孩子们在节目里诉说自己内心秘密,觉得他们好勇敢,更让我看到了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

  印象最深的是再也不想吃苹果鸡蛋的罗俊杰,从小学中学,他把总共吃掉的2190个苹果和547.5个鸡蛋全都记在了心里。

  还有与“别人家学霸孩子”进行比较,被家长各种打击批评,哭着向妈妈呐喊的璟颐,她请妈妈看看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却还是妈妈的教育。这就是更好小姐姐年轻时候翻版啊。

  因为小姐姐我的父母就是那种永远都觉得小姐姐我不够好,不够优秀的家长。

  节目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孩子们之间最纯真、最浪漫告白“我只想陪在你身边。”

  小姐姐我也好想有那样的另一半陪在我身边,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一起携手看天荒。

  这一切孩子们内心的“秘密”都触动了更好小姐姐,仿佛让更好小姐姐也回到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真的好想也像他们一样大声的向父母、向所有人发出心声呐喊。

  其实孩子的内心世界比成人的还要丰富,还要敏感

  那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我们如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的秘密呢?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优势呢?

  今天,更好小姐姐请来了我们“Better更好学院中专讲述亲子关系方面课程的心理专家项锦晶老师。请她和我们聊聊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优势?”

  项锦晶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分析博士

  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导师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X12-048)

  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候选分析师

  国际沙盘游戏协会(ISST)中国发展小组成员

  2011年至2018年担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评审专家

  项锦晶老师从事心理学学习研究18年,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工作14年,同时长期从事沙盘游戏咨询的培训与督导工作。

  2004-2010年,她参加国际沙盘游戏协会主席Ruth Ammann的沙盘游戏培训,2013年到2015年参加Ruth Ammann核心团队团体督导。

  2013年起接受国际分析心理学会秘书长Joe Cambery的培训与督导。

  2016年起IAAP 分析师,ISST教学资格的分析师Lauren Cunningham专业督导。

  2018年参加IAAP 分析师,ISST教学资格的分析师 Lauren Cunningham和Maria Chiaia 两位老师的沙盘游戏理论实践培训。

  (你知道如何与自己的孩子相处吗?点击蓝色字体了解详情?点击查看“Better更好学院”——《人生赢家路线图》)

  Q:请问老师对《少年说》这类节目有什么看法

  A:这个其实是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去倾诉ta内心当中的这个秘密。而倾诉的这部分秘密呢,是ta平时是不能说的,平时不能表达的。其实对青少年来讲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因为青少年ta这个阶段其实好多想法是不能说的。比如ta有很多的顾虑,ta没有想好自己怎么说,ta没有倾诉的对象和出口。

  所以呢有一些秘密一旦存在心底,它成为压力来源,甚至焦虑的来源的时候,对ta的心理压力以及ta目前的状况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我们也呼吁所有的家长能够放下成见,放下评判认真地聆听孩子的心声。

  Q:孩子心中有秘密怎么办?

  A:在生活当中有一部分秘密是健康的,比如说我们说秘密空间。还有一部分是孩子内心的秘密,对于亲子关系来说,这是有毒的。

  那么对孩子来说,ta需要拥有一个私密的,只有他自己跟自己待在一起的这种安全的空间。

  比如说ta在家里面抽屉里边锁着的这个日记本。这是一个密闭的空间。或者说像有一些孩子可能有一些小盒子啊,里面放了他的一些小东西,写的小纸条啊等等,这个东西它可能是锁起来的。那么这个空间对孩子来说是需要去保护的。

  哪怕家长看到了,你很好奇,但是请你要保持一个距离。因为这个对于很多孩子来讲,是只能并只有ta自己知道的。

  在《荣格自传》里面也写了他自己有关的这个经历。他把小矮人放在铅笔盒里,再放在没有人知道的这个横梁上面。这是他心中的一大秘密。

  他做完这一切以后,感觉到内心异化的、焦虑的感觉就消失了,感觉到一种极大安全感满足感

  那这样一个可以很安静的、很安全的属于自己的一个空间,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个充电的模式

  每当ta处在困境当中的时候,那么ta就会像荣格一样去做这样的仪式,去回到那个秘密的空间,然后去跟自己待在一起,去呵护自己内心当中的那个小矮人。

  (长按识别海报二维码即可查看课程)?:

  我接诊过很多个案里面,就有这种秘密空间被破坏了以后,来访者很难形成独立的自我和独立的人格

  像电视剧《家有儿女》里,小雨就很自信的说,“你看我妈妈是非常尊重我这个秘密的。”然后他们就做了一个小测试

  在他日记本上的哪一页搁了一个瓜子壳,在哪一页上放了一个小树叶。妈妈就非常非常好奇,有一天心血来潮就去翻看了。

  结果这个小孩就非常非常的失望,非常非常的愤怒。妈妈本来说好的,会尊重孩子。结果这个日记本还是被翻开了,还是被窥探了。

  所以这个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

  有秘密的人是健康的。因为我们人的有些秘密是需要去守护的,放在心里面自己去回顾的。

  但是呢话又说回来,有一些秘密可能是有毒的。不管对儿童来讲,还是对青少年来讲,它们被放在心底的时候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压力,成为不能言说这样的一种困扰。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ta不相信有人能够理解,有人能够接纳,有人能够倾听。有些人可能有些秘密到临终前才说出来,甚至有些人是带着秘密离开的。

