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疫苗事件:都在一条船上,别让良知泯灭
日期:2022-03-15 11:03:38 作者:严选菌 来源:心理严选 阅读:

疫苗事件:都在一条船上,别让良知泯灭

  关注免费下载48本大咖精选心理书

  每晚9点,育儿/婚姻/职场好文

  来源:心理严选(satirxinli)

  作者:凰兮(心理严选主创团成员)

  严选菌说:出问题的不是疫苗,是人心。我们都在一条船上,别再让良知泯灭,否则我们每个人,都将无法安全上岸。

  01

  那些假疫苗,早已注入孩子的身体

  这几天,《我不是药神》带来的关于高价药的问题尚未降温,结果又接连爆出疫苗出了大问题。

  长生生物科技先是狂犬疫苗被爆出造假,没多久,百白破疫苗也被爆出“效价测定”不及格。

  狂犬疫苗对被狗咬伤的人有多重要就不说了,而百日破疫苗可是一类疫苗,是每个孩子必须要打的疫苗!

  而如今,近25万支的“劣药”,可能已经打入我们孩子的身体里。

  这可是关乎每一个孩子的健康!

  为人父母者,怎么可能不着急?已经当妈妈的明星们,也站出来谴责不良企业。

  面对网上汹涌的声浪,相关企业回复却是:“不合格的疫苗,只是效果没那么好,但它对人体是无害的。”

  什么叫“对人体无害”?

  疫苗,本来就是用来生成抗体抵御病毒的。

  它起不到应有的效用,就是最大的危害!

  09年,广西有个4岁的孩子被狗咬了。

  孩子的父亲带着他去打狂犬疫苗,而且,为了孩子的安全,不富裕的一家,还是选择最贵的那种。

  然而,虽然打了疫苗,这个孩子还是在21天后不幸身亡。

  后来查出,所谓的疫苗,是开水兑药制成的假疫苗。

  真相大白了,但是逝去的生命,却再也回不来了。

  02

  都在一条船上,别把良知弄丢了

  金庸曾说:“今天的中国,有的人很有财富,有的人很有知识,有的人很有名气,可他们普遍都没有一样东西——良知。”

  什么是良知?

  良知,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底线。

  明朝有盗贼问哲学家王阳明,“你说每个人都有良知,你倒说说,我们这些做贼的有良知吗?”

  王阳明说,有,只要你们照着我说的去做,我就能证明给你们看!

  他让这帮盗贼一层层脱掉外衣内衣,最后只剩下一条内裤。“!”王阳明说,盗贼央求,“不能再脱了!”王阳明笑了,“这就是你们的知耻良知

  在疫苗上做假的人,连盗贼都不如,它们把最后一块遮羞布都褪去了。

  一个人只要有良知,做下错事后,良心也一定会感到不安的。这种不安并非来源于恐惧,而是来自于内心的自我谴责。

  但是,对于有的企业,利益战胜了良知,他人的生死,不被他们放在心上。

  伤害孩子的,不是病毒,是人间的恶魔。

  出了问题的不是疫苗,是人心。

  前段时间,崔永元和《手机2》剧组怼上了。虽然谁是谁非旁人无法分辩,但我依然佩服崔永元的执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多年前,他的一位心理医生曾经说过:“崔永元要是没什么社会责任感,他的病就好了。”

  而崔永元自己也承认:“我要是把良知丢了,我的病就好了。”

  人的行为都来自于欲望驱动。

  人皆有欲,然而当一个人,为了金钱出卖良知,那么TA其实已经不算一个人了。

  03

  网友说,其实可以这样做

  二战时,巴顿将军发现,牺牲的盟军战士中,竟有一半是在跳伞时摔死的。

  为什么会这样!巴顿问厂家负责人考文垂。

  “这些年我一直在狠抓产品质量,降落伞的合格率已达99.9%”巴顿怒斥道:“为什么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合格!?”考文垂低声说:“我尽力了,再没有提升的空间了”

  于是,恼火的他去到厂家,从生产线上抓起一个伞包,让负责人带着伞包从高空跳下。

  有惊无险地回到地面后,考文垂立即开始整改。巴顿之后还立下规定,他会不定期抽出流水线上伞包,让负责人背着跳。

  从此,战士们再没有因为跳伞而阵亡。

  别人的生死,如果不涉及自身的利益,有些人是真的不会在意。只有涉及到自身利益时,才会有所动容。

  这也难怪疫苗事件曝光后,有网友气得说,要定期让药厂负责人被流浪狗咬一口,这样疫苗的问题就解决了。

  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针不刺到身上,就不知道有多痛。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有人说,我们早已在相互伤害的游戏中,不论身份无论年龄,收入,阶层。在这场游戏里,没有赢家。

  卖三聚氰胺奶粉的人,在吃添加了孔雀石绿的鱼;

  卖鱼的人,津津有味地吃着注水的猪肉;

  卖肉的人,喝上掺了工业酒精的假酒;

  卖酒的人,送孩子去打了问题疫苗;

  卖假疫苗的人,给自己孩子购买了一罐三聚氰胺奶粉……

  甲觉得自己自己卖假货赚了,乙也觉得自己卖假货赚了。

  最后发现,看似大家都占了便宜,实际上却是在互相伤害。

  所有人都坐在同一条船上,如果不改变,无人能够安全脱身。

  04

  不作恶,即为善

  获奖无数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改编自一部同名小说。

  主角奥斯卡·辛德勒是一名奸商,吃喝玩乐、情人无数,跟“好人”完全不搭边。

  但是,当他屡次目睹犹太人被残忍地杀害后,他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因不忍犹太人流离失所、无处容身,他开办工厂,收留了他们;

  因不忍妇女儿童被捉走成为毒气实验的试验品,他想方设法地各界人士打交道、疏通渠道,将人救下。

  他散尽家财,冒着生命危险,最终救下了1200余名犹太人。

  影片中,被他救过的人一起铸了枚戒指送给他,戒指上用希伯来语刻了一句话: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

  也许以前的他不是个好人,但当他的良知觉醒,他就是一名善人。

  良知是什么?

  良知就是奥斯卡·辛德勒的“不忍”。

  谷歌自创立之初,便定下一句座右铭,一直沿用至今日——Don't be evil(不作恶)。

  人生在世,有人逐利,有人追梦,众生百态,无可厚非。

  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拥有崇高的意念,但至少请保持哪怕一丝的良知。

  不作恶,即为善。

  来源简介:心理严选(satirxinli),严格挑选生活中的心理学好文好课(婚姻、亲子、职场)。本文作者:凰兮,心理严选主创团成员,一个爱听故事的撰稿人。

  说说你的感想/故事?

  (点右下“写留言”)

  限 时 免 费 下 载      

  扫码关注心理严选

  回复  48  即可

  (直接发下载链接!)

  ▼

  学习更多

  ▼

  1、扫码回复“干货”收割41篇育儿干货文

  2、扫码回复“婚姻”收割30篇感情维系文

  3、扫码回复“个人成长”收割10篇心理成长文

  4、扫码回复“167”收割167篇心理严选好文

  猜你喜欢

  如果你有个儿子,这些事你越早知道越好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

  欢迎点赞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疫苗事件:都在一条船上,别让良知泯灭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