  那么在童话的这个世界里面呢也有跟秘密有关系的。比如说我那课程里面引用的故事,某国国王长的一对驴耳朵

  对国王来讲,这个秘密呢一旦讲出来以后会破坏他国王的权威,会觉得非常的羞耻,非常的难堪,所以是不能够让别人知道的。每一个为国王理发的理发师都被国王干掉、杀掉了。

  那国王心理其实也是非常内疚的、痛苦的、有压力的。但是国王却选择了用非常极端方式来化解这个矛盾冲突。显然是有毒的。

  现实社会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极端问题发生。比如说,校园欺凌。孩子在学校被欺负,然后一直压在心中,不敢告诉任何人,那可以说这个带来的负面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

  我觉得家长是需要做一点工作的。家长需要时刻的去关注一下孩子身上发生的一些事儿,一些症状和一些线索。我说的是一些线索很重要的线索。

  因为孩子们多多少少会跟秘密有关的,如果他想要你知道的话,他会发送一些线索给你,你需要去关注到这样的一些线索。

  举个例子,小N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一个好学生天天微笑着回家,在学校里面也是面带微笑,所有人都不觉得他有什么样的问题。

  有一段时间,小N在自家的洗手间放了一本日记,日记里面都是他自己画的画。其实这个画册里面的画都是跟他的焦虑和自杀的倾向有关系的。

  但是父母就认为说孩子的日记本我不能看,非常尊重孩子的秘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父母就没有看。

  之后孩子再次发出求救的信号。他画了一幅画贴在门背后。

  但是家长还是没有很认真的去对待

  最后小N没有办法,觉得父母不关心他,他就在阳台挂了一根绳子,然后上吊自杀了。 

  故事的最后,小N被救了,但是也给他的身体心灵造成了巨大的损伤。家长也非常的后悔

  通过这个故事,我就想说,有一些小的细节,我们家长要从小就开始关注,开始去捕捉,要有耐心的、认真的蹲下来去倾听,哪怕你很忙。

  (你知道自己的孩子内心藏着什么秘密吗?点击蓝色字体了解详情?点击查看“Better更好学院”——《人生赢家路线图》)

  Q:那孩子的日记本家长到底该不该翻看?

  A:如果孩子的日记是锁在抽屉里的。你不可以撬锁去翻的。

  如果孩子放到了一个公共的场所。像洗手间,客厅饭桌等。

  我们就要思考,ta为什么放洗手间?

  是因为我们所有人都会去到这个洗手间,每天都有很高的频率。那这个时候就是孩子给你一个很重要的信号了。

  Q: 您为什么称呼孩子的内心为“宇宙”?这个“宇宙”有什么不同

  A:这个称呼不是我说的,是源于一本书,日本的分析师叫河合隼雄写的。从荣格心理学来讲,从集体意识来讲,我们内心当中就有这样的一个宏大系统

  因为这个宇宙呢,总是充满着很多的未知。我们全世界科学家都在探索这个宇宙。

  当我们把孩子的内心称之为孩子的宇宙的时候,其实代表了两种态度

  第一层面是这个宇宙是非常神秘的,需要家长用谦卑的态度去探索,跟孩子一起成长,去探索这样一个世界。

  第二个层面,你需要去尊重这个宇宙本身的运转方式。

  随着成长的过程,人变得越来越意识化,越来越遵守规则

  慢慢地,你就失去了跟自己最开始的“神圣的儿童”(我们对孩子内心宇宙称呼为“神圣的儿童”)这个部分的连接。因为你失去了这个非常宏大的、非常神秘的、非常有创造力的部分,所以成人会变得越来越无趣和单调

  (保护孩子的内在想象力?点击蓝色字体了解详情?点击查看“Better更好学院”——《人生赢家路线图》)

  Q:家长在面对孩子不想学习、不想上学,只想玩的时候该怎么办?

  A:不想去上学,这个原因非常的复杂

  小学、初中高中,它的原因它是不完全一样的。

  小学生不想去上学,有可能是ta刚刚适应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挫折幼小衔接没有做好。或者是在上学这个期间,ta可能遭受了很大的创伤

  比如说,被别人欺负,或者是被老师创伤都有可能。

  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家庭内部的环境非常的动荡。我们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的话,最底层是安全和生理的一个需要。

  如果这个地基没有打好,那它上面探索性的这种需求,比如求学、求知、审美等这种需求,就很难去发展出来。

  在初中生高中生身上,不想学习、不想上学可能升年级的时候没有过渡好,这个是很常见的不想上学的一个原因。

  因为孩子最开始可能觉得,“我”成绩不错,但是怎么突然之间上了这个学校以后都不如别人了。这种体验特别糟糕,然后ta产生这种挫折的感觉。

  还有一些呢,就是内部的家庭并没有给到ta足够满足

  孩子最最开始的时候,ta就是凭自己本能的需要,简单说就是直觉。我们说一个愿望的达成,就是一个欲望的满足。

  其实一般对孩子来讲,很多时候孩子不一定是要拥有某些东西,ta可能是想要去享受那个玩的这个过程。

  比如,小孩子超市,很多时候家长担心孩子要买这个、要买那个,那这个时候家长做法就是是控制

  我自己家的小孩子就是这么训练的。我允许他去玩这个玩具本身,而且去鼓励他,在超市里,在家长的监督陪伴下,他可以去欣赏,可以去摸,可以去看,去玩。

  因为他很多时候只是享受这个玩的过程,并不是要拥有。就像很多孩子把玩具买回家,他就不玩了。

  所以对于家长,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陪玩,而不是无条件去满足他要那个东西。

  家长要思考,孩子撒泼打滚地要买某一样东西时,ta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是孩子要跟妈妈在一起玩?还是说ta发送了一个请求或者需求,妈妈没有正面的去回应而导致的一个问题。

  而这种问题,它的潜伏期是很长的,可能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而在后期才会暴发。

  所以一般我们建议家庭教育里面,每次换学校升年级的这个关键期很重要。小学的一年级,初一的一年级,然后高一的一年级等。

  我们心理学里面认为这个就像一个通过仪式一样,从一个阶段向另外一个阶段迈进的时候,需要爸妈一起来帮助孩子来适应。

  Q:现在小学生就已经开始谈恋爱了,那我们家长面对孩子早恋该怎么办?

  A:我想这个可能不仅仅在小学,在幼儿园就开始了。

  我们家大宝跟隔壁邻居家的小朋友,他们很早就开始玩这个游戏了。“我以后要嫁给你,以后要生几个孩子”等等。

  当然了,这种很小的朋友们是没有我们大人恋爱感觉的,这是要区分的。 他们只是觉得两人一起玩的很好,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

  据我自己的观察,现在家长都喜欢让孩子参加一些商业活动。像儿童的拉丁舞、模特大赛等,把小孩打扮成成人的这种模式来进行表演,来参与一些活动。

  那从孩子们的表情里面能够看到ta缺少了儿童纯真,而是非常成人化的一种表情。还有儿童门诊也接到过好多太早发育的女孩,那这是她们与异性的身体,非常亲密、热烈的接触而导致的。

  所以我个人会觉得,目前对于家长来讲,首先,家长要适当地跟孩子去谈论谈恋爱的问题,并且在谈过程当中,我们要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导向。

  其次,我们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孩子都是模仿,观摩,所以我们家长应该是很早的时候就要开始跟孩子去谈论ta的身体,然后如何去理解ta的身体,如何去理解ta和异性的交往和关系?

  我们家长更要做好指导示范作用。

  为你推荐

  “青音约”邀请知名亲子关系专家,项锦晶老师,在我们7月16号已经开课的“Better更好学院”年度大课(点击蓝色字体了解详情:重磅福利!“Better更好学院”新课上线啦!)中,为大家带来了解孩子8讲: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密

  你试着回忆一下,小时候,你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观察一下你的孩子,他的内心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如何教育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你做到父母应尽的责任了吗?想与自己的孩子之间的沟通顺利,你需要了解:

  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密

  保护孩子的内在想象

  老人可以给予孩子的智慧

  在性的困惑上,父母如何给予支持

  教育孩子的父性原则与母性原则

  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要进行尊重与沟通,来看看课程中项老师还讲了什么,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查看:

  长按识别即可查看课程?

  任何疑问,添加 “更好君” 微信咨询:

  qingyinmofaxueyuan01

  genghaojun1

  qigyin2015

  购买课程之后,更好君会将您分配进不同的地方社群“更好研习社”,跟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原创声明:本文为“青音约”团队或签约作者原创稿件,如经读者发现并提交证据截图证明文字有严重侵权行为,经核实属实,我们将立即撤稿并公开道歉,并且对投诉者给予奖励。

  往期精彩:

  离婚并不能毁掉孩子,但无知的父母会

  近17000名学员用40天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你还等什么?

  那些开始变得“走运”的人,都是做到了这一点

  ▼点击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Better 更好学院”,现在已经可以听课啦

                我们在一起,多点亮一颗心?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孩子有心事不和家长说怎么办?导师采访|项锦晶